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科学测量2-温度与常用仪器考点一、温度的测量(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二)温度计(1)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水银温度计为例,当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上升,受冷时,水银柱会下降,观察液柱的长短变化就可以知道温度的高低。这里采用转换的科学思想,温度的变化通过液柱长度的变化来体现。(2)构造: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装有适量的水银或酒精,外壳上刻有刻度。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内径越细,温度变化越明显。(三)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不能分开读,例如2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20度”,而应读作“20摄氏度”;单位符号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者放错位置。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四)温度计的刻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部大气压不变,在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的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指最高待测物体的温度超出这一范围,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判断是否适合测待测物体的温度。②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一般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摄氏度,所以准确度不高,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摄氏度,准确度较高。使用温度计前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准确读数。(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的正确方法:选对、放对、读对、记对。玻璃泡碰到杯壁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 玻璃泡碰到杯底典例1: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为了给甲温度计标上刻度,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 100℃和___________℃。(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清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温。(4)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答案】热胀冷缩 0 低于 使用细一些的玻璃管【解析】(1)温度高时,简易温度计中的液体或气体体积膨胀,温度计的示数增大,温度低时,简易温度计中的液体或气体体积收缩,温度计中的示数减小,即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故填热胀冷缩。(2)冰水的温度为0℃,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冰水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标示0℃,故填0。(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表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说明清水的温度低于室温,故填低于。(4)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制作简易温度计时,使用细一些的玻璃管,温度稍有变化就能够明显显示,故填使用细一些的玻璃管。变式1:小舟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其中冰的温度是 。其中水的温度是 ℃。【答案】C;-2;88【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它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露在外面,则正确的操作是C。(2)根据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左边的温度计的刻度向下增大,因此实际温度在0℃以下,则示数为-2℃。右边的温度计的刻度向上增大,因此实际温度在0℃以上,则实际温度为88℃。因为冰的温度应该低于水的温度,所以其中冰的温度是-2℃,水的温度为88℃。变式2:(2023七上·临海期末)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海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 (填“大于”或”小于”)15℃。(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 。【答案】(1)气体(2)大于(3)塑料瓶体积大一些【解析】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时:外界大气压等于容器内气体压强和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体积膨胀,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水柱压强减小,水柱高度降低,所以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由小到大。【解答】(1)该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容器中的气体,所以该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因为该温度计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由小到大。B再A的下面,所以B点对应温度高。(3)要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 可以让塑料瓶的体积大一些或者选用更细的吸管。变式3:(2023七上·绍兴期末)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1)当乙的示数为5℃时,甲的示数为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甲与乙的示数可以相等,此示数为 。【答案】(1)-2℃ (2)110℃【解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则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解答】(1)当乙示数为5℃时,根据得到:;解得:t甲=-2℃。(2)当甲和乙的示数相等时,根据得到:;解得:t=110℃。考点二、体温计①有较大的玻璃泡,温度的微小变就能使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最小刻度为0.1摄氏度,测量范围为35摄氏度--42摄氏度)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断开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内的水银柱不能自动落回到35摄氏度以下,测量前要用手捏紧体温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内的水银柱回落到35摄氏度以下)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 (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热胀冷缩;37.8;准确【解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根据图片确定体温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出小科的体温。(3)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解答】(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涨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根据图甲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则小科的体温为37.8℃。(3)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导致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体积缩小,但是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根据乙图可知,小军的体温为38.2℃。因为38.2℃>37.8℃,水银柱升高,所以小军的体温是准确的。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俊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在给甲同学测量前他看了读数为 37℃ ,直接给 甲同学测量结束后是 37℃ ,甩了之后给乙同学测量温度为 37℃ ,然后直接给丙同学测量的 温度为 37.5℃ ,测量的体温准确的是 ( )A.甲 乙 丙 B.甲 丙 C.甲 乙 D.乙 丙【答案】D【解析】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端细小的弯曲,因此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那么体温计的液泡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根据题意可知,测量甲的体温时示数保持不变,则甲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在测量乙的体温前甩了几下,因此乙的体温正确,为37℃。测量丙的示数为37.5℃,大于体温计原来的示数37℃,因此水银柱上升,则丙的体温就是37.5℃。因此体温准确的是乙和丙。变式2:(2022七上·余杭月考)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来指示温度。(2)1865年,英国人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银体温计,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体温计中的哪个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 (填序号)。图中体温计读数为 ℃。(3)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用电子体温计等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由可能是 (可多选)。A.水银中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B.水银体温计价格便宜C.水银体温计测量比较准确 D.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2)②;38.1(3)A;D【解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解答。根据图片确定体温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3)凡是描述电子体温计的优点,水银体温计的缺点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解答】(1)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指示温度。(2)如图体温计中的细而弯的玻璃管与狭道的作用相同,故选②。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则示数为38.1℃。(3)A.水银中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描述水银温度计的缺点,故A符合题意;B.水银体温计价格便宜,描述水银体温计的优点,故B不合题意;C.水银体温计测量比较准确,描述水银体温计的优点,故C不合题意;D.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描述的电子体温计的优点,故D符合题意。变式3:(2023七上·余姚期末)小科在甩体温计时甩错了方向,将水银柱甩到了右边,如图所示。好奇的小科想,此时将体温计放入温度为多高的水中,左侧水银柱会伸长,为此小科进行了相关实验。(1)由于体温计构造特殊,测量时示数 。(选填“只升不降”或“能升能降”)。(2)小科猜想,若将右侧水银柱向左移至与左侧水银柱相连,此时示数为t,则当温度高于t时,左侧水银柱就会伸长。于是小科通过测量,发现右侧水银柱比中间空白处长0.8℃的刻度长度。则t= ℃。(3)若要检验小科猜想,应将体温计放入哪个温度范围内的水中实验最合适_ 。A.35℃~37.8℃ B.37.8℃~42℃ C.42℃~ 100℃【答案】(1)只升不降 (2)37.8 (3)B【解析】(1)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时,水银的体积缩小,但是水银无法通过这个弯曲处流回液泡,因此测量时示数只升不降。(2)根据题意可知,右侧水银柱将空白部分补齐后还剩余0.8℃的刻度长度,而空白部分对应的刻度长度为37℃,那么t=37℃+0.8℃=37.8℃。(3)根据图片和前面的分析可知,这支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7.8℃~42℃,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温度无法测量,因此水的温度范围应该为37.8℃~42℃,故选B。考点三、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室是进 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 一般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 (实验准备室)和供学生做实验用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实验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 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和布置等也会有很 大的不同。