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阅读 6 影子【教材解析】《影子》是一首短小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景,配合第1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第二幅是玩轮滑的情景,配合第2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两幅图中都出现了影子,旨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意思。【教学目标】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三撇、反犬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我”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教学难点】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教学准备】PPT,手电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三撇、反犬旁、月字旁3个偏旁。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第1小节中影子的特点。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2个方位,并用这2个词来表达方位。【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课题1.猜谜游戏。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想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谜底是什么?预设:影子。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板书:影子2.读课题,认读“影”字。(1)指导读课题:“影”是后鼻音,“子”读轻声,又轻又短。老师范读,学生跟读。(2)巧记“影”字。加一加:日+京+彡=影顺口溜:太阳高照北京城,三面红旗舞东风。(3)多种方法理解生字。①借助词语理解:影子 电影 背影 影响②借助生活理解。师:什么时候会出现影子呢?预设:白天,有太阳时;夜晚,有月亮时;黑暗中,有亮光时。有光,就有影子。(4)在说话时运用生字。造句预设: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影。小猫喜欢追自己的影子。我们喜欢玩踩影子的游戏。二、初读感知,读准生字1.听范读。要求:认真听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3.检查认读生字情况。(1)带拼音指名认读子 后 小边 边 们(2)带拼音开火车认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影子 前后 常常 小黑狗左边 右边 它们 好朋友(4)去掉拼音齐读。4.学习三撇、反犬旁、月字旁3个偏旁。(1)三撇。师:带三撇的字多与须发和花纹装饰有关,谁能说几个带三撇的字?预设:彩、形、影、须。(3)反犬旁。师:含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动物有关系,谁能说几个带三撇的字?预设:狗、猫、猴、猎。(3)月字旁。师:含有这个偏旁的字一部分大多数和月亮有关系,比如“朝”“期”;还有一部分多与“肉、身体的部位”有关,比如“肚”“脑”。咱们今天要认识的字中谁是月字旁呢?预设:朋师:怎样记住这个字呢?预设:加一加:月+月=朋5.再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刚认识的生字宝宝带回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理解方位词,理解影子出现的规律。(1)指名读第1小节。(2)师:在这小节里,影子出现在什么位置?把表示影子位置的两个字圈起来。板书:前 后师:哪是前,哪是后?预设:面朝身体的方向是前,背对身体的方向是后。师:现在同桌合作,一起在课文插图中找一找,谁的影子在前面?谁的影子在后面?预设:两个小女孩的影子在前面,小男孩的影子在后面。师:请你说一说,你前面的同学是谁?你后面的同学是谁?我的前面是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3)老师拉上窗帘,用手电筒分别从学生前和后照射。师:现在,老师请××到讲台上来,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什么时候她的影子在前面,什么时候在后面?预设1:手电筒的光在××前面时,影子在她的后面。预设2:光从××后面照过来时,影子在她的前面。小结:如果光从后面照过来,影子就在前面;如果光从前面照过来,影子就在后面。2.体会影子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1)师:影子是什么样的?它有颜色吗?预设:影子是黑色的。师:影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预设:我们走到哪里影子都跟着我们到哪里。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预设: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师:哪位同学家里养过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预设:我家里养着一只小狗,我去哪它就去哪,我跑它也跟着我跑,我停下来它也停下来。师:小狗多可爱呀,你们喜欢小狗吗?预设:喜欢师:是啊,影子就像一条可爱的小黑狗,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是有光的地方,它就会一路跟着我们。你喜欢影子吗?快来读一读第1小节吧!读出你对它的喜爱。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知道了影子是黑色的,总是跟着我们。当我们面向光时,影子在我们后面;当我们背对光时,影子在我们前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在、我”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体会影子的特点。3.借助情境,辨别“左、右”2个方位,并用这2个词来表达方位。【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做“踩影子”游戏巩固认读。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踩影子的游戏吗?让我们来踩影子吧。共有11个小动物的影子,每个影子上写着一个生字,老师读一个字,同学们踩写着这个字的影子。谁来踩一踩?看谁能全踩对!2.抢答问题,复习课文内容。(1)影子是什么颜色的?预设:黑色(2)影子有什么特点?预设:和人形影不离(3)在第1小节中,影子在什么位置?预设:前、后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可爱的影子。再读课文,理解第二小节1.抓住方位词,体会影子的位置。(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2小节,看谁读得最准确。(2)师:在这小节里,影子出现在什么位置?把描写影子位置的两个字圈起来。板书:左 右师:同学们,你们能分清左和右吗?请同学们举起左手。预设:有的同学举了右手。师:看来,有的同学有时候分不清楚左右,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办法。顺口溜:碗中大米饭,左手端着它,右手拿筷子,把饭碗送入口。(4)老师说动作学生来做:现在,请同学们举起右手;现在,请同学们举起左手。很好,同学们都能分清楚左右了。(5)师:请你说一说,你左边的同学是谁?你右边的同学是谁?我的左边是________,我的右边是_________。(6)师:现在,老师请××到讲台上来,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什么时候他的影子在左边,什么时候在右边?预设1:手电筒的光在××左边时,影子在他的右边。预设2:光从××右边照过来时,他的影子在左边。师:同学们已经发现影子的秘密啦!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他们的影子在哪个方向?预设:影子在小朋友们的右边。2.抓住“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体会影子的特点。(1)师: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什么?预设1:我经常和好朋友在一起捉迷藏。预设2:我经常和好朋友在一起踢球。预设3:我经常和好朋友在一起奔跑。师:影子就是这样常常陪着我们,我们一起捉迷藏,一起踢球,一起奔跑,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师: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心情开心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第2小节,读出我们对新朋友影子的喜爱。指名读、齐读第2小节。3.回顾全文,体会朗读。师:影子是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从不会离开我们。让我们带着喜爱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全班齐读。三、指导写字。1.指导写“在”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6画。半包围结构。撇在竖中线上起笔,较长。“土”的第一横靠近横中线,竖靠近竖中线。(3)老师示范写“在”字,学生描红、临写。2.指导写“我”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7画。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稍往上斜。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略高于左半部分。整体左短右长。(3)老师示范写斜钩。斜钩书写指导:起笔后向右下呈内弧行笔,到起钩处停笔稍顿,再向上提笔钩出,收笔要出尖。(4)老师示范写“我”字,学生描红、临写。3.指导写“左”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左”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画。半包围结构。上横宜短,撇画舒展,三横平行,大致均匀,下横稍长。(3)老师示范写“左”字,学生描红、临写。4.指导写“右”字。(1)教学笔顺,学生书空。(2)引导观察“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画。半包围结构。上横宜长,撇画舒展。“口”居中部,上宽下窄,大小适中。(3)老师示范写“右”字,学生描红、临写。5.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四、课外拓展。1.关于影子还有许多有趣的儿歌和故事,我们读一读,听一听。补充儿歌、《杯弓蛇影》的故事2.影子像一条小黑狗,我们是小魔术师。瞧,我的手影还会变——谁来试一试?3.影子会在我们的前、后、左、右,它能变长吗?能变短吗?能变胖吗?会变瘦吗?会消失吗?课后可以和同学一起在阳光下找影子的游戏,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要学习生字,我采用了“小猴过河”的识字小游戏,孩子们一听,学习生字的热情高涨,大家纷纷举手,要认读生字。识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2.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为了分清方位“前、后、左、右”,我让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在游戏中,学生分清了方位词语,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不足之处:1.在朗读方面要下功夫,要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2.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有特色,更贴近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