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四【教材解析】语文园地四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归类呈现了四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了解时间词语之间的关系。第二板块“用拼音”安排了四项内容:“读一读,把音节读准。”是区分读音相近音节的练习,五组音节中,既有两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对比,也有前、后鼻韵母的对比,平、翘舌音的对比,还有带不同介母的音近音节的对比。这些都是学生最容易混淆、最容易出错的音节,通过集中比较拼读,可以提高学生拼读的准确性。“比一比,读一读。”是区分形近复韵母ie-ei和iu-ui的练习。通过两组常见事物的音节词,引导学生在直实语境中复习形近复韵母。“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教材呈现的是孩子秋游时可能需要的九种物品,把音节拼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教材以三种不同的色块呈现了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在整理、归类中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同时引导学生在字母表中找到自己名字里的声母和韵母,赋予字母表以新的功能,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其中,y、w是隔音字母,教学时可把这两个字母当作声母处理,这里将y、w和声母归在一起,用括号作了标注,以示与其他声母的区别。第三板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读一读,说一说。”由核心字“车”组成七个词语,采用清晰的图示和鲜明的色彩,将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律分为三组:最左边一组是车的不同种类,中间一组是与车有关的不同事物,最右边一组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在朗读词语、复习生字的同时,可以感知每组词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也是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拼一拼,写一写。”让学生借助拼音,拼出四个词语,并在词语中复习学过的“口、日、目、田”四个字的书写。这四个字有很多共同点,同时练习这几个字的书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把字写正确。第四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悯农(其二)》,引导学生在积累古诗的同时,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第五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一篇短文《小鸟念书》,学生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可以透过有趣的故事,体验共同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能发现各组时间词语的排列规律,并尝试运用有关词语。2.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能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和音近的音节。3.读记字母表,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认读。4.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5.会读由“车”组成的词语,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6.朗读、背诵《悯农》(其二),懂得要爱惜粮食。7.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教学重点】1.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音近的音节能正确区分。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教学难点】音节词的拼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生字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能发现各组时间词语的排列规律,并尝试运用有关词语。2.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能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和音近的音节。【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自由识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晚加一加:日+免=晚组词:晚上 夜晚 傍晚(2)昨加一加:日+乍=昨换一换:作-亻+日=昨组词:昨天 昨晚(3)今组词:今天 今年 今晚 如今(4)明加一加:日+月=明组词:明天 明白 光明 明亮 发明 文明(5)个加一加:人+丨=个组词:一个 个子 个人 那个 这个 个体(6)这组词:这边 这里 这些 这个 这样 这么(7)去加一加:云+丨=去组词:去年 进去 出去 下去 回去 过去(8)年比一比:午——年组词:去年 今年 年龄 少年 青年 老年3.会写生字。(1)课件出示“去”的动态书写笔顺,学生观察: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老师:两横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居中。“厶”大小和位置恰当。(2)课件出示“年”的动态书写笔顺,学生观察: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老师:上撇短小;横画平行,下横宜长;左竖宜短;中竖居中垂直而下。整体布局宽松。4.认读词语。明年 上个月 昨天 去年 上午 下午晚上 今天 这个月 明天 今年 下个月5.给下列词语分类。上午 下午 晚上昨天 今天 明天上个月 这个月 下个月去年 今年 明年6.师: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四组词语按照“时一日—月一年”的时间顺序排列。7.填一填。(1)一年有12个( )。(2)八月有30( )。(3)一( )有24个小时。(4)我( )年5岁,( )年6岁,明年7岁。(5)上个月是( )月,这个月是十一月,( )月是十二月。(6)昨天是星期二,( )是星期三,( )是星期四。(7)我( )八点上第一节课,( )四点放学,( )八点睡觉。二、用拼音(一)读一读,把音节读准。1.自由拼读,提醒学生:在拼读时,注意观察每组音节的不同之处,圈出来。2.比一比,谁的眼睛更亮。请同学们说一说每组音节的区别。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一组音节,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预设:yǎn是两拼音节,yuǎn是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直接读,不用拼。请学生齐读。师:这一组音节有什么不同?预设:yīn是前鼻音,yīnɡ是后鼻音,同时两个音节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师:这一组音节有什么不同?预设:这是两个三拼音节,中间的介母一个是i,一个是ü。指名拼读,学生齐读。师:这一组音节有什么不同?预设:zuān是平舌,zhuān是翘舌。