2.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原则(1)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地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 (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和安全要求。(2)仪器的存放:仪器被存放在实验仪器柜内,并按 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 材需要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3)试剂的存放:试剂要做到分开存放、取用方便、注 意安全、保证质量。3.常见的实验器材和用途实验器材及名称 用途 实验器材及名称 用途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烧杯:用于盛放药品、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将物体放大 分子模型:直观地展示分子的结构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 电压表:测量电压大小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微小物体 秒表:测量时间试管:可直接加热,用于少量试剂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滴管:取少量液体 试管架:摆放试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用于少量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试管夹:夹持试管玻璃棒:①搅拌;②过滤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固体,液体 铁架台:固定和夹持各种仪器量筒,量杯:度量液体体积 酒精灯;实验室的热源,常用于加热物体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容器常见的实验器材和用途(1)石棉网是一种使被加热器皿均匀受热的仪器。火焰长时间集中在容器的某个地方,最终会使容器炸裂。用了石棉网,火焰的热量会分散到容器的其他部分,长时间加热容器也不会炸裂。(2)烧瓶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等,不可直接加热,用于反应物较多的反应容器,在加热时间较长时使用。实验室的器材通常根据用途分类摆放。a.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b.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c.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d.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胶头滴管。e.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f.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坩埚钳。g.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烧杯常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或用于物质的溶解、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等;烧杯上通常有刻度,但不精确,不能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药匙用于取少量固体药品。4 . 科 学 实 验 室 的 安 全 守 则(1)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 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 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科学实验室规则① 进实验室:脚步要轻,说话低声。② 实验前:预习内容,了解目的,明确步骤。③实验时:检查用品,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节约药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注意安全,保持整洁。④ 实验后:回收废物,洗净仪器,摆好用品,注意环保; 根据原始记录,写好实验报告。⑤出实验室:摆好凳子,检查水电是否关闭。(3)实验室内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当心火灾 当心腐蚀 当心中毒 当心爆炸当心高温表面 当心电离辐射 当心触电 当心激光(4)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 试剂灼伤、割伤等,应立即报告教师,并保持镇定,也可采 用下列方法进行处理。① 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②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③ 酒精灯失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酒精灯倾斜易使酒精流出引起失火。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 生 处 理 。⑤ 发生严重火灾:立即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拓 展(1)泡沫灭火器:装有硫酸铝 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喷出二氧化 碳和泡沫,适用于油类灭火。(2)二氧化碳灭火器:装有液 态二氧化碳,适用于扑灭电气设 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的化学物 品的失火。(3)干粉灭火器:装有干粉灭 火剂,适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性气 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和遇水易 燃的物品的初期火灾。典例1:(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往试管加入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答案】D【解析】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A错误;B、取用固体药品时可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直起来,操作错误.C、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操作错误.D、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1/3,操作正确.故选D.变式1:(2024七上·拱墅期末)下列关于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各种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解答此题。【解答】A、不能直接用手接触药品,A错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1/3,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要用外焰加热,B错误;C、检验装置气密性方法正确,C正确;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D错误;故答案为:C变式2:(2024七上·衢州期末)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仪器进行相关操作,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回答:(1)仪器a的作用是 ;(2)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答案】(1)取用粉末状药品(2)e【解析】(1)(2)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仪器a为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药品;(2) 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仪器是试管,故选e。变式3:(2024七上·诸暨期末)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工具。(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2 ③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④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2)下图是用四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有 ,其中木块长度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值为 厘米A. B. C. D.(3)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答案】(1)A;F;E;H(2)AC;2.20(3)【解析】(1)图中实验仪器分别是A胶头滴管,可用于滴加少量液体;B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C烧杯,可用于较多液体的反应及配置溶液;D水槽,可用于清洗仪器;E酒精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F是药匙,用于取用固体粉末药品;G是量筒,可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H是试管,可以用于少量溶液的反应,可以直接加热。(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放正确——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垂直;③读正确——测量值=准确值+1位估计值;④记正确——测量值+单位。【解答】(1)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A胶头滴管;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F药匙;③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E酒精灯;④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H试管。(2)第一空——B、刻度线未紧贴被测物体,操作错误;D、刻度线未紧贴被测物体且0刻度线未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操作错误,故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C。第2空——A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更小,测量精度更高,其读数是2.20cm,故答案为:2.20。(3)从图中可知,图示数据均为负数,所以温度计的读数是-28℃。1.(2023七上·越城月考)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A. B. C. D.【答案】D【解析】考查常见危险标志的识别。【解答】浓硫酸具有的特点是强腐蚀性。故选:D2.(2024七上·诸暨期末)科学上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可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就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仪器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A.温度计 B.刻度尺 C.量筒 D.以上三个都是【答案】A【解析】长度和体积可直接用刻度尺和量筒直接测量,无需进行转换或放大;但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无法直接测量,需要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体现,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来反映温度的变化,符合题意。【解答】根据分析可知,温度计的制作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3七上·柯桥)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0cmB.洗澡时的水温度接近70℃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m3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min【答案】D【解析】根据对长度、温度、体积和时间的认识判断。【解答】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cm,故A错误;B.洗澡时的水温度接近45℃,故B错误;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3,故C错误;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min,故D正确。故选D。4.(2024七上·衢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它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 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 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答案】B【解析】在受热膨胀时,双金属片都会受热膨胀,但它们受热的程度是不同的,膨胀大的要向膨胀小的那一侧弯曲。【解答】当温度升高时铜的热膨胀程度比铁的大,铜片在下,铁片在上,铁片牵拉铜片向上弯曲,故A,C错误,B正确;当温度降低时,又恢复原状,所以向下弯曲,故D错误。故选B。5.