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阅读 5 小小的船【教材解析】《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歌。儿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容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儿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儿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产生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儿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两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里,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了三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小船,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天空中的星星说着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画面充满想象和童趣。【教学目标】1.认识“船、弯”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5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词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重点】1.认识“船、弯”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5个字。2.用简单的叠词说词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叠词说词语。【教学准备】1.PPT。2.生字词语卡片。3.与船相关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船、弯”等10个生字,会写“月、儿”等5个字。2.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描绘图景的奇妙。【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语。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预设:月亮。师: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预设: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像个圆盘。弯弯的,像一把镰刀。2.揭示课题。师:在晴朗的夜空中,有一闪一闪的星星,有弯弯的月亮,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小的船》。板书:小小的船。二、理解课题,学习“船”字1.理解课题。(1)理解“船”的意思。师:同学们见过船吗?这些船你见过吗?预设: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见过的船。2.理解课题。师:同学们找一找,哪一幅图是“小小的船”?它有什么特点?预设: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师:生活中一般都是在哪里可以见到船?预设:水里、河里、湖里、大海里。师:有个小朋友在天上看到了一条船,一条小小的船。3.齐读课题“小小的船”。师: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预设:小小的、很轻、很可爱……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读课文。(1)明确自读要求。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②用“○”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③用“□”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④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教师请教,再多读几遍。2.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老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提示:“船、看、见、闪”是前鼻音;“船、闪”是翘舌音。(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船 弯 儿 两 头 在 里 看 见 闪4.四人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明确要求:(1)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其他同学当小教师,仔细听、认真评。5.教师检查朗读的情况。提示:“月儿、船儿”的“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想象画面。(1)老师配乐范读全诗。师:下面老师朗读一遍这首小诗,同学们认真听,听的时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2)师: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预设: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一个小朋友飞到太空中坐到月亮船里面。老师随机用课件演示星星忽明忽暗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闪闪的”这个词语。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1)朗读要求:①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话组成?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3)老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3.老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 。/ / ,/ / 。4.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5.指导学生朗读叠词,巩固识字效果。6.举行“朗读争霸赛”。(1)评价标准:声音响亮,读音正确。朗读流利,读出韵味。(2)组织学生有序地比赛,读后及时评价。(3)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四、巩固识字。1.识记生字。(1)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预设:①猜谜识记“闪”:一个人站在门里。②熟字加偏旁识记“闪”:人+门=闪。③做动作识记会意字“看”:“手”放在“目”上就是“看”。④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2)连一连。分别请两位同学连一连。zài ér chuán liǎnɡ tóu wān船 弯 儿 两 头 在lǐ kàn jiàn shǎn里 看 见 闪(4)读一读。请学生读一读。船 两 儿 两 头 在 里 看 见 闪2.组词大比拼。(1)师:同学们能给这些生字组几个词语吗?能用自己组的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预设:组词:小船 两个 儿子 两头 不在 里面 看见 闪光②造句:里面:教室里面现在没有人。看见:在动物园里,我看见了老虎和狮子。五、指导写字。1.指导写“月”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教学新笔画横折钩,老师示范、讲解,学生学写。横折钩的写法:起笔写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横平竖直,横短竖长,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3)引导观察“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一笔为竖撇。横折钩的横段不宜过长。中间两个短横紧靠竖撇,与右边的竖向笔画不粘连。(4)老师示范写“月”字,学生描红、临写。2.指导写“儿”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月”和“儿”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2)教学新笔画竖弯钩,老师示范、讲解,学生学写。竖弯钩的写法: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向右转笔写弯时行笔要平,出钩时先顿笔。(3)引导观察“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一笔是竖撇,在竖中线左侧;竖弯钩起笔比竖撇略高,在竖中线右侧,靠近竖中线。撇和竖弯钩的底部基本齐平。(4)老师示范写“儿”字,学生描红、临写。3.指导写“头”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头”有三个点,它们的位置、大小有变化,第一点略大,第二点靠左,最后一笔是长点,与撇不粘连。(3)老师示范写“头”字,学生描红、临写。4.指导写“里”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注意笔顺,先写上面的“曰”,再写竖,最后写两横。(2)引导观察“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整个字左右对称,中间一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画间距均衡。(3)老师示范写“里”字,学生描红、临写。5.指导写“见”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外框上下等宽,宽窄适中。撇画从中间先竖行后向左下方向撇出,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3)老师示范写“见”字,学生描红、临写。6.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回顾:这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2.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感受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猜字谜,复习生字“里、两、头、闪”。字谜:(1)土中升起一个太阳。(里)(2)一人门内藏。(闪)(3)一横一框,两个小人坐中央。(两)(4)大了不是一点,而是两点。(头)二、诵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习第一、二行诗。(1)师:我们坐在哪儿了?预设:小船上。师: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儿,你感觉怎么样啊?预设:我感觉很快乐,很开心。(2)师: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弯弯的。师:像什么?预设:小船、香蕉。(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请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4)通过比较,学习叠词。弯的月儿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①师:读一读,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预设:“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能突出月儿弯的程度。“小小的船”比“小的船”更能突出月儿的可爱,读起来也更上口。②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欢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的可爱、有趣。(5)师:“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什么样的?预设:两头尖。指导: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6)学生齐读。师:同学们再来朗读一遍,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2.学习第三、四行诗。(1)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做,看到了什么?预设: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2)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只看见星星和天。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导学生对照图片体会叠词的作用。(3)练习叠词。①读一读。(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②照样子说一说。(小小)的蚂蚁 (弯弯)的眉毛 (闪闪)的钻石 (蓝蓝)的大海(绿绿)的小草 (圆圆)的西瓜 (软软)的蛋糕 (甜甜)的糖果(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指导:“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3.小结: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4.老师配乐范读课文。5.学生配乐表演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1.配乐表演《小小的船》。2.讨论:坐在小小的月亮船上,你能看见什么?3.说话训练。在月亮船上,我看见了_____。预设:我看见了牛郎和侄女、外星人、嫦娥、玉兔……4.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背诵。小结:太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我们要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到太空遨游、旅行,探索更多的奥秘。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背诵课文。2.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3.把你能从夜空里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事物画下来。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朗读为主”的理念,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步步深入,升华情感,让学生享受朗读的快乐。不足之处:应该在教学间隙设计一些游戏活动,缓解学习疲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