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散文诗两首 荷叶 母亲 课前预习单(学生版+教师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散文诗两首 荷叶 母亲 课前预习单(学生版+教师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拼音
字词 并蒂 梗 姊妹 徘徊 遮蔽
拼音
字词 心绪 菡萏 攲斜
多音字
多音字-乘 拼音 解释
乘凉
千乘之国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2.词语
花瑞: 。
繁杂: 。
烦闷: 。
菡萏: 。
莲蓬: 。
徘徊: 。
攲斜: 。
覆盖: 。
慈怜: 。
荫蔽: 。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著有诗集《 》《 》,散文集《 》《樱花赞》等。
◎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
◎文体知识
散文诗
概念
内容
形式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 。
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 。
◎本文是一首画面感极强的散文诗。精读第4—7小节,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画面,并体悟不同画面背后作者的情思及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学习任务单
画面 情思 感情基调
白莲凋谢 烦闷、同情 低沉
红莲盛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安
雨打红莲 无法可想 担忧
荷叶护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
◎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那么可否把散文诗的题目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阐述。
◎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找出《荷叶·母亲》与《金色花》的异同,将你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思想内容 表达母爱
感情基调 —
艺术手法 象征手法、托物言情 缘情造景 触景生情
构思角度 —
语言风格 清新雅致
人物形象 都表现了母亲的形象
◎问题解疑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课文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 课前预习单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拼音 dì ɡěnɡ zǐ pái huái bì
字词 并蒂 梗 姊妹 徘徊 遮蔽
拼音 xù hàn dàn qī
字词 心绪 菡萏 攲斜
多音字
多音字-乘 拼音 解释
乘凉 chénɡ
千乘之国 shènɡ 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自主学习:找一找还有哪些多音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2.词语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
覆盖:遮盖。
慈怜:慈爱怜惜。
荫蔽:(枝叶)遮蔽。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
◎文体知识
散文诗
概念 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内容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像诗歌一样精粹、凝练。
形式 篇幅短小,以散文的形式呈现,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 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描绘雨中荷叶保护红莲 的动人情景。
◎本文是一首画面感极强的散文诗。精读第4—7小节,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画面,并体悟不同画面背后作者的情思及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学习任务单
画面 情思 感情基调
白莲凋谢 烦闷、同情 低沉
红莲盛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安
雨打红莲 无法可想 担忧
荷叶护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
[参考答案]①不适意 ②不宁的心绪散尽
◎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那么可否把散文诗的题目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阐述。
不可以。作者看到雨中的荷叶不顾风雨的打击,毅然主动地向红莲倾侧并覆盖它,不离不弃,就像勇敢慈怜的母亲关怀困境中的子女,作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并由此表达了对如荷叶般的母亲的由衷赞美和歌颂。
这其实就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表明“我”家对莲花有深厚的感情,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的莲花,以花喻人,进而为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找出《荷叶·母亲》与《金色花》的异同,将你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思想内容 表达母爱 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与亲昵 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激
感情基调 — 喜悦、温馨、明朗,带有儿童调皮的口吻 开篇深沉、压抑,结尾则变为明朗、高昂
艺术手法 象征手法、托物言情 缘情造景 触景生情
构思角度 — 成年人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营造虚拟之境,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语言风格 清新雅致 活泼、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都表现了母亲的形象 母亲的形象非常具体、鲜活,而且有着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 母亲未正面出场,只是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儿女的庇护
◎问题解疑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课文主题
这首散文诗借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表达讴歌母爱这一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