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1.2.3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教学目标】1.在地球仪上,指出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说出纬线的特征。(重点)2.知道纬度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能够在图中读出某点的纬度。3.说出南北半球的划分,能够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重点)【教学重点】纬线的特征、纬度的划分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教学难点】纬线的特征和纬度的划分规律。【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神秘的北纬三十度》。【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纬线,北纬三十度的许多神秘之处激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提升课堂导入的效果。二、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桔子,在桔子上画一画。【画一画】 一个桔子,一支黑笔和红笔,把桔子当作地球模型。1.对照右图在桔子上用黑笔画出赤道和30度等重要纬线,用红笔标上纬度。2.思考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想一想纬度是怎么划分的。生:动手画一画,标上纬度。师:在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小组合作】观察图1.15,完成P18的表1.4纬线的特点。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设计意图】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都是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将知识交给学生自主发现,增强学习效果。师: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圆圈,长度是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不同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的,纬线有无数条。师:读图,找一找不同纬线圈的特点。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如图中a=b=c。师: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我们所看到的纬线形状不同。以“北极上空俯视图” 为例,分别画出纬线的南极上空俯视图和赤道上空侧视图。生:读图画一画。【设计意图】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仪,画出纬线圈,感受纬线的特点,学生在俯视图时可以提醒纬线长度的变化。承转:纬线有无数条,我们该如何区分它们呢?起个名字?标上度数?师:为了区分纬线,我们通常用纬度表示。地球上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该点的纬度。赤道所在的平面是赤道平面。请同学们读出A、B两点的度数。生:读出A、B两点的纬度。师:A地的纬度是60°。B地的纬度是40°。师:赤道(0°)作为南北纬划分界限。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N=North,S=South。南、北极点分别为90°S和90°N。纬度的书写方法是北纬30°(或30°N),南纬65°(或65°S)。师:纬度向北度数增加是北纬(N),向南度数增加是南纬(S),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纬度数增加至90°是极点,记忆口诀是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小练习】写出下面点的纬度。生:写出纬度师:同学们写的都很准确,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了解了神秘的北纬三十度,有同学们北纬三十度在哪里吗?生:在图中指出北纬三十度。师:判读南纬、北纬的方法:①有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②无赤道,北增北纬,南增南纬。师生:共同小结纬度的特点,完成表格。承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那南北半球的划分又是以哪条纬线圈呢?生:思考并回答。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北纬位于北半球,南纬位于南半球。师:为了纪念赤道的地理意义,设立了赤道纪念碑。赤道纪念碑座落在基多东北方的加拉加利镇,是为纪念1744年法国和厄瓜多尔地理测量考察团在此测出赤道线而建立的。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活动】读图找一找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大洲?生:读图找一找。师: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南北洲一小部分,北美洲、欧洲、非洲一部分和亚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南美洲大部分、非洲和大洋洲等。师:关于纬线和纬度,我们学习了很多,其中赤道多次提及,你能总结一下赤道的地理意义吗?生:举手回答。师:赤道的地理意义有:① 0°纬线:纬度的起始线;② 到南北极距离相等;③ 最长的纬线;④ 南北纬的分界线;⑤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值得注意的是注意:赤道既不属于北纬,也不属于南纬;赤道既不属于南半球,也不属于北半球。师:地球上的纬度还根据范围划分出来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是0°—30°;中纬度地区是30°—60°;高纬度地区是60°—90°。30°纬线是中、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有些特殊纬线需要注意,比如重要纬线0°,30°,60°,90°。师:不同纬度存在热量的差异,划分出来五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是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之北极圈的是北温带,位于极圈以北的是北寒带,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师:回归线(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极圈(66.5°纬线)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些主要的重要纬线需要注意,例如23.5°、66.5°。【课后小结】【板书设计】1.2.3 纬线和纬度一、纬线:1.形状:圆圈2.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季缩成一个点3.指示方向:东西方向4.数量:无数条5.相互关系:平行二、纬度1.范围:0°—90°2.变化规律:北增北纬,南增南纬3.南北半球划分:赤道【课后作业】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A.东西 B.南北C.西北 D.西南3.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A.南北 B.东西C.东南 D.东北4.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A.23. 5 S B.23 .5 NC.0 D.66 .5 N5.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C.南回归线 D.南极圈6.关于赤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道周长2000千米 B.赤道是最长的一条纬线C.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赤道的纬度为0°7.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8.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位于( )A.中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C.中、高纬度分界线 D.低纬度地区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9.B点与E点的纬度相差( )A.20° B.30°C.40° D.60°10.与B点构成经线圈的经线( )A.140°W B.140°EC.120°W D.120°E11.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15°W,70°N B.170°E,50°SC.162°E,30°E D.100°W,0°S12.与120°E正好相对的经线(两条经线刚好构成一个经线圈)是( )A.160°E B.20°EC.20°W D.60°W1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纬度是 ,经度是 ,位于 (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地区。(2)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地。(3)丙地和丁地所在经线的长度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等”)。【教学反思】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经线和经度,可以引导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将学习经线和经度的方法应用到纬线和纬度的学习。教师多引导,提供知识框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与学生互动。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课堂有许多动手画一画的活动,例如在桔子上画纬线,观察地球仪画纬线俯视图,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但是本节课安排的内容较多,知识点讲解过于细致,导致课堂时间把握不够恰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