指名拼读,老师指正,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师:这三个音节有什么不同?预设:三个音节都是翘舌音。chán是两拼音节,前鼻音。chuán、chuánɡ是三拼音节,chuán是前鼻音,chuánɡ是后鼻音。指名拼读,老师指正,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3.巩固练习。四人小组做“比耳朵”游戏,或采用同桌互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认读。4.拓展练习。把学生名字中容易混淆的音节列出来,进行辨析。例如:chén-chénɡ,jīng-jīn,wánɡ-huánɡ,mínɡ-mín等。(二)比一比,读一读。1.区别形近复韵母。(1)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两组形近的复韵母。(2)鼓励学生交流区分这两组复韵母的仿佛。预设:借助复韵母中第一个字母的读音来辨别。2.区别音节词。(1)自由拼读音节词。(2)同桌互相检查,开小火车、轮读。(3)你比画,我来猜。一个同学笔画动作,一个同学猜读音节词。(三)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些什么?师:同学们想不想去秋游啊?秋游的时候我们应该带些什么呢?1.请同学们齐读音节词。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处?预设::遮挡太阳光。:盛水,途中口渴了,可以喝水。:可口的水果,可以补充能量。:休息的时候,和同学下跳棋。:野餐的时候吃。:画画,把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可口的零食,补充能量。:预防下雨。:可以看清远处的景色。3.你秋游的时候会带哪些物品?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戴这些物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记字母表,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认读。2.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3.会读由“车”组成的词语,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教学过程】一、用拼音(四)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1.准确读记字母表中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读背声母表。提示:zh、ch、sh、r是翘舌音,z、c、s是平舌音。(2)读背韵母表。指导:要注意单韵母和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区别。(3)读背整体认读音节。指导:整体认读音节要整体识记,不能拼读。2.让学生自由拼读自己的名字,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是否有整体认读音节?然后在字母表中画出名字里的声母和韵母。二、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说一说。1.出示“车”字。学生齐读。提示:读好翘舌音。2.出示“车”字组词。(1)读一读。(2)分分类。预设:第一类:火车、马车、汽车。分类标准:是车的类型。第二类:上车、坐车。分类标准:这些词语是与车有关的动作。第三类:车站、车厢。分类标准:这两个词语是与车有关的事物。3.尝试自己组词。预设:第一类:消防车、救护车、摩托车、公共汽车。第二类:下车、开车、倒车。第三类:车轮、车窗、车牌、车灯。4.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预设:我坐火车去旅行。爸爸开汽车去上班。我乘坐公交车去上学。我去车站接奶奶。车厢里有很多乘客。比起坐车,我更喜欢步行。公交车来了,我们排队上车。(二)拼一拼,写一写。1.指导学生拼读这些音节,读音节词。2.生根据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努力写得工整、美观些。指导:①书写姿势:书写时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三个一”。书写提示:强调先进人,后关门。3.指生板演。教师相机板书:(按拼音写字:口 日 目 田)4.小组内订正书写。5.比一比。口—日 日—目 日—田预设:“口”加一笔变成“日”;“日”加一笔变成“目”或“田”。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背诵《悯农》(其二),懂得要爱惜粮食。2.和大人一起阅读《小鸟念书》,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自读感悟。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争取读正确。2.朗读正音。采用五言诗的一般节奏朗读○○/○○○。老师范读、伙伴互读,正音。3.理解诗意。(1)从课本中的插图入手,感受诗意。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图中画的是谁?他在哪里?在干什么?预设:一个老伯伯在田间锄草。师:老伯伯在什么时间锄草?预设:在中午。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老伯伯热得都出汗了,他在用毛巾擦汗呢。师:这么热的中午锄草多么辛苦啊!你看那汗水都滴滴答答掉在土里了。你想跟农民伯伯说什么呢?预设:伯伯,天太热了,你休息一会儿吧。师:你猜,农民伯伯会不会休息?预设:不会,因为庄稼丰收需要付出很多艰苦的劳动。师:是啊,庄稼只有在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下才会长大。我们饭碗里每一粒香喷喷的米饭,都是农民伯伯付出艰苦的劳动才得来的,所以我们要——预设:爱惜粮食。4.背诵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通。可以通过老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1.借助拼音读一读故事《小鸟念书》。(1)自己读一读,把音节读准。(2)指名读,纠正字音。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理解故事,回答问题(1)教室里,老师和“我们”在干什么?预设:老师教大家读书。(2)老师是怎样教的?“我们”是怎样学的?预设: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3)窗外的风是怎样吹的?预设:淅淅沙沙。(4)小鸟是怎样叫的?预设:叽叽喳喳。(5)窗外的风和小鸟在干什么?预设:风在教小鸟念书。(6)为什么说小鸟念错了?风念的是“淅淅沙沙”,小鸟念的是“叽叽喳喳”。(7)你想对小鸟说什么?预设:小鸟,你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念什么,你就念什么。4.今带着“阅读单”,回家和家人一起读。小鸟念书和谁一起读什么时间读 ________到_________怎样读的?(打对钩) 1.听大人读 2.跟大人一起读 3.大人听我读思考问题,说一说。 (1)教室内,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 (2)窗外,风和小鸟在做什么? (3)为什么说小鸟读错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去探究,去感受,去练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良好效果。另外,在“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音节,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在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的调控、学生的组织,使学生真正地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