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 评价五四运动、国民革命。2.时空观念:认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3.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及文字史料提出问题,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及中国共产党诞 生的过程、特点及影响。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促使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5.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的抗争、国民大革命蕴含了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 以及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史料实证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新课讲授: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PPT展示材料……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牛战事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随着外 国和本国企业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也逐渐形成了。五四运动前少,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 260万人 其实,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蒙国者一直病速以自由主义、民主、 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 来又迷茫,却又苦于探京的时刻,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地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 中国人带来新的析翼和选择。——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依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鼓舞1.五四运动 (1)背景①国际:日美加紧侵华,民族矛盾激化;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方向。 ②国内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社会矛盾;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过 程 时间 1919.5.4 -6.3 1919.6.3-6月底中心 北京 上海主力 学生 工人形式 罢课、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收回山东权利”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放人 免职 拒签性质 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尺阶级登上厉更 阶级的壮大为 !共产党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初步: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历史意义性质: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民族性),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意义: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 思考:五四运动的特点 a.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b.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c.新的精神面貌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d.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异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广泛革命孢晰:世界无产附级革命革命结果:成功,实现了民旋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1919>—新中国成立<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为例)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群众基础:缺乏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结果: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 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 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 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思考:为何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使人们真正认清了帝国主义情强凌弱的侵略本质,从根本上抛弃对帝国主义的灯想, 并积极投入反帝斗事。同时,社会主义的苏假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度除帝值时代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叔。两者对比,先进的中国分子感到:走值国人的路, 才是中国人唯一的出路。从而促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学习、研究、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 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作为无产阶级斗事的思想或器的马克思主 义,自然容易被工人阶级所接受。——杨宪福韩文霞马运祯著《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纲》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4)阶级: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5)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习近平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概况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 — → 嘉兴南湖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主要 内容 党纲: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 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标志 中国共产党诞生3.意义(1)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3)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4)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影口响向空前的政党白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毛泽东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③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萌命面具燥然一新新”在哪量 )4.中共二大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共二 大(1922年)社会 性 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 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 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 最 低 纲 领 : 打 倒 军 阀 , 推 翻 国 际 帝 国 主 义 的 压 迫 , 统 — 中 国 为 真 正 的 民 主 共 和 国 。 最 高 纲 领 : 渐 次 达 到 一 个 共 产 主 义 社 会 。革命 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红章”革始铭初心“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 —— 陈 独 秀因为革命对象:由资产阶级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新生的中共迈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国情相结合的第一步。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国共合作决议。③国民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唯一对我们南方政府表示援助的,是他国的苏维埃政府。——孙中山 共同目标:反帝反封建外部: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的帮助(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3)意义①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②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2.国民革命(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3)北伐战争1919271926国共合作192北5伐成立国民收府长江流域广州珠江流域7.15汪精卫分共武汉叶挺吴佩孚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由南向北张作霖孙传芳1924.1国民党上海)(4)结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宁汉合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钊 自束发受书 ,即矢志努人生应该如蜡烛力于 民族解放之事业 ,实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李大钊:《 狱 中 自述 》1927年4月22日遇难,年仅34岁。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诗只有站着死,—绝生。。,(陈独秀的长)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928年3月20日被杀,时年28岁。践其 所信 , 励行 其 所知,为 功为罪 ,所不 暇计。1927年4月28日遇难,时年38岁。1927年7月4日遇难,年仅29岁。)(5)失败原因①主观(根本):中共缺乏经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客观:中外联合,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拓展:右倾:保守主义,主要表现在保守妥协退让“左”倾:激进主义,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6)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①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 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②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只有团结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革命才能取得胜利。③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 有人民的一切。④中国革命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摺干净身上的血迹,疮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 了。 ——《毛泽东选集》 小结: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课堂练习:见幻灯片课堂小结:从五四运动到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到国共合作,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他 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重点掌握它们发生的意义,对于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还有爱国主义情感 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作业布置:见配套作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过程:北京——上海(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五 五四运动性质: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马 意义 为中共成立做了准备、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里程磷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提 ::革、广泛传描的传 传描方式:发表文章,成立研究会、翻译宣传 播 条件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外部因素、组织基础(共产党的一诞生国共合作和国民革)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内容:确定党的名称、奋斗目标、选举机构 意 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背景:中共意识到必要性、中共三大国共合作 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意义: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准备:国民政府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命生)国民革命 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课后反思】本课设置三个子目: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这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时间相继,内容比较大事件比较多,教师注意向学生介绍相关 基本史实要有所取舍,选择关键角度分析和评价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