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自古就有且无处不在。
B.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C.知识是可以积累和传承的。
D.数据经过解释后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单纯的数字是没有意义的。
2.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浏览器搜索到的是数据 B.数据只能存储在计算机中
C.只有虚假的数据,没有虚假的信息 D.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
3.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信息只能依附于一种载体 B.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C.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D.信息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不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B.信息技术的缩写为IT,它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C.在获取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信息需求,再确定信息来源,然后采集信息,最后保存信息
D.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用户信息
5.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自古就有,而信息是现代的产物
B.观看在线影视时,点播的视频是信息
C.数据的客观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D.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可以以十六进制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
6.下列有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B.牛顿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明知识是可以继承和传递的
C.“结绳记事”方法中那些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绳结是信息
D.当人们用 3.14 乘以半径的平方来计算圆的面积时,这就是知识
7.结合某电商平台,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台中的文字与图片都是信息
B.商家优惠活动有截止时间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C.某些“刷单”行为会误导消费者,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D.直播间左上角显示的“25198观看”属于数据的范畴
8.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绳结”是数据。
B.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因此,不会出现“虚假数据”。
C.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其价值不一定是相同的。
D.“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明当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建构的知识是有区别的。
9.李明踢完球赛后回家,妈妈用额温枪测量其体温为37.5℃。结合上述示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数据的表现形式只有数字
B.信息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所以只有人类社会才存在信息
C.等李明在室内休息以后测得的额温为36.5℃,这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
D.妈妈知道运动后体温会升高,并没有将李明送医,说明她具备相关知识
10.下列有关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盘中存储的文件不是数据
B.数据只有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
C.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可以成为信息
D.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1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的隐性价值指的是除信息内容外的价值,包括与信息紧密相关的所有价值
B.数据的客观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C.信息是数据经过存储、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D.大数据的四个特征是数据规模大、产生与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高
12.手机“智能体脂秤”App,能反映出使用者的体重、脂肪率、水分率、基础代谢率、肌肉量等信息,这主要体现了数据是( )
A.分散和孤立的 B.信息的载体 C.可处理的 D.可共享的
13.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前数据的获取方法以机器获取为主
B.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只有便利没有安全隐患
C.信息在被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D.即使承载信息的载体遭到破坏,其承载的信息也不会消失
14.下列关于数据及其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张照片不是数据
B.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C.数据量较大时,只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D.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不是数据,是数字
15.体感技术与自然语言交互是继键盘+鼠标、多点触控之后获得广泛应用的第三大类操作方式。体感技术使人们无须借助复杂的控制设备,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互动,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就像为计算机配备了一双精准有效的“眼睛”。体感技术不但是一种创新的操控方式,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它还拥有强大的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可以预期,未来的体感交互将体现为可穿戴设备的形式,成为“数字土著”一代身上的必备学习品,为用户带来更刺激、更具现场感的愉悦学习体验。下列有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B.体感技术中所监测到的数据需要加以分析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C.体感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可以不依附载体
D.“数字土著”可以借助体感交互获得知识
二、填空题
16.策略性知识涉及 和 两个方面。
17.根据知识的表达形式,知识可分为 知识和 知识。
18.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 、 和实践探索等。
19.知识的类型通常分为 、 和策略性知识。
20.在谓词逻辑表示法中,否定操作符表示 的关系。
21.知识表示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知识的类型、应用场景以及 等因素。
三、判断题
22.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
23.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应该有任何限制。( )
24.信息是数据的载体,数据是信息的含义。( )
25.古有谚语“芒种南风扬,夏季雨满塘”,意为芒种时刮南风,通常则夏季雨水较多,村里村外的池塘都会下满雨水。这个谚语属于知识。( )
26.在有些信息活动中,可以利用指纹信息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因此,指纹信息有时也是一种高价值的信息。( )
27.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
四、操作题
28.小申参加学校气象社团,开展气温与环境变化相关的课题研究。他从气象官网上下载了2023年的天气数据,并收集了一些气象图片和关于气象知识的文本材料。
(1)下面这段文字,主要体现信息的特征是( )。
天气预报每天都更新,可以通过APP、网页查询等多种渠道获取。
A.可以传播和存储 B.价值是相对的 C.可以被共享 D.具有时效性
