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理解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 认同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法治观念 : 树立法治意识,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 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 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 养成尊法、 守法、 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道德修养 : 践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把法治精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责任意识 : 增强主人翁意识, 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努力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员。 教学重点 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导入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场景中有哪些共同的元素?授新课 【案例分析】案例一:2022年6月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某烧烤店发生一起暴力殴打他人案件。事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强烈愤慨。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主犯陈某志被判刑24年。同时,相关公职人员因涉及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思考:请从国家的角度看法治的影响。 学生: 教师:①从社会生活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案例二:2022年1月,江苏徐州市丰县董集村“一位精神失常的八孩母亲被铁链拴在小屋内”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经过多方调查和舆论压力,江苏省委省政府成立调查组,确认八孩母亲是被拐卖的“小花梅”,并依法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对涉案人员进行了问责。 思考:请从国家的角度看法治的影响 学生: 教师:②从国家发展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案例三:《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国际翻译与推广也是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6月,《民法典》汉英双语版正式发布,这为中国法律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考:请从国际的角度看法治的影响 学生: 教师:从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交流讨论】亚里士多德: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思考:什么是良法? 学生: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教师:那有良好的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了吗? 学生: 教师: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阅读】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思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学生: 教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分析】材料一:自2018年起,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旨在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中国高度重视基层民主建设,各地积极推行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材料三:各级政府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权力清单制度 : 主要包括全面统计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公共权力, 将权力以列表清单形式公之于众, 明确权力边界, 实行政务公开,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以解决权力运行中的不作为、 乱作为等问题 。 责任清单制度 : 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 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 明确责任主体, 健全问责机制, 确保政府在行使权力的同时, 切实履行法定责任 思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学生: 教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______( ) ①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德治 ②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④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近年来,宪法、民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红十字会法、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教育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法律得到及时制定或修订……经济社会运行更有保障。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 ①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③良法的制定程序更加正当、严格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