(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答案】D【解析】体温计的水银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因此它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如果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病人的体温可能低于等于原来的示数;如果体温计的示数升高了,那么这个示数就是病人的真实体温,据此分析即可。【解答】原来体温计的示数是37.5℃,第一次测得的示数为37.5℃,那么第一次的结果可能正确;第二次结果为38.5℃,高于37.5℃,那么第二次的结果肯定正确;第三次的示数与第二次相同,那么第三次的结果可能正确。故选D。6.(2023七上·诸暨月考)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8毫升水;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食盐水;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答案】D【解析】长度测量结果要有一位估读值;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所选量筒量程要略大于被测液体体积。【解答】①对于183.6毫米,“3”对应的单位是毫米,“6”是估读值。符合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要求,此数据合理;②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所以10毫升试管中加热水的体积在3毫升左右,此数据不合理;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量筒量程太大,测量误差较大,此数据不合理;④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 ,所以测得某液体的温度可能为25.6 ℃ ,但不可能为25.62 ℃ ,此数据不合理;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量筒形状合适,此数据合理。所以记录数据合理的是①⑤。故答案为:D。7. 用同一支体温计(正常)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的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答案】A【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水银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即水银柱不能降低只能升高,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测甲的体温时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体温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他们的体温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 39.5℃。故选A。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 B.39℃,40℃ C.38℃,40℃ D.39 ℃,39 ℃【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的细小弯曲,因此水银柱不会自己下降,只能升高,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为38℃的病人的体温时,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中,因此,示数仍为39℃;再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的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选 B。9.(2024七上·西湖期末)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B.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答案】B【解析】知道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气温上升时,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液柱下降,并且气温越高,液柱越低。【解答】当气温上升时,烧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使细管中液柱下降,因此B点的刻度值应该大于A点的刻度值,故A、D错误,B正确;当气温下降时,烧瓶内空气收缩,使细管中液柱上升,故C错误。故答案为:B。10.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答案】D【解析】合格的温度计测量结果肯定是准确的,根据V=Sh分析液柱升高大小与水银柱的粗细的关系即可。【解答】同一杯热水的温度是唯一的,那么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细管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 D。11.(2020七上·温岭期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1中的温度为________ ℃。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图2中________(填字母)的方向观察。【答案】热胀冷缩;-15;A【解析】(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那么示数为-15℃;(3)当沿图2中A的方向观察时,温度计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可以看到水银柱放大的像,看起来非常清晰。12.(2023七上·越城月考)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答案】C【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实际测量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解答】A.将温度计离开被测量的水,拿出来进行读数,测得的数据不准确,故A错误;B.瓶中灌满水后取出,瓶中水的温度就不再等于冰面下水的温度,测得的结果不可靠,故B错误;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既遵循了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又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故C正确;D.温度计的长度太小,根本无法用手拿着放入冰面以下的水中,更不能取出温度计进行读数,故D错误。 故选C。13.(2023·杭州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到的砝码已经生锈 偏大A.A B.B C.C D.D【答案】B【解析】测量一些微小长度时可能使用累积法,比如测量一根头发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解答】A.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太紧尺子未正常伸长,导致距离读数偏小,A错误;B.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使测得的总长度偏大,再除以头发的匝数得到的头发直径就偏大,B正确;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测量结果偏小,C错误;D.用生锈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真实质量,而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砝码标注质量,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小,D错误。故答案为:B。14.(2024七上·金华月考)小丽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然后她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B点10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25℃【答案】A【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求出1cm表示的温度是多少,然后求出液柱所处位置距B点10cm时的温度。【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液柱的长度为A,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是100℃,液柱的长度为B,AB间的距离是40cm,则1cm液柱表示的温度;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B点10cm,则液柱距离A点30cm,则水的温度为30cm×2.5℃/cm=75℃,故A正确。故选:A。15. 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 ℃。当冰熔化后,水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升高 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 9℃。 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变为( )A.92℃ B.94 ℃ C.96 ℃ D.98 ℃【答案】B【解析】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读数准确的温度计100格代表100摄氏度,根据“现在让水温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所以一个格就表示℃,计算出温度的变化从0℃到100℃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几个格,再根据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从而计算出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解答】水温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一个格就表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则对应实际温度.0~100℃,该温度计共有个刻度;由于用不准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因此用此温度计去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90℃+4℃=94℃。故选B。16.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 A,然后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个记号 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 40cm,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上端所处位置距A 点24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A.20℃ B.30℃ C.40℃ D.60℃【答案】D【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二者之间的长度计算出1cm表示的温度,再据此推算24cm对应的温度即可。【解答】温度计上 1 cm长液柱所代表的温度是 ;则这杯水的温度是24cm×2.5℃ /cm=60℃。故选D。17.(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可用来被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 。【答案】试管;试管和烧杯;量筒和滴管【解析】A是试管,B是烧杯,C是酒精灯,D是燃烧匙,E是胶头滴管,F是细口瓶,G量筒,H是广口瓶。【解答】可用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试管和烧杯,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18.(2024七上·南浔期末)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A.试管夹 B.锥形管 C.燃烧匙D.广口瓶 E.试管刷 F.石棉网(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 。【答案】(1)A (2)D【解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解答】(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试管夹A;(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广口瓶D;19.(2023七上·诸暨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1)用来加热的仪器是 。(2)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3)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是 。(4)用于搅拌、引流的仪器是 。【答案】(1)酒精灯(2)量筒;胶头滴管(3)试管(4)玻璃管【解析】用于夹持试管的工具是试管夹;酒精灯用作热源,给物质加热;量取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仪器是试管或锥形瓶.【解答】(1)酒精灯用作热源,给物质加热,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2)量取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3)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4)用于搅拌、引流的仪器是玻璃棒。20.(2023七上·越城月考)用恰当的仪器名称填空。(1)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 ,取用少量液体的是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3)经常用来配制溶液和作为较多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在操作时, 经常会用 来进行搅拌。