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过生活观)教 学 设 计课题 4 . 2让家更美好 课时 第1课时课时 目标 【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解建设美好家庭的意义。 2.通过分享家庭生活故事,掌握如何建设美好家庭,增强热爱父母、关爱家人的意 识。 【重点】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 【难点】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合理 引入 【生活观察】教材第29页。 问题:1.回忆并记录你和家人彼此关爱的事情。 2.对比以上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提 示 :1. (1)家人对我的关爱:当我生病时,家人带我看医生,照顾我的 饮食起居,确保我得到充足的休息;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人耐心倾听 我的烦恼,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我走出低谷。 (2)我对家人的关爱:注意到家人喜欢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为他 们准备惊喜;主动承担家务,如洗碗、打扫房间等,减轻他们的负担。 2.通过对比,我发现家人对我的关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我对家人的关 爱还不够,我要多理解、体谅、关心家人,这样才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归纳总结】知识点1: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重难点)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 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 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 ②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格言警句】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诗经 ·小雅》 解读:父母为了生养子女,牺牲了许多。 通过生活观 察的感悟,让学 生能够在生活经 验中观察、感悟 、反思、总结。核心 任务 任务一:1.教材第30页,阅读感悟——解读 教材此处呈现了孔繁森写给女儿的信以及女儿写给去世多年的孔繁森的 信。两封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亲人之间浓浓的思念与牵挂,信中传达的亲情 之爱让人无比动容,启示我们用心体悟亲情之爱。 通过小组合 作讨论,从自身 实际出发,理解 建设美好家庭的 意义。(这是潮流,你不懂!) (这样好看多了呀) (裤子怎么破了 )2.教材第30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 提示:当发生矛盾时,我会换位思考,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心平气 和地与父母商量,尊重理解父母。我会对妈妈说:“妈妈,我现在不冷,可 以先带着厚外套,等冷的时候再穿,你看这样行吗 ” 【归纳总结】知识点1: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重难点)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1)相互关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 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 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2)彼此尊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 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任务二:1.教材第31页,相关链接——解读 教材此处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孝亲敬老的名言名句和法律规定,旨在让我 们认识到孝亲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法 定义务,启示我们必须做到孝亲敬老。 【用典释义】教材第31页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意思是对父 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意思是孝敬父母有三个 境界,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 养活父母,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关爱双亲。 【教材深挖】补充知识点:如何孝亲敬老 (1)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 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2)聆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聆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 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 期望,是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 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2.教材第32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1.搜集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它们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 统家庭美德。 提 示 :1.①司马谈《命子迁》:“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 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②《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伎(jì)在身。” ③《易传 ·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①“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 母,此孝之大者”大意是孝道这件事情,从孝顺父母开始,进而上升到忠于 君王和国家,最终修身立命。青史留名,让父母乃至家族荣耀,这才是大孝 。这体现了孝敬父母。 ②“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大意是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如掌握一 种技能。这体现了上进好学。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大意是行善积德的人家,必然有无尽的吉庆;无恶不作的人家,必会遗留 许多祸端。这体现了与人为善。 【用典释义】教材第32页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大意为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 以珍惜。 “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的大意是(孩子 们)要胸怀远大理想,心系全世界人民,努力走在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上。 【教材深挖】《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 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通过探究与 分享,让学生在 思考与讨论中总 结已发现、已感 知到的知识,并 碰撞产生新的认 知,从而更好地 接受新的知识。 通过分享家 庭生活故事,掌 握如何建设美好 家庭,增强热爱 父母、关爱家人 的意识。第 3 页 共 3 页《示儿女》是陈毅在1961年写给儿女的一首诗,告诫子女要有为全人类 谋幸福的远大理想,莫要当纨绔子弟,“浪荡”一生。诗中饱含一位父亲对 子女的深切期望和殷殷嘱托。 【归纳总结】知识点1: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重难点)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非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 中国人评判是曲直的价值标准),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 、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 、询上向善 、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 华。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①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②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 贡献。(妈妈也爱你!妈妈,我爱你!)爱要说出来 任务三:教材第33页,启思寻行 问题:1.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 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 2.阅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体现亲情的文章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 提示:1.爱要深情唱出来。具体做法:给父母唱一首歌,如《感恩的心 》《烛光里的妈妈》等。 2.①《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 感情。在平静流畅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回忆我的母亲》《背影》 一 种真挚深沉的爱,使慈母眷眷的心和赤子拳拳的心都得到充分体现。 ②《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通过描述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 离别的情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以朴素而 典雅的语言,通过白描和侧面烘托等手法,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 腻,真挚感人。当堂检测 考查点1:学会化解矛盾 典例1:临近考试,爸爸要求小明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同时禁止小明玩手 机,一看到小明不学习就大发雷霆。对此,小明应该 (D ) A.理解爸爸的严格要求,赞赏爸爸的过度管教 B.反感爸爸的严格管束,借机发脾气 C.不听从爸爸的安排,我行我素 D.适时与爸爸沟通,感谢爸爸的良苦用心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爸爸要求小明锻炼身体是为了他的身心健康, 禁止小明玩手机是为了让他专心学习,出发点都是好的,小明应该适时与爸 通方法,解 题指导,重难点 突破。 通过典型案 例的分析讲解 让学生学会解题 ,能够自主分析 ,掌握答题技巧 ,培养思辨能力第3页共3页爸沟通,感谢爸爸的良苦用心,D正确。 【方法与技能】措施类选择题 试题特点:这类试题一般是在题干中设置情境,要求学生正确解决情境 中的问题或者困境,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方法:解答时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弄清楚问题所 在或者导致困境的原因,然后在选项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有效 措施,或者必要行动即可。 考查点2:传承家庭美德 典例2: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 家风”活动,得到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有利于(A ) ①引导学生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②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③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④促进中学生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活动旨在弘 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引导学生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①②符合题意;这一活动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③说法错误;成 年子女才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④错误。课堂总结 *关于建设美好家庭的认识误区* 误区1:我们是未成年人,建设美好家庭与我们无关。(×) 误区辨析:(1)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 ,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 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 出贡献。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我们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我们相互关爱、彼此尊重。①家庭成员之间相 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 ②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 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4)建设美好的家庭,还需要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5)所以,建设美好家庭,人人有责,我们未成年人也应为建设美好家庭 贡献力量。 易错易混 知识点的强调与 总结,再次突破 重难点,课堂小 结与课后思考同 步落实。第 3 页 共 3 页板书设计 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学会爱、奉献爱 让 家 更 美 好 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传承 中华 民族 传统 家庭 美德 梳理思路, 核心重点可视化作业布置 巩固重点, 分层思考,针对 性强。教学反思 一课一思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