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2.2《地球的运动》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2.2《地球的运动》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4.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4.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53°33′N,113°30′W),连续 一年于每月的同一日拍摄了日出时的照片,记录下了当地一年中每月同 一日日出方位的变化。 1.简要描述图中 1—12 月日出方位的变化。2.想一想,每月同一日日出方位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观看图片和文字介绍,思考问题。1—12月日出方位的变化为东南—东—东北—东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内容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布置活动:1.用手中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在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如何呢? 用手中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自转的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 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 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的自转特征 PPT、 6分钟
新课讲解 提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巨大球体,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昼夜现象;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同一时间的不同地方有白天和黑夜、 日出和日落的差异,即不同经度位上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解决问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所以,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53°33′N,113°30′W)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的结果。展示:地球仪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PPT 6分钟
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活动: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材料及工具:地球仪、彩色胶带及手电筒等。 1.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与夜半球。2.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贴上彩色胶带标记,观察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3.在地球仪上任选一条经线,并用彩色胶带粘贴标记:(1)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该经线两侧同一纬度越靠东的地方越先见到太阳,表明时刻越早。(2)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粘贴彩色胶带的那条经线上。我们会发现,这条经线到国际日界线之间的地方都过了12 时、其他地方还没到12时,从而感受到时差的存在。 小组合作学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PPT、课本 10分钟
阅读 阅读:时区和区时 阅读 认识时区区时 课本 2分钟
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时(北京时间)开幕。结合图2-30,想一想,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的当地居民在什么时间可以观看开幕式直播? 计算区时俄罗斯莫斯科 2022年2月4日15时 英国伦敦 2022年2月4日12时 美国纽约 2022年2月4日7时 认识时区区时 课本 5分钟
新课讲解(内容2: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讲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66.5°的夹角,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读图,提取信息 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的公转特征 PPT、 7分钟
布置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1.结合图 2-31,分别说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大致时间。 2.说出极昼与极夜产生的原理及其特征。 3.将手电筒的光照中心射到地球仪的三条不同纬线上:赤道(0°)、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观察家乡的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这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与你家乡四季冷暖差异有着怎样的联系。 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的现象最为明显。观察北半球中纬度(以北京为例)四季包括的月份和景观变化 读图,提取信息回答问题3月20日、9月22日;6月21日;12月21日 极昼和极夜的原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极昼的特征是白昼时长约24小时,太阳总不落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一半球的极圈内就会出现极昼现象。 极夜的特征是黑夜时长约24小时,太阳总不升起。 光照中心射到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上,家乡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上,家乡昼短夜长。昼最长夜最短的季节出现在夏至前后,即夏季气温最高。 昼最短夜最长的季节出现在冬至前后,即冬季气温最低。 昼夜较平均的季节出现在春分、秋分前后,即春季和秋季气温适中。说出四季包括的月份和景观 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6分钟
新课讲解 观看北京不同时期影子长短示意图,回答问题:同一个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屋内正午影子的长度不同呢?根据生活经验,一年中屋内正午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同一个房子不同时期,屋内正午影子的长度不同说明太阳照射的角度(强度)不同。 第一幅图是夏季,影子短;第二幅图是冬季,影子长。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 由于不同纬度接收太阳光热的不同,地球表面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请说出五带的名称及范围。地球公转产生“五带”的划分展示:五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找到五带,确定范围。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ppt 6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4分钟
板书设计
PAGE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