【答案】(1)药匙;胶头滴管(2)试管(3)烧杯;玻璃棒【解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药匙;取用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3)经常用来配制溶液和作为较多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烧杯,在操作时,经常会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21.(2023七上·柯桥)掌握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更好开展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选填字母)。(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体等的仪器是 。(2)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是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4)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 。【答案】(1)E(2)F(3)H(4)A【解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解答】(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体等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E;(2)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故选F;(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选H;(4)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试管,故选A。22.(2023·杭州月考)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人”在说谎B.“火人”在说谎C.“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D.“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 开尔文(K)。【答案】(1)A (2)90【解析】(1)根据题目描述,确定温度是否有上限和下限即可;(2)将摄氏温度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宇宙中温度没有上限,但是有下限,即最低为-273℃,不可能达到-1000℃,即“冰人”在撒谎,故选A。(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代入公式 T=t+273 得到:T=-183+273=90K。23. 一支水银温度计连同玻璃泡总长10cm,最大刻度A 处离顶部 2cm。将此温度计放入35 ℃的温水中,液面升到 B处,B处离顶部6.2cm,如图所示。 再将此温度计放入 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cm处。 此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是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距顶部 cm。【答案】42;5【解析】(1)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两组温度和到温度计顶部的距离计算出1cm代表的温度,然后计算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据此计算出相差的温度,并与A处温度相加得到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时,计算出比35℃高出的温度,据此计算与B处相差的距离,最后用B点对应的距离减去相差的距离即可。【解答】(1)B处代表35℃,B处离顶部6.2cm,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cm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而A、B两处的间距为6.2cm-2cm=4.2cm,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刻度处距离顶端的距离:。24. 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间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 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 25 ℃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答案】67;-3【解析】根据“ 房间内暖气片和房间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 ”列出比例式,然后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设外界、房内、暖气片温度分别为T1、T2、T3,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为k。则。则,。解得:T3=67℃,k=1.5;所以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67℃;;解得:T1=-3℃。所以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3℃。25. 有一支温度计,所标量程是-10~110℃,刻度是均匀的,但严重不准确。 校验时发现:在标准大气压下,当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将其插入 100℃的沸水中时,示数是86℃。 若用它测得室温为 20℃,那么实际温度应为 ;该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 。【答案】17.5℃;-20~130℃【解析】①物理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中,将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③温度计的实际量程就是温度计原来所标量程(-10℃~110℃)对应的实际温度值。【解答】由题意知,该温度计上对应实际温度0~100℃共有:86格-6 格=80 格,所以每个格表示的温度是测得室温为20℃时,与实际温度0℃之间有: 20 格-6格=14格,所以实际室温为1.25℃/格×14格=17.5℃ 。温度计原来所标量程是-10~110℃;则在-10℃刻度处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格+6格)×1.25℃/格=-20℃,在110℃刻度处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10格-6 格)×1.25 ℃/格=130℃,即该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20~130℃。26. 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清晰可见。(1)伽利略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利用 。(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细管上的最大刻度值应在管的 (填“上端”或“下端”)。(3)这种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缺点是 。【答案】(1)空气的热胀冷缩(2)降低;下端(3)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伽利略温度的工作过程,从而确定它的工作原理;(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根据烧瓶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确定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进而找到液面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即可;(3)当温度不变时,如果外界气压发生改变,那么液柱的高度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对温度测量产生影响。【解答】(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液面降低;反之,温度降低时,球形瓶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液面就会上升。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液面降低,并且外界温度越高,红色液柱越靠下,因此最大刻度值应该在管的下端。(3)该温度计下端是与大气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仅受到球形瓶中空气温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大气压强的影响。 因此这种温度计的缺点是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所以误差比较大。27.(2023七上·长兴期末)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20格均匀的刻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15格处;将它放到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65格处。(1)温度计内液体上升,是利用了液体 的性质。(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 ℃;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3)下表是部分物质标准大气压 下的熔点和沸点,据此分析可推测该温度计玻璃泡内装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 煤油 水银 酒精 乙醚熔点/℃ -30 -39 -117 -114沸点/℃ 150 357 78 35【答案】(1)热胀冷缩(2)2;-30℃-210℃(3)水银【解析】(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2)温度计分度值等于最小的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分别计算出温度计上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即可。(3)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在哪种液体的熔点和沸点之间,就是哪种液体。【解答】(1)温度计内液体上升,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则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则测量的最低温度为:0℃-2℃×15=-30℃;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00℃+2℃×(120-65)=210℃。则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30℃~210℃。(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温度计测温范围在水银的熔点和沸点之间,应玻璃泡内装的是水银。28.(2024七上·衢州期末)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原因可能是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是 ;(4)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科把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将液柱到达的位置分别标为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答案】(1)瓶塞气密性不好(2)左(3)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4)27.5【解析】(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说明该自制温度计的灵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积太小或弯管过粗等。(2)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先求出刻度尺上每小格代表的温度,再根据液柱表面距离A位置的格数得到液柱表面比A位置温度高出多少,最后根据A位置温度得到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解答】(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原因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液柱向左移动。(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增大瓶子的容积或减小弯管的直径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4)A位置对应为水的沸点100℃,B位置对应水的凝固点0℃,由图乙知,A和B之间有40小格,则每格代表的温度为,现在液柱表面距离A有11格,则此时温度比0℃高出11×2.5℃=27.5℃,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27.5℃+0℃=27.5℃。29.(2024七上·仙居期末)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者“下降”)(2)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 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答案】(1)下降(2)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容积的玻璃瓶(3)铜片【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气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可;(2)根据V=Sh可知,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液体体积的变化量越大,液柱越细,则液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则测量越准确;(3)双金属片总是向长度小的一侧弯曲。