资源简介 阅读 8 比尾巴【教材解析】《比尾巴》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根据问题与回答,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1、2节是第一部分,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第3、4节是第二部分,同样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儿歌句式整齐,富有节素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六种动物的尾巴,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斜刀头、八字头3个偏旁。会写“比、巴”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3.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4个字和1个笔画。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和提手旁、斜刀头、八字头3个偏旁。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3.学习前两小节,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非常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个同学做裁判。它们比什么呢?板书:比尾巴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比尾巴。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听老师朗读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3.多种方式认读生字。(1)根据读音特点,归类识字。谁、长:是翘舌音。伞、最:是平舌音。(2)字源识字。指导:甲骨文的“比”就像两个人面向右,一左一右并列靠着的样子。指导:“尾”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尾”就像鸟、兽、身体末端的尾巴。——兔指导:“兔”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兔子的样子造出来的。——伞指导:“伞”是象形字。撇捺像伞面,点撇像是伞骨头,横像伞上的按钮,竖就是长长的伞柄。(3)比一比识字。把——巴 把=扌+巴(3)加一加识字。尸+毛=尾 扌+巴=把 匕+匕=比 讠+隹=谁(4)反义词识字。长——短 公——母4.集体认读。(1)带拼音指名认读。一 子 好 看 鸡(2)带拼音开火车认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比尾巴 谁 长短 一把伞兔子 最好看 公鸡(4)去掉拼音齐读。5.学习八字头、提手旁和斜刀头3个偏旁。(1)区分八字头和人字头。八字头:公鸡 公共人字头:雨伞 打伞(2)提手旁。师: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 子 水 手 车子①这几个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预设:左边都是一样的。师:“扌”叫提手旁。师:再读一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吗?带“提手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预设:和手有关系。(3)斜刀头。“兔”字上边的偏旁叫斜刀头。我们学过的生字中,还有两个字也有斜刀头这个偏旁,谁能来说一说?预设1:鱼预设2:色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带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3.学生齐读课文。4.同学们自读课文,拿起笔,边读边画出参加比赛的动物选手。遇到难读的字,看拼音,大声读。5.看着课文插图,连起来说说。( )、( )、( )、( )、( )和( )都来参加比尾巴大赛了。预设:猴子、兔子、松鼠、公鸡 、鸭子和孔雀来参加比尾巴大赛了。6.这些选手比了哪些项目呢?(1)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师:第一组比赛,谁参加比赛了?预设:猴子、兔子、松鼠。师:比了几个项目?预设:比长短,比谁的尾巴像一把伞。师:比赛的结果怎样呢?不读课文,咱们看课文第一幅插图,你来预判一下,谁能说出答案?( )的尾巴长。( )的尾巴短。( )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预设:(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师:读一读第二小节,比赛结果和我们预判的一样吗?(2)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师:第二组比赛,谁参加比赛了?预设:公鸡、鸭子、孔雀。师:比了几个项目?预设:比弯、比扁,比谁的尾巴好看。师:比赛的结果怎样呢?不读课文,咱们看课文第二幅插图,你来预判一下,谁能说出答案?( )的尾巴弯。( )的尾巴扁。( )的尾巴最好看。预设:(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师:读一读第四小节,比赛结果和我们预判的一样吗?四、朗读背诵课文教师引导:现在咱们来做个游戏,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一位同学提问,另一位同学来回答,看谁记得准,谁想试一试?指名背诵。同桌合作背诵。独立背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比、巴”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2.学习后两小节,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3.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摘苹果”游戏巩固认读。师:同学们,有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子,当你每读对一个字,就可以得一个苹果,谁愿意来读一读?看谁摘得多!二、朗读课文,尝试背诵1.自由读文。师:下面,我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能背诵的同学可以尝试着背一背。2.认识疑问句。出示PPT:?(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放在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叫问号。你看它弯弯的,下面还有一个圆圆的点,像不像耳朵上挂着一个耳环呀?(2)师: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这篇课文中哪些句子有问号?预设: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师:带问号的句子叫作疑问句。疑问句表示有疑问,朗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同学们想一想,当你有疑问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预设:咦,这个人是谁?我怎么没见过呢?他到我家来有什么事呢?3.指导朗读疑问句。(1)指导:读疑问句的时候,句子末尾要用升调。(2)老师范读第一、三小节,学生跟读。(3)学生自读、齐读。4.指导背诵课文。(1)背诵第一、二小结。①师:不要看课文,试着填一填。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②师: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一位同学提问,另一位同学来回答,看谁记得准,谁想试一试?③指名背诵,同桌合作背诵,独立背诵。(2)背诵第三、四小结。①师:不要看课文,试着填一填。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②师: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一位同学提问,另一位同学来回答,看谁记得准。(3)男生背一三小节,女生背二四小节。然后换过来。(4)自由背诵。同桌合作问答背诵。(5)集体背诵。三、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1.问答游戏。(1)师:我们来做一个问答小游戏,男生问,女生答。谁的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谁的样子最可爱?兔子的样子最可爱。(2)师:下面换过来,女生问,男生答。2.照样子说一说。师:你看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请你试着模仿课本上的句子问一问。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卷?谁的尾巴好像一把扇?狐狸的尾巴粗。小狗的尾巴卷。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四、指导写字。1.指导写“比”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短撇略高于短横。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略高于竖提。(3)老师示范写“比”字,学生描红、临写。2.指导写“巴”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画,独体字。上面部分较扁。横折在竖中线右侧折笔。第三笔在横中线上起笔,略上扬。竖弯钩要写得舒展。(3)老师示范写“巴”字,学生描红、临写。3.指导写“长”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指导竖提的写法。竖提写法: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老师示范写竖提。(3)引导观察“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画。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撇和竖提相交。捺与撇对称,收笔高于竖提。(4)老师示范写“长”字,学生描红、临写。4.指导写“公”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画,上下结构。撇短捺长,起笔不要靠得太近,左右舒展;“厶”大小适中,位置得当。整体布局宽松,松而不散。(3)老师示范写“公”字,学生描红、临写。5.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五、拓展阅读。尾巴猴子尾巴细又长,常把自己挂树上。兔子尾巴一点点,蹦蹦跳跳撅天上。公鸡尾巴弯又弯,花花绿绿像个毽。松鼠尾巴蓬松松,树上跳下像伞兵。孔雀尾巴像把扇,五颜六色真好看。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中去理解词语,培养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不足之处:学生的主动性还是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设计上缺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