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框 遵守规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政治认同: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2.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提高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自觉性;3.道德修养: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4.健全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生活自律习惯,尊重和敬畏规则做人品格。5.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核心素养自学思考题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4.改进规则的原因?如何改进规则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6—31,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一、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新知导入这位男乘客霸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我们什么启示?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道德纪律法律尊老爱幼,孝亲敬长尊重老师,见义勇为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旷工不闯红灯,礼让行人不吸毒品,不打架斗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的边界(规则)自由的要求(两个“不得损害”)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处罚。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被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拘留十天的处罚。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正方处理正确,应遵守规定。反方处理过重,投喂是好心。VS小组辩论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p27-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02自觉遵守规则“梨虽无主,我心有主”(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宋元之际,世道纷乱,战火不断,盗匪四起。大学者许衡外出办事,烈日炎炎,行人皆汗流浃背,口渴难耐。正好一棵梨树长在路边,树上结满了大梨,路人们纷纷跑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动。有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梨呢?”许衡回答到:“他人的梨,岂能乱摘?”众人皆笑他迂,都对他说:“世间这么乱,树早就没了主人。”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说明许衡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内心的规则,是有自律精神的人。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探究与分享你平时会闯红灯吗?如果车辆很少,特别安全,你会闯红灯吗?大家都闯了红灯,你会闯红灯吗?如果绿灯刚过,你要等一分半钟,你会闯红灯吗?如果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会闯红灯吗?如果有交警在旁边站着,你会闯红灯吗?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需要自律遵守规则社会调查2.如何遵守规则?(难点)(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我约束(慎独)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思,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红灯,闯不闯?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你怎样看待以上观点?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想象一下:晚上,在没有摄像头的无人路口,你会等红灯吗?1、会,自然成习惯2、会,家长和老师教导我们不能闯红灯3、犹豫一下,还是等红灯他律自律敬畏规则内心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动遵守规则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P292.如何遵守社会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P28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29维护与改进规则03【社会现象大讨论】面对他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你会怎么办?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P30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P30劝导的技巧:P30①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②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③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同学们,社会规则制订好了以后,是不是一成不变呢?2023年7月20日起,未成年人乘坐火车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 随同成年人旅客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探究与分享 P31思考:铁路部门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规则需要改进和完善,也须与时俱进。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 1 日起施行。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旨在从立法角度保护未成年人的网 络生活。原因是根据数据中国 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与占比持续 攀升。相关部门出台了酒驾处罚标准和醉驾处罚新规定:饮酒 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 驶属于犯罪行为。●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新规则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农业税条例》废止。已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废除旧规废全面二孩单独二孩只生一个全面三孩改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笔记总结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 的规则,需要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 ,需要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 。没有制定合理性废除调整和完善5.如何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守规则一、自由和规则不可分二、自觉遵守规则三、维护和改进规则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