【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泡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压强增大,于是玻璃管中的水柱液面将下降。(2)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我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更大容积的玻璃瓶。(3)根据图片可知,左侧为铜片,右侧为铁片。当温度升高时, 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即双金属片向右弯曲,即左侧铜的膨胀程度大于铁片。30.(2024七上·宁波期末)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是科学中必要的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小科同学分别用A、B两种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 刻度尺(填“A”或“B”)的测量结果更精确;B刻度尺的测量结果为 cm。(2)如图乙,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图A中,小科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小科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C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3)如图丙是小科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四个液体温度计(瓶子、细管材质、瓶内液体均相同)。同一个液体温度计的液柱移动到a、b两处时,所对应温度值的大小关系是:a处 b处(填“<”、“=”或“>”)。将四个温度计分别放到四杯热水中,测量前细管内液面均在a水平面,测量后细管内液面均在b水平面,则烧杯内水温最高的是 。【答案】(1)B;2.80(2)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3)<;B【解析】(1)①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越小,刻度尺越精确,根据图片计算出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比较大小即;②根据图片确定物体边缘所对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2)①在开始测量质量后,只能通过调节砝码和游码的质量,让天平实现平衡;②根据天平的实验方法解答;(3)根据热胀冷缩比较温度高低,根据管子粗细比较膨胀体积的大小,分析温度的变化。【解答】(1)①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1cm只有1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cm;B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所以B刻度尺的分度值更小,测量更精确些;②因为物体左侧与3.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5.800cm,所以物体长度为5.80cm-3.00cm= 2.80cm;(2)①天平测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图中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②由图B可知,天平的左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后,由图C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大,此时应该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①同一个液体温度计的液柱移动到a、b两处时,b处的体积较大,液体膨胀较多,说明温度较高,即a处②将四个温度计分别放到四杯热水中,测量前细管内液面均在a水平面,测量后细管内液面均在b水平面,由于 B的管子最粗,升高相同高度,膨胀的体积最大,因而温度最高,则烧杯内水温最高的是B。31.(2024七上·宁波期末)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你判断保温杯保温性能好坏的方法是____。A.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好B.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C.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差D.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2) (填“甲”或“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3)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下降的规律是: 。(4)图中甲杯每隔1小时记录的数据依次为50℃、36℃、※、20℃,其中第3个小时的数据模糊不清,请你判断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____。A.21℃ B.22℃ C.24℃ D.30℃【答案】(1)B(2)乙(3)水温下降先快后慢(4)C【解析】(1)相同时间内温度降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降低相同的温度时需要的时间越长的保温性能好;(2)根据图像比较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快慢即可;(3)根据图像得出结论。(4)根据水温的变化规律分析推导即可。【解答】(1)AB.比较在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少的保温性能好,故A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CD.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好,时间用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差,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水1小时内,乙保温杯的水温下降较慢,甲保温杯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3)根据上图甲图像可知,0~1小时,降低的温度约为100℃-50℃=50℃; 1~2小时,降低的温度约为50℃-36℃=14℃; 3~4小时,降低的温度约为25℃-22℃=3℃, 那么得出:水温下降的过程遵循先快后慢规律。(4)设第3个小时对应的温度为t,因水温下降的过程遵循先快后慢,由题意可得50℃-36℃>36℃-t,36℃-t>t-2 0℃,解得:22℃32.(2024七上·诸暨期末)在学习了温度的有关知识后,小明在课外搜集了有关温度计的一些材料并自制了温度计:(1)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设计一种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的气体温度计(图甲),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玻璃管中液柱会 。(2)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图乙)。其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着适量带颜色酒精。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温度时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表)已知酒精温度计测量的最大温度为,则螺旋状玻璃管长度至少为 厘米。气温() 12 16 20 24 28 32液柱长度() 12 14 16 18 20 22(3)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后,小明自制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热水中,液面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请说明理由 。【答案】(1)升高(2)45(3)酒精,在同等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更明显,测量结果更精确【解析】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解答】(1)环境温度下降时,玻璃泡内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所以液柱会上升。(2)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温度每升高4℃,液柱增加2cm,当温度为78℃时,在32℃基础上升高46℃,则液柱长度增加23cm,故液柱长度为23cm+22cm=45cm。(3)分析丙图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酒精上升的高度更大,说明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更明显,测量结果更精确。33.(2023七上·越城月考)温度计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结合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3)小郑自制了一个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由圆底烧瓶、带孔的橡胶塞、弯曲玻璃管组成。气密性查好后,在弯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体再次组装好,如图丙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 。(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答案】(1)BADCFE(2)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3)-2℃(4)玻璃管更细一点(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解析】(1)(2)使用温度计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4)为了提高气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把温度计的弯管做得更细一些;液体膨胀体积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弯管越细,那么液柱移动长度变化就越大,温度计灵敏度就增大了,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解答】(1)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步骤: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E.取出温度计。(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3)气温越高,液柱会向左移动较长距离,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即为0℃,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2℃;(4)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够精确,因此建议换用更细的弯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34.(2024七上·宁波期末)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此时水银柱长5cm;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此时水银柱长为25cm。(1)如果实际气温为50℃,水银柱长为 cm。(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 ℃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15(2)25【解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水银柱的长度为L,则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解答】(1)当实际温度为50℃时,根据得到:;解得:L=15cm。(2)当外界温度和实际温度相同时,根据得到:;解得:t=25℃。35.(2023七上·柯桥)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半成品温度计,于是他决定根据学过的温度计刻度标定方法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1)他先把温度计放到 ,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A点。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到沸水中,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2)于是小科决定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3)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B点5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1)冰水混合物(2)2℃(3)75℃【解析】(1)根据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解答;(2)温度计的最小刻度=AB的温度差÷中间小格数;(3)刻度值的变好量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据此推算即可。