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生活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生活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奏响中学序曲》教案
课题 《奏响中学序曲》 课时 1课时 杨老师
教材分析 《奏响中学序曲》是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的第一框题。本框是关于新阶段初中生活的内容,主要讲了初中阶段会面临新的机会新的挑战,需要学生明确过好初中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应对初中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课程标准提示我们,初中阶段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初中阶段,学会努力与坚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分析 1.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 2.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连续性,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修养。 3、责任意识:感受中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初中阶段的新机会、新要求,面对初中阶段的各种挑战。
教学难点 理解初中阶段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齐读诗歌《也许》 也许在我们的中学时代里,我们的生活并不璀璨。 也许我们心中的无穷心事,一直没有读者…… 也许我们想从错误中走出,最后还是没有勇气。 也许我们点亮希望之灯,又被无情的风吹灭。 也许我们燃尽生命之烛,却得不到取暖之火。 也许我们流尽了泪水,会使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每天歌唱太阳,也同时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神圣的重任搭在肩上,会使我们信念更加坚定。 也许不幸会突然袭来,造成了对我们一生的伤害。 也许我们正对自己的困苦疾呼,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 也许,我们的中学时代,会因它而改变……
议学任务一:新生分享大会 活动一:击鼓传花,传到谁谁分享 1、谈谈你的军训感受。 2、说出你在这个学校认识的新同学,并分享认识过程。 3、你认为和小学相比,初中有何不同? 4、你认为作为初中生的你长大了吗? 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活动二:角色扮演,认识新学校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展现小学校园和中学校园的不同。 (2)归纳总结: 小学校园中学校园你的对策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思考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新的变化? 知识点总结:一、初中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新机会? 1、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3、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4、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思考:1、你认为学校各类功能馆室有哪些作用? 2、初中阶段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知识点总结:二、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 ②、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 ③、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④、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活动三:名人启示录——探究与分享(教材第4页) 思考:查阅相关人物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初中阶段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与思考 人物一记录: 人物二记录: 人物三记录: 发现与思考: 阅读钱学森的中学生活(教材第5页阅读感悟),思考:为什么钱学森对自己的中学生活如此留恋?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学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点总结:三、初中生活的意义: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分组思考:在新时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对此,你有何打算? 知识点总结:四、怎样应对初中阶段遇到的挑战? 1、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2、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教师寄语 让我们一起告别昨天,把握今天,在新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让以后的生活少留遗憾。“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
课后作业 1、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在老师 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这个“我”( )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③越来越自我,多排斥,少包容 ④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2.陈景润中学时代的老师,在上数学课时讲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与价值,激起了陈景润的求知欲,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攀登一数学高峰,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说明中学时代对陈景润来说( ) A. 使他的身心不断发展 B. 使他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 C. 为他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 使他的生活体验日益丰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