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继光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黄继光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黄继光》
教学目标
1. 认识“役”“屡”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 2. 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圈画、批注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4.运用“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借助圈画、批注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运用“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黄继光》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引英雄 1. 师(出镜):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金华市武义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郑老师。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英雄,他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级英雄,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二、整体感知识英雄 1.师(出镜)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下面请同学阅读本课的学习提示,找一找我们要完成几项学习任务,用序号标记出来。 生1: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读一读,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第二,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清楚,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个任务展开学习。 师(出镜):课文围绕黄继光讲了他怎样的英雄事迹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和学习伙伴交流,读完以后想一想课文围绕黄继光就写了他怎样的英雄事迹。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围绕黄继光写了他怎样的英雄事迹? 检查反馈: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你会读了吗? 生2: 战役 屡次 摧毁 冰雹 晕倒 胸膛 师:本课还有一个多音字“晕”,表示昏迷的意思时读作晕(一声),可以组词晕倒、晕头转向,读作晕(四声)的时候,可以组词晕车,把他放回到句子当中你还会读吗? 生1: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4.师:字词大家都读准了,你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 生3:这篇课文先写了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夺取高低的任务,这是故事的起因;再写了黄继光请战,顽强战斗,用胸膛堵住枪口,壮烈牺牲,这是故事的经过和高潮;最后写了部队消灭了阵地的全部敌人,这是故事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品英雄 (一)感受战役的激烈 师: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非常完整。接下来让我们回到1952年10月的朝鲜战场。 生1: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师(出境):什么是阵地战,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师:阵地战,是敌我双方,依靠相对固定的阵地,通过周密组织的进攻与防守,进行的战斗。特点是阵地坚固、火力凶猛。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阵地站。 体会上甘岭战役的激烈。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师(出镜):联系故事起因,说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战争的激烈? 生1: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说明战斗的时间很长。 生2:在攻占597.9高地的战斗中,战场上大炮在轰鸣,敌人的火力点在凶猛得射击,枪弹比雨点还密。 师:上甘岭战役的火力密度非常高,在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将近一百九十万余炮弹,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粉末堆,据黄继光的战友回忆,当时通讯全部中断,一片火海,周围都是烟雾和火焰,战争非常激烈,此时必须拿下597,9高地的主峰,但谁去呢?在这危急的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二)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1.师(出镜):在这场战斗中,他表现出了怎样的英雄气概。就让我们进入战斗经过的学习,下面请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黄继光语言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句子,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简单批注到课文上。
交流(1)聚焦语言①生1:从从黄继光接受任务的片段中,我找到了2处语言描写,一处是“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愤怒的注视”“坚定”让我感受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决心。另一处是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喊”字表达出了黄继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喊出了必胜的信心。 ②师(追问):黄继光为什么要请求让自己摧毁火力点,联系上文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请求的? ③生2:597.9高地的主峰关系到上甘岭战役的成败,攻不下来,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也意味着会牺牲更多的战友,黄继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请求完成任务。 ④师(总结):说得可真好。夺取高低的时间是如此的紧迫,任务是如此的艰巨,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继光请求完成任务,可见他想要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宝贵品质。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 生3读:a.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b.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聚焦动作。师:黄继光不仅有豪言,还有壮举。你还被哪些词句打动了?(p8-9)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①生1:我读到了这段动作描写,“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此时黄继光的肩上腿上都已经受伤了,他就算爬也要爬过去完成任务。从“爬”字我感受到了黄继光的顽强,他积聚起所有的力量站起来,向敌人的火力点扔出手雷。 师(总结):是啊,黄继光的战友已经牺牲了他也负了伤,但是他仍然非常顽强,强忍剧痛也要完成任务,这是何等坚定的信念啊! ②聚焦两次站。 A.聚焦第一次站。 师:同学们,你们关注到了吗?“站”这个动作反复出现,第一次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站起来意味着什么? 生2;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负了伤;突然他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站起来意味着牺牲,但是他一点都不畏惧。 师:是呀,即使面临着失去生命的风险,黄继光仍然不畏惧。会读书的你一定关注到了这里多次出现了这个醒目的标点符号。连用三个“!”你读出了什么? 生1:课文当中连用三个感叹号,我读出了黄继光突然站起来时其他战友的震惊,他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不怕危险,不怕牺牲。他就像一个神一般的存在,给这场战斗带来了希望。 师(总结):黄继光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出了这般惊人的举动,下面请你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感受这位英雄的不怕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宝贵品质。 生2:读“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B.聚焦第二次站。 师:第二次,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是什么力量让他又站了起来? 生3: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他又站起来了——是黄继光对祖国的爱、是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让他英勇顽强地站起来。 师:是啊,黄继光在身负重伤、随时都会牺牲的情况下站起来坚持完成任务,这是多么伟大的英雄气概啊!会读书的你,一定会被这里黄继光的一些动作所打动。 生1:黄继光“站起来”“张开双臂”说明他想要抱住这杆枪同归于尽,他“猛扑”向火力点,我感受到了他的急切和愤怒,他“堵住”枪口说明他对牺牲生命毫不畏惧。 师:说的可真好,黄继光最终用自己的胸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位奋不顾身。全力以赴,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伟大英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2读: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3读:“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向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师(总结):战争胜利了,但黄继光却献出年仅21岁的年轻的生命,但是他用自己的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向我们证明所谓英雄是那些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四、拓展阅读敬英雄 1.师(出镜):黄继光是抗美援朝的特级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钱学森又是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的呢?请看阅读链接。请同学们默读《祖国,我回来了》,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品质? 生1:我找到了一处动作描写,“1950年,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打包公司打包”,从“辞”“买”“交”这接连的动词中我感受到了他想要回国的迫切之情和爱国之心。 生2:我找到了一处语言描写。“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从他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他想要建设祖国的坚定和决心; 师(总结):说得可真好,同学们你们用这个单元学习过的“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读懂了钱学森,钱学森坚持斗争了五年,最终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中感受到了钱学森的执着坚持和对祖国真挚、强烈的爱。 2.师:本节课,我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了黄继光和钱学森的高贵品质。古今以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都是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英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课后,大家可以找其他英雄人物故事读一读,把自己最喜欢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