【解答】(1) 他先把温度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A点。 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标记温度为100℃,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2)AB标定的温度差为100℃,中间有50个可u地址,则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00℃÷20=2℃;(3)因为100℃÷20厘米=5℃/厘米,所以液柱据B点5厘米处时,水的温度为:100℃-5℃/厘米×5厘米=75℃.36.(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叶与小乔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 21 20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 20 20(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初始温度为 ℃(2)按照计划操作,小叶与小乔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小叶与小曹是采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水温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____。A.46℃ B.43℃ C.39℃ D.35℃【答案】(1)80(2)20;泡沫塑料(3)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所用的时间(4)D【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找到起始时间的温度,就是初始温度;(2)瓶中水要和外界发生热传递,直到最后和室内的温度相同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0到40min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的变化量;保温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看包在泡沫塑料和棉絮中哪个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慢,示数变化慢的保温性能好;(3)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效果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温度的变化多少,二是让两瓶水变化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找规律,可以看出水的温度越低降温越慢,根据这个规律找答案。【解答】(1)由表一数据可知,物体在0min时的温度是起始温度为80℃;(2)由表一数据可知,从180min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与环境达到热平衡,故室温为20℃;由表一中实验数据可知,计时开始到40min时,泡沫塑料包的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了80℃-41℃=39℃;棉絮包的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了80℃-28℃=52℃,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的少,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3)除了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水温下降了多少,还可以让两瓶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棉絮组的水温,在时间为20min和40min时的温度分别为43℃和28℃,在20min内共降低15℃,如果温度降低是均匀的话,在中间30min时,温度应降低7.5℃,根据“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可得出降低的温度应大于7.5℃一点,所以可降低到35.5℃再低一点,即D可能。故答案为:(1)80;(2)20;泡沫塑料;(3)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4)D。37.(2023七上·龙港期末)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海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沸点。(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 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 A 和 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 98 ℃、95 ℃、103 ℃,有同学 猜 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3)小海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 2mm 的玻 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 稳定时记 下两个标记。小海在把 A、B 两点间分成 100 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大,需替换所用玻璃管,替换后的玻璃管的特点是 。(4)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 后发现,当乙的 示数为 20℃时,甲的示数为 15℃;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的 示数为 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 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5℃(2)将三支温度计插入同一杯沸腾的水中,比较三支温度计的示数;若三支温度计读数不同则说明温度计有偏差(3)内径更细(横截面积更小)(4)存在,温度为35℃【解析】(1)在温度计上,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温度为t,液柱长度为L,则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2)同一物体的温度肯定为同一数值,将温度计都测量这个量,观察是否相同即可;(3)根据V=SL可知,当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的增大量相同,那么玻璃管的横截面积越小,则液柱升高的高度越大,精确度越高。(4)在温度计上,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液面对准7cm,在沸水中液面对准3cm,则液面对准6cm时,根据得到:;解得:t=25℃。(2)验证方法为:将三支温度计插入同一杯沸腾的水中,比较三支温度计的示数;若三支温度计读数不同则说明温度计有偏差。(3)小海在把 A、B 两点间分成 100 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 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大,需替换所用玻璃管,替换后的玻璃管的特点是内径更细(横截面积更小)。(4)在温度计上,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那么得到:;解得:t=35℃。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节 科学测量2-温度与常用仪器考点一、温度的测量(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二)温度计(1)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水银温度计为例,当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上升,受冷时,水银柱会下降,观察液柱的长短变化就可以知道温度的高低。这里采用转换的科学思想,温度的变化通过液柱长度的变化来体现。(2)构造: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装有适量的水银或酒精,外壳上刻有刻度。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内径越细,温度变化越明显。(三)温度的单位:摄氏度( ℃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不能分开读,例如2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20度”,而应读作“20摄氏度”;单位符号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者放错位置。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四)温度计的刻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部大气压不变,在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的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指最高待测物体的温度超出这一范围,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并判断是否适合测待测物体的温度。②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一般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摄氏度,所以准确度不高,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摄氏度,准确度较高。使用温度计前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准确读数。(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的正确方法:选对、放对、读对、记对。玻璃泡碰到杯壁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 玻璃泡碰到杯底典例1:某同学利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红墨水制作了简易温度计甲、乙,如图所示。(1)甲、乙两支简易温度计均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2)为了给甲温度计标上刻度,该同学将装满红墨水的试管先后浸入到标准状况下的沸水、冰水中,待玻璃管内的液面稳定后,液面处分别标示 100℃和___________℃。(3)将乙温度计的试管放入一杯清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则清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温。(4)如果要提高两温度计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变式1:小舟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其中冰的温度是 。其中水的温度是 ℃。变式2:(2023七上·临海期末)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海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 (填“大于”或”小于”)15℃。(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 。变式3:(2023七上·绍兴期末)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1)当乙的示数为5℃时,甲的示数为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甲与乙的示数可以相等,此示数为 。考点二、体温计①有较大的玻璃泡,温度的微小变就能使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最小刻度为0.1摄氏度,测量范围为35摄氏度--42摄氏度)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断开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内的水银柱不能自动落回到35摄氏度以下,测量前要用手捏紧体温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内的水银柱回落到35摄氏度以下)典例1:(2023七上·宁海期末)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 (填“准确”或“不准确”)。变式1:(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俊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在给甲同学测量前他看了读数为 37℃ ,直接给 甲同学测量结束后是 37℃ ,甩了之后给乙同学测量温度为 37℃ ,然后直接给丙同学测量的 温度为 37.5℃ ,测量的体温准确的是 ( )A.甲 乙 丙 B.甲 丙 C.甲 乙 D.乙 丙变式2:(2022七上·余杭月考)水银体温计在医疗领域和普通家庭被广泛使用,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1)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来指示温度。(2)1865年,英国人阿尔伯特发明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水银体温计,特点是储存水银的细管里有一狭道,实现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如图体温计中的哪个结构与狭道的作用相同 (填序号)。图中体温计读数为 ℃。(3)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用电子体温计等替代水银体温计的理由可能是 (可多选)。A.水银中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B.水银体温计价格便宜C.水银体温计测量比较准确 D.电子体温计使用更便捷变式3:(2023七上·余姚期末)小科在甩体温计时甩错了方向,将水银柱甩到了右边,如图所示。