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41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坚持改革开放 课件(41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展望初三
进入初三,你准备好了吗?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要学些什么呢?
1. 课前:①准备三支笔:黑色、红色、记号笔
②提前预习,标注问题,准备好默写本。
2.课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检查)。
3.课后: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书写和背诵)。
4.背诵:要做到两记(记标题、记内容)
几点要求
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解析

学校
社会
国家
世界
个人层面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七年级
社会层面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八年级
国家层面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九年级
教材编写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本册教材是国情国策教育专册。
导入新课
思考: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变化的发生?
提示:物质生活变的丰富、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导致这些变化的发生。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1.1 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目 录
01
“探”——改革开放之背景
02
“观”——改革开放之进程
03
“悟”——改革开放之成就
04
“行”——改革开放之作为
自学导航
01
党如何带领人民踏上强国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背诵)
02
03
中国腾飞的表现 (背诵)
04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背诵)
0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背诵)
改革开放的标志、过程、成效
06
01
“探”—改革开放之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封建统治的腐败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历史呼唤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背景)
1919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1949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笔记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背景)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919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
新中国成立
1956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78
进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站起来
中华民族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笔记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6年-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919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
新中国成立
1956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78
进行改革开放
2012
党的十八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站起来
中华民族富起来
中华民族强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笔记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6年-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21世纪中叶 现阶段)
1、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富民?(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02
“观”—改革开放之进程
名词解释
对内
对外
开端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标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国企改革—开放沿海城市
笔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1)标志
(2)过程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
对内改革
城市的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安徽凤阳小岗村
引进来
走出去
1982年确立
(基本国策)
易错点:改革开放 ≠ 基本国策 ≠对内改革 ≠ 对外开放
易错易混
改革开放的标志
改革的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尝试“大包干”的做法

拓展
改革开放时间轴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1980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开放了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7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013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992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3
部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01
加入WTO
相关链接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核心内容
领导核心
主体
兴国之要、根本要求
首要任务、中心工作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根本途径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奋斗目标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问题:说说这些企业哪些是公有制经济?哪些是非公有制经济?指出分配方式?
非公有制,按生产要是分配
非公有制,按生产要是分配
公有制,按劳分配
我国我国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1)制度保障: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人民力量: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科技工作者:发明专利
快递小哥:劳动奔小康
证券投资者:靠投资理财
企业管理者:科学管理
3.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1)制度保障: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人民力量: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笔记
3.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课堂练习
1.下图是“大包干”塑像,若要为这座塑像配以简短的解说词,下面最合适的是( )
A.穿越时空的红手印,开启改革开放征程
B.永不褪色的印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摁响中国改革惊雷,成为中国改革标志
D.催生家庭联产承包,激活市场经济活力
C
课堂练习
2.【2023湖南】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各项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03
“悟”—改革开放之成就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逆袭”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第一大国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外资流入第一大国
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外汇储备多年居世界第一
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
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重点笔记≠ “领导”、“主导”、“唯一”、“决定性”力量
改革开放的地位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P5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P5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8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P11
6.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
笔记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2012年
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04
“行”—改革开放之作为
笔记
7.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拓展补充】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②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③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④积极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
易错易混
1.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
2. 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
3.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
4.改革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
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6.勇于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X
X
X
X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
X
课堂练习
3.【2024浙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
A.因为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B.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C.就能让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宰力量
D.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A
课堂总结
坚持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的开启、过程、成效
1.改革开放的原因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6.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地位)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2.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国强民?(三点)
4.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人民力量)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新历史方位、
初心和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