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石钟山记》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石钟山记》导学案
以下是导学案分享:
质疑穷理,躬身笃行
——《石钟山记》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2.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3.背景资料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三、活动过程
学习活动一 :梳理感知,理“道”之径
1.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
学习活动二 :研读鉴赏,品“道”深意
疑起何处?
两种说法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作者人格精神
水石相搏说
(郦道元)
扣石发声说
(李渤)
思考: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疑中深意?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学习活动三 :反求诸己,依“道”而行
探究:苏轼的《石钟山记》演绎了可贵的质疑精神,现在,让我们也用质疑的眼光来审视《石钟山记》,大胆质疑。(分组讨论)
质疑点一:苏轼是否得命名原因之实?
质疑点二:李渤真的陋吗?
质疑点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真的如此吗?
质疑点四:“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理,是否值得商榷?
五、知识拓展
石钟山命名的由来
(一)历史上,石钟山取义得名有三种说法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
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
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探索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二)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科学,更符合实际呢?
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分析,石钟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因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而形成了奇特的熔岩地貌;特别是山的下部受到江水湖水及地下水的冲刷溶蚀,其山体下部几乎被掏空,呈中空之状。
另外,山体外形上尖下圆,孤峰处于江边湖畔的平原上,宛如洪钟覆地。山下石钟洞,乃穹形溶洞,当长江与鄱阳湖水灌注溶洞之内,风兴浪作,水波连续猛烈地冲击洞顶与四壁,砰訇之声回环四起,余韵绵绵,尤以物击钟,声布四方。
可见,“形声结合说”更符合实际。石钟山既有钟之形,且有钟之声,形声兼备,乃其取义得名的真谛。
(三)苏轼的误判探秘
苏轼是一位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为什么在《石钟山记》中却对这座山名之由来产生片面的误断呢?其原因有三:
一是苏轼游石钟山是元丰七年农历六月初九(公元1084年7月14日),正处涨水季节,山体下的石洞已浸入水中。据记载:石钟山附近的水位,涨水季节(5月至7月)与枯水季节(11月至2月)其落差平均在12米左右。因此苏轼考察时,因涨水,无法看到石钟山状如覆钟的形体。
二是苏轼只是在一个深夜乘船往崖下考察,他听到水声与钟声相类,就认为解决问题、探至本原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周密深入而详尽的调研。
三是苏轼端着文人的架子,没有向当地寺僧、渔工、水师虚心请教,反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因而丧失了向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士进行调查了解的绝好机会。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前人的定论不盲从,不轻信,主张经过实地考察来解决学术难题,这种治学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苏轼的实地考察却是草率的,所以导出了片面、不准确的结论。正如清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批评的:“东坡当日‘尤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