好奇的小科想,此时将体温计放入温度为多高的水中,左侧水银柱会伸长,为此小科进行了相关实验。(1)由于体温计构造特殊,测量时示数 。(选填“只升不降”或“能升能降”)。(2)小科猜想,若将右侧水银柱向左移至与左侧水银柱相连,此时示数为t,则当温度高于t时,左侧水银柱就会伸长。于是小科通过测量,发现右侧水银柱比中间空白处长0.8℃的刻度长度。则t= ℃。(3)若要检验小科猜想,应将体温计放入哪个温度范围内的水中实验最合适_ 。A.35℃~37.8℃ B.37.8℃~42℃ C.42℃~ 100℃考点三、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科学研究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室是进 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 一般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 (实验准备室)和供学生做实验用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实验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 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和布置等也会有很 大的不同。2.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原则(1)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地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 (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和安全要求。(2)仪器的存放:仪器被存放在实验仪器柜内,并按 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 材需要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3)试剂的存放:试剂要做到分开存放、取用方便、注 意安全、保证质量。3.常见的实验器材和用途常见的实验器材和用途(1)石棉网是一种使被加热器皿均匀受热的仪器。火焰长时间集中在容器的某个地方,最终会使容器炸裂。用了石棉网,火焰的热量会分散到容器的其他部分,长时间加热容器也不会炸裂。(2)烧瓶分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等,不可直接加热,用于反应物较多的反应容器,在加热时间较长时使用。实验室的器材通常根据用途分类摆放。a.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b.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c.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d.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胶头滴管。e.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f.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坩埚钳。g.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烧杯常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或用于物质的溶解、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等;烧杯上通常有刻度,但不精确,不能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药匙用于取少量固体药品。4 . 科 学 实 验 室 的 安 全 守 则(1)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 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 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科学实验室规则① 进实验室:脚步要轻,说话低声。② 实验前:预习内容,了解目的,明确步骤。③实验时:检查用品,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节约药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注意安全,保持整洁。④ 实验后:回收废物,洗净仪器,摆好用品,注意环保; 根据原始记录,写好实验报告。⑤出实验室:摆好凳子,检查水电是否关闭。(3)实验室内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当心火灾 当心腐蚀 当心中毒 当心爆炸当心高温表面 当心电离辐射 当心触电 当心激光(4)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事故,如皮肤烫伤、被化学 试剂灼伤、割伤等,应立即报告教师,并保持镇定,也可采 用下列方法进行处理。① 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②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③ 酒精灯失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酒精灯倾斜易使酒精流出引起失火。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 生 处 理 。⑤ 发生严重火灾:立即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拓 展(1)泡沫灭火器:装有硫酸铝 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喷出二氧化 碳和泡沫,适用于油类灭火。(2)二氧化碳灭火器:装有液 态二氧化碳,适用于扑灭电气设 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的化学物 品的失火。(3)干粉灭火器:装有干粉灭 火剂,适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性气 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和遇水易 燃的物品的初期火灾。典例1:(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往试管加入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变式1:(2024七上·拱墅期末)下列关于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变式2:(2024七上·衢州期末)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仪器进行相关操作,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请回答:(1)仪器a的作用是 ;(2)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变式3:(2024七上·诸暨期末)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工具。(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2 ③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④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2)下图是用四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有 ,其中木块长度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值为 厘米A. B. C. D.(3)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1.(2023七上·越城月考)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A. B. C. D.2.(2024七上·诸暨期末)科学上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可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就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仪器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A.温度计 B.刻度尺 C.量筒 D.以上三个都是3.(2023七上·柯桥)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0cmB.洗澡时的水温度接近70℃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m3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min4.(2024七上·衢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它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 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 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6.(2023七上·诸暨月考)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8毫升水;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食盐水;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7. 用同一支体温计(正常)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的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 B.39℃,40℃ C.38℃,40℃ D.39 ℃,39 ℃9.(2024七上·西湖期末)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B.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10.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11.(2020七上·温岭期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1中的温度为________ ℃。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图2中________(填字母)的方向观察。12.(2023七上·越城月考)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13.(2023·杭州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到的砝码已经生锈 偏大A.A B.B C.C D.D14.(2024七上·金华月考)小丽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然后她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B点10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25℃15. 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 ℃。当冰熔化后,水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升高 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 9℃。 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变为( )A.92℃ B.94 ℃ C.96 ℃ D.98 ℃16.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 A,然后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个记号 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 40cm,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上端所处位置距A 点24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A.20℃ B.30℃ C.40℃ D.60℃17.(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可用来被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可用作液体反应的仪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用到 。18.(2024七上·南浔期末)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A.试管夹 B.锥形管 C.燃烧匙D.广口瓶 E.试管刷 F.石棉网(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 。19.(2023七上·诸暨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1)用来加热的仪器是 。(2)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3)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是 。(4)用于搅拌、引流的仪器是 。20.(2023七上·越城月考)用恰当的仪器名称填空。(1)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 ,取用少量液体的是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3)经常用来配制溶液和作为较多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在操作时, 经常会用 来进行搅拌。21.(2023七上·柯桥)掌握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更好开展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选填字母)。(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体等的仪器是 。