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课题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以及历史地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15—17世纪人口迁移、物 种交换 ; 2.找到相关图片和史料论证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全球联 系的初步建立; 3.哥伦布大交换、教皇子午线、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商业革命、价格革 命 ; 4.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辩证关系; 5.历史上和当今中国在全球化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 信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滩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贸易的扩张,早期殖民扩张。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角贸易与殖民扩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导入 《体验黑人奴隶的一生》视频导入,引出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上课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
(
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表现
亚非大洋洲都有
族群
混合现象
白人
混合血纯
世界上族群混合
程度很高的地区
新防路开陆后世界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
印第安人
)
(1)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主动迁移)②贩卖非洲黑人(被 迫迁移);③逃亡海外;逃避政治宗教迫害(被动迁移)。 (2)表现①欧洲人入侵、大批来到美洲②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③美洲印第安人人口 减少;④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有族群混合现象。 巴西不仅仅有梅斯蒂索人(葡萄牙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还有穆拉北人(葡萄牙与非洲人 的混血儿)、赞布人(美洲土著与非洲人的混血儿)和由这些群体繁衍的其他混血群体。 ——杰望《新全球丈》 (3)影响 积极: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消极:使当地传统社 会遭到灭顶之灾。 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和特点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 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 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 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团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 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 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滴编自张新《地理 大发现研究》 (3)影响 ①促进美洲开发②改变人口地理分布,出现族群混合现象③促进世界物种交换;④导致各种
疾病传播。 (4)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如英国向美洲、印度等地迁移人口;②从较发达地 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如欧洲向拉美各国移居;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如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④由欧洲国家主导。 2、物种交流 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鸿等家事,小麦、燕麦、大麦、棵麦等农作物,撇揽 和葡萄等水采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王米、番茄、甘 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天 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 新航路开辟后所引发的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 围的传播和交流,有人称之为“全球物种大文换”也有人称 之为“哥伦布大文换”。 (1)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人们往来频繁;②欧洲殖 可 民者的殖民扩张;③奴隶贸易。 (2)表现①欧洲→美洲②美洲→世界 根据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欧洲人)不但自已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另一批因哥伦布 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强,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文换 的结采——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 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3)特点:欧洲主导;内容丰富;范围全球性;结果双重性(积极与消极);时间长期性。 根据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逞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性五谷几 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遥能 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 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摘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采 (4)影响: 积极:①丰富食物结构,增加粮食产量;②促进人口增长;③促进世界文明的交融。④推动了农 产品的商品化,促进经济的开发; 在美洲被亚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厮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 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教量 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国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 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刺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 万 。 ——王加丰《世界文化丈导论) 消 极 :①各种疾病的传播②原住民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解体③欧洲加快建立殖民统治④土地 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结束于19世纪。葡萄牙最早进行黑 奴贸易,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贸易国家。)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选 行的业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喏 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航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 美国学者杜波伊斯估计:16-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向美洲大陆贩运的黑奴共计1500万 人。他认为,每运一个累人到美洲,至少有5个人死于猎奴战事和贩运途中,加上贩运到其 他地区的黑人,总计使非洲损失了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 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①原因: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 ②概况:欧洲商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从 美洲换取金银、原棉、烟草等商品运回欧洲。 ③影响:A.对非洲:灾难,破坏发展。B.对欧洲: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 对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文明的交融。 3、太平洋贸易: ①葡萄牙的澳门中转贸易:中欧贸易:中日贸易 ②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西班牙横跨太平洋贸易【主要在其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 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
(

大贸易


商品贸
大西洋








西





(
(


0







以片人评军事
日附人占020
也写0





三角领局0出程:
(纺担
H







贵金属哪啡
等)一次H
欧洲
(葡)
白报
印度
洋贸易

(西)太平


贸易

l
四牙

b[


)



(



.

B路大
中言来
大平生


:


出程
中程
中转性
电 5
银大量流人中国
4、
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 (

究性和主要交物

) (
和商品通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
各国市场常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
丝银资易
归程
. 支

H1
应枯
实)
) (
手工制品


黑奴
(白)
)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关于明代流人中国白银的估计,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丈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从 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过3亿两的白银,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得到87750000两,从日本得 到 2 0 0 0 0 0 0 0 0 两 , 从 葡 萄 牙 得 到 4 2 7 6 2 7 5 0 两 , 总 计 为 3 3 0 5 1 2 7 5 0 两 。 ——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①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 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 条 件 。②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 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在明朝白银成为主要货市。 (2)政治: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 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 了广州行,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 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 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3)文化:“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如《坤舆万国全国》。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 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4)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三)早期殖民扩张 1.15-16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 (1)葡萄牙: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地区;美洲的巴西 (2)西班牙: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区(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亚洲菲律宾 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 1493年,罗马教望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藏: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望格的地 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亲分界线,史称“教望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 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救望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 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囤又于1494年缔结亲约,把这亲绕向西移动270望格。 根据这个亲约,巴西部分地区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实质: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 围的开始。 影响:平衡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 合作探究:为何西、葡殖民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未持续辉煌 据统计,从1493年到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27万多公斤黄金;从 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万多公斤,白银为1800万公斤。发了财的 葡萄牙、西班牙國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园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责金属 像洼漪似的扩散了。西班牙、葡萄牙:黄金漏斗 2.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3.17世纪:18世纪,英国以“日不落帝国”的实力占据了殖民霸主的地位。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延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客送来它的白银,南非 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较。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响啡、白糖和香料种植 固遍布东印度群岛。”——《剑桥英国丈》 4.影响 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 哲伦纪念碑;而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 碑。岛上还树立着一块铜牌。菲律宾人的评价:“菲律宾土著人抵抗欧洲人入侵,在此击毙
其统帅麦哲伦。”西班牙人的评价:“麦哲伦与菲律宾土著人激战,受伤后身亡于此,后来 其部下继续西航,完成了第--次环球航海。” (1)对美洲: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传统社会遭到灭 顶之灾);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贡献。 (2)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制约 了非洲的发展。 (3)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侵占大陆沿岸的据点和岛屿,部分亚洲 国家开始遭到殖民侵略,逐步沦为殖民地。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4)对欧洲——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①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名词解释】 早期殖民扩张: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 张活动。 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 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 等手段来聚金敛财富。例如16世纪的奴隶贸易 资本积累不同于资本原始积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积累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资 本的原始积累的手段是掠夺,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剥削。 ②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张使靠工资为生 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赀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收入减少了。 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劳动力和高价出售商品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世界中古丈》 ③引起“商业革命”: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a、贸易范围:市场和贸易规模扩大; b、商品种类: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世界各地区的商品在欧洲市场逐渐出现; c、商业格局: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商路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由地 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葡西尼德兰和英国) d、经营方式: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纷纷出现) ④社会变革: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 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 高张,国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⑤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环球航行直接证明了地圆说;增强了人们探索世界的信心和 热情;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5)对世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世界日益成 为容切联系的整体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 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马世力《世界丈纲》 (6)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对外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 来了深重灾难,亚非拉地区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各大 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 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 合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 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种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 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二、自主小结 三、板书设计
(
与全
) (
演建
变立
)联系的初步 世界格局的 流动: 全球联系的 初步建立 变动: 世界格局 的演变 人口迁移:族群混合,新民族诞生 物种交换: 丰富了食物种类,优化饮构: (
分散

整体
)疾病传播: 造成美洲大洋洲人口大量死亡纵向:封建制度濒 商品流动: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贸 解体,资本主义 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 欧洲社会的转型:向资本主义过渡 世界格局的演变:欧洲兴起、亚非衰落
教学度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