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一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辩证分析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培养学 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时空观念:通过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先后的梳理,以及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分析,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实证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 影响,以及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影响。
历史解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中 国。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发展意识、社会历史责任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辩证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影响;辩证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四 、教法学法
1 . 教法:正面讲授、史料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
2. 学 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研读法
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分别展示“不同时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欧洲人为例)”四张地图(公元前后、1500年左右、 1600年左右和1800年左右),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绿色区域(代表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范围),思考: 人类对于世界的了解有什么变化
(
导入

不同时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欧洲人为例
新航路开辟——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
海洋的金球性联系

分散走向整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公元前后
1
6
0
0



1
5
0
0



1
8
0
0



欧洲人了解的区域
)
生:自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人类认识的世界逐渐由分散迈向了整体。
【自主学习】1、人口迁移的原因与物种交流的特点有哪些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表现如何
3、早期殖民扩张的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表现如何
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有哪些 (对美洲非洲、对欧洲、对亚洲)
5、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有什么影响
【讲授新课】 本课分为两大部分:
(一)联系的表现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一)联系的表现
1、人口迁移
师:经过预习教材同学们知道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吗 生:派代表回答
①新航路的开辟各地联系加强(主动迁移)
②黑奴贸易(被迫迁移)
师:人口迁移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2、物种交换
师:展示新旧大陆间物种交换示意图和一段材料让学生思考物种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
(二)物种交换
思考:物种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o
马铃薯
鸡等家畜,小麦、燕麦、
大麦、裸麦等农作物,
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
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
薯、玉米、番茄、甘薯、
昆工、南瓜粘盯可等也
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
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
约有
1/3的品种源自美洲

特点:

欧洲人起主导《申介)作用;

美洲的植物食品对世界做了突出贡献
洋葱


芜普)
0O0


·
·
流感
斑疹
伤寒
材料:
欧洲人
把欧亚大
陆的马、牛、猪、羊、
洲到歇洲

非洲和亚洲
香子兰
甘施
西葫芦
·


·疟

·


火鸡
花生
北美
2


欧洲



·猪
·

·大麦
可可
玉米
番茄
南瓜


)
新旧大陆间物种交换示意图
生:特点:①欧洲人起主导(中介)作用;②美洲的植物食品对世界做了突出贡献
3、疾病的传播
师:展示材料和图片引出疾病传播的影响
材料: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 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据估计 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而同时期印加人从 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生传染病造成原住居民的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统治的重要原因。
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原因
(
师:
展示图片让学生分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原因是什么
北美洲

孟加拉
太平洋
B
律真群品
非洲
乡哥控
比克
印度洋
太平洋
09
澳大利亚

大西洋

普殖民

南美洲

内亚


锡兰

)
生: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2)表现
师: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表现是什么
生:印度洋的贸易:欧洲商人在印度洋贸易中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的贸易:罪 恶的“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三角贸易的商品及影响
(
带来巳额财富
创造
原始资本
积累

欧洲
查尔羟
(出程)从欧洲
美洲
港口载上
纺织品、
枪支和手工制品
劳动力丧失


霉拉
印度群鸟

到非洲

换取”
(中程)
非洲
黑人

奴隶
到美







(归程)
从美洲运贵
金属、蔗糖、烟草
到欧洲
社会结构打破


西
长期落后


)
师 :展示太平洋贸易流程图以及一段材料让学生体会太平洋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
(T

美洲
墨西哥
生丝、丝绸
棉布瓷器等
白银
西班牙人
生丝、丝绸、
棉布、瓷器等
(3)太平洋贸易
中国
(明清)

中国池信网
马尼拉
白银
)
材 料 : 西 班 牙 帆 船 到 中 国 来 进 行 贸 易 , 中 国 史 料 记 载 很多 中 。 , ① 四 首 :分 白 银 明末时人记载 , "其夷佛郎机也 , 其国有银山 , 有夷人铸作 ;
流 入 中 国 内 地 ,
银 钱 独 盛 。 . . … 若 贩 吕 宋 , 则 单 得 其 银 钱 。 " 关 于 明 代 流 入 中
刺 激 了 中 国 东 南
国白银的估计 , 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 ,
沿 海 商 品 经 济 的
认 为 明 代 中 国 从 国 外 贸 易 中 得 到 了 超 过 3 亿 两 的 白 银 。 — — 韩
发 展 。
畸 《 美 洲 白 银 与 早 期 中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生:绝大部分白银流入中国内地,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师:早期殖民扩展的原因表现如何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生: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 路。
表现:(1)葡萄牙: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
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
(2)西班牙: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 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3)其它国家: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师:展示三段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早期殖民扩长的影响
材料1: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关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 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隶蹂躏他们。整个岛屿 全部被推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西】卡萨斯著,孙家堃译《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2: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16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港口遇到 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 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3: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 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 是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的迅速发展。
——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生:①非洲及美洲:中断其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由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欧洲: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 转型。
师:对欧洲引起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是什么,结合教材派代表总结 生:
对欧洲: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范围:贸易范围扩大(三大贸易区)
商业种类:商品种类大大增加(美洲的物种) 革命中心:地中海 大西洋沿岸
方式: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
金银价格下降,
货币贬值,物
价上涨,投机
活跃
) (
殖民扩张
商业贸易
)大量金银 流入欧洲
西欧为中心世 界市场的开始 形成
①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衰落
S 中“,0四 a
②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实力 上升
价格革命 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课堂小结】
(
人口的迁移
物种的交换
疾病的传播
原因
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
印度洋贸易
海陆
大西洋贸易
西欧的殖民掠夺:概况、影响
早期殖民
商业革命
【板书设计】
扩张
欧洲资本主义
价格革命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贸易
太平洋贸易
O
晶甘
商品的世界
性流动
人口迁移与物
小结
种交换
)
一 、联系的表现
(一)人口迁移:原因
(二)物种交换:特点
(三)疾病传播:危害
(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 二 、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1、原因、表现
2、影响:对非洲美洲、亚洲、欧洲
【达标训练】
1.16世纪从中国前往美洲的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它是一种资本巨大的远程 贸易,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的出现( )
A.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情况加剧 B. 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C.刺激了中国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成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答案】C
2.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了256%,而工资仅上涨145%;西北欧的地租也远远低于物价。 英国及西北欧的这一状况( )
A.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加速了欧洲白银的外流
C.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加快了封建社会的解体
【答案】C
3.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 ()
A. 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 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的垄断
C.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发生
【答案】D
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 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 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
情景
C. 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答案】A
5.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 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答案】A
6.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 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 史 事 实 是 ( )
A.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D. 古代中国理性对待西方文化
【答案】C
7.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 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L
1475年1521年1555年1558年1559年1595年1597年

价格指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C
【作业布置】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密集且难度偏大,对学生读表识图的能力要求较高。本课设计贴合高一学生 认知特点,作为高一新授课,学生能够完成且落实课标要求。课堂节奏紧凑,环节之间衔接流畅,学生 专注度高,思维敏捷,课堂氛围活跃。不过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师生互动略显紧张与局促,与常态课的 放松状态略有差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