(2)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是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4)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 。22.(2023·杭州月考)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人”在说谎B.“火人”在说谎C.“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D.“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 开尔文(K)。23. 一支水银温度计连同玻璃泡总长10cm,最大刻度A 处离顶部 2cm。将此温度计放入35 ℃的温水中,液面升到 B处,B处离顶部6.2cm,如图所示。 再将此温度计放入 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cm处。 此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是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距顶部 cm。24. 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间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 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 25 ℃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25. 有一支温度计,所标量程是-10~110℃,刻度是均匀的,但严重不准确。 校验时发现:在标准大气压下,当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而将其插入 100℃的沸水中时,示数是86℃。 若用它测得室温为 20℃,那么实际温度应为 ;该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 。26. 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清晰可见。(1)伽利略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利用 。(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细管上的最大刻度值应在管的 (填“上端”或“下端”)。(3)这种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缺点是 。27.(2023七上·长兴期末)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20格均匀的刻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15格处;将它放到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65格处。(1)温度计内液体上升,是利用了液体 的性质。(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 ℃;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 ?(3)下表是部分物质标准大气压 下的熔点和沸点,据此分析可推测该温度计玻璃泡内装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 煤油 水银 酒精 乙醚熔点/℃ -30 -39 -117 -114沸点/℃ 150 357 78 3528.(2024七上·衢州期末)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温度计。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长度忽略不计)。(1)将双手搓热捂住瓶子,发现液柱不动,原因可能是 ;(2)将此装置改进后放在室内,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液柱移动不明显,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是 ;(4)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科把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将液柱到达的位置分别标为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29.(2024七上·仙居期末)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者“下降”)(2)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 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30.(2024七上·宁波期末)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是科学中必要的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小科同学分别用A、B两种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 刻度尺(填“A”或“B”)的测量结果更精确;B刻度尺的测量结果为 cm。(2)如图乙,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图A中,小科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小科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C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3)如图丙是小科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四个液体温度计(瓶子、细管材质、瓶内液体均相同)。同一个液体温度计的液柱移动到a、b两处时,所对应温度值的大小关系是:a处 b处(填“<”、“=”或“>”)。将四个温度计分别放到四杯热水中,测量前细管内液面均在a水平面,测量后细管内液面均在b水平面,则烧杯内水温最高的是 。31.(2024七上·宁波期末)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你判断保温杯保温性能好坏的方法是____。A.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好B.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C.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差D.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2) (填“甲”或“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3)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下降的规律是: 。(4)图中甲杯每隔1小时记录的数据依次为50℃、36℃、※、20℃,其中第3个小时的数据模糊不清,请你判断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____。A.21℃ B.22℃ C.24℃ D.30℃32.(2024七上·诸暨期末)在学习了温度的有关知识后,小明在课外搜集了有关温度计的一些材料并自制了温度计:(1)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设计一种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的气体温度计(图甲),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玻璃管中液柱会 。(2)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图乙)。其是一个螺旋状密封玻璃管,管内装着适量带颜色酒精。为了给玻璃管壁标上刻度,他测量了不同温度时螺旋状玻璃管内液柱的长度(如表)已知酒精温度计测量的最大温度为,则螺旋状玻璃管长度至少为 厘米。气温() 12 16 20 24 28 32液柱长度() 12 14 16 18 20 22(3)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后,小明自制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分别往瓶内注入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放入热水中,液面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你建议小明应选用哪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请说明理由 。33.(2023七上·越城月考)温度计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结合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温度,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3)小郑自制了一个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由圆底烧瓶、带孔的橡胶塞、弯曲玻璃管组成。气密性查好后,在弯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体再次组装好,如图丙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将烧瓶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个点,则B处的温度是 。(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 。34.(2024七上·宁波期末)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此时水银柱长5cm;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此时水银柱长为25cm。(1)如果实际气温为50℃,水银柱长为 cm。(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 ℃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35.(2023七上·柯桥)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半成品温度计,于是他决定根据学过的温度计刻度标定方法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1)他先把温度计放到 ,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A点。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到沸水中,液柱位置稳定后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2)于是小科决定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3)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B点5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36.(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叶与小乔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 21 20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 20 20(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初始温度为 ℃(2)按照计划操作,小叶与小乔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小叶与小曹是采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水温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____。A.46℃ B.43℃ C.39℃ D.35℃37.(2023七上·龙港期末)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海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沸点。(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 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 A 和 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 98 ℃、95 ℃、103 ℃,有同学 猜 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3)小海还完成如下实验:小瓶中装满带颜色的煤油,给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进一根内径为 2mm 的玻 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图所示。分别把瓶子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 稳定时记 下两个标记。小海在把 A、B 两点间分成 100 等份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线太密不容易标定温度值,若要把相邻刻度线的间距变大,需替换所用玻璃管,替换后的玻璃管的特点是 。(4)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 后发现,当乙的 示数为 20℃时,甲的示数为 15℃;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的 示数为 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 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第一章 第2节 科学测量2-温度与常用仪器 举一反三(原卷版).doc 七上第一章 第2节 科学测量2-温度与常用仪器 举一反三(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