(2)小申在查看“影响气候的因素”的文字材料时,发现两个文档的文字字体显示不一样,可能的原因是( )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mate 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 …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mate 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 …
A.ASCII码不同 B.汉字输入码不同 C.使用的字符集不同 D.汉字字形码不同
(3)小申下载了一些气象图片,某张256色的BMP图片的分辨率为1024*768,理论上,该图片所占存储空间为 MB。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故本题选B选项。
2.D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相关内容。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符号、表格、图像、语音、视频等,它直接来源于事实的记录,可以通过原始的观察或者度量获得。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是对数据进行解释、整理、归纳后的产物。信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为决策提供依据。知识是信息的升华,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判断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人发展做出更大的支持。智慧是基于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对复杂问题的创新和解决能力。A选项,通过浏览器搜索到的是信息,选项错误。B选项,数据表现形式多样,既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中,也可以存储在其他介质中,选项错误。C选项,既有虚假的数据,也有虚假的信息,选项错误。D选项,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往往具有更高的价值,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3.A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
信息是可以依附于多种不同载体的。信息的载体,或称媒介,是信息传递和存储的介质或工具,它们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的理解。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息也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5.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和信息的描述。数据和信息自古就有;观看在线影视时,点播的视频是信息的载体;数据的客观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可以以二进制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故本题选C选项。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牛顿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明知识是可以继承和传递的;“结绳记事”方法中那些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绳结是信息的载体;当人们用 3.14 乘以半径的平方来计算圆的面积时,这就是知识,故本题选C选项,故本题选C选项。
7.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与信息的描述。平台中的文字与图片都是数据;商家优惠活动有截止时间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某些“刷单”行为会误导消费者,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直播间左上角显示的“25198观看”属于信息的范畴,故本题选C选项。
8.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知识的描述。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绳结”是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但会出现“虚假数据”; 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其价值不一定是相同的;“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明当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建构的知识是有区别的,故本题选B选项。
9.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描述。数据的表现形式有数字、文本、图片、音视频等等;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等等;等李明在室内休息以后测得的额温为36.5°C,这说明信息具有价值性,此温度为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内;妈妈知道运动后体温会升高,并没有将李明送医,说明她具备相关知识,故本题选D选项。
10.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与信息。云盘中存储的文件是数据,选项A说法错误;数据可以手工处理也可以计算机处理,故选项B说法错误;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可以成为信息,选项C说法正确;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损耗,选项D说法错误。
1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和信息的描述。大数据的四个特征是数据规模大、产生与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故选D。
1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相关知识。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手机“智能体脂秤”App,能反映出使用者的体重、脂肪率、水分率、基础代谢率、肌肉量等信息,这主要体现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故本题应选B。
13.A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和数据。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只有便利没有安全隐患错误,大数据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如隐私泄露等问题。信息在被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错误,信息在被重复使用时不会产生损耗,相反会产生价值增加。载信息的载体遭到破坏,其承载的信息也会消失。正确选项为A。
14.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及处理。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一张照片也是数据,故选项A说法错误;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音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选项B说法正确;数据量较大时,也能用手工处理,故选项C说法错误;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也是数据,故选项D说法错误。
15.C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体感技术虽然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但信息的传递仍然需要通过某种载体,比如数字设备的屏幕或者声音等形式。故答案为:C。
16.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策略性知识不仅涉及如何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策略,还包括如何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故答案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
17. 显性 隐性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根据知识的表达形式,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明确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难以言传的。故答案为:显性、隐性。
18. 阅读书籍 听从他人意见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阅读书籍、听从他人意见和实践探索等,这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和理解新知识。故答案为:阅读书籍、听从他人意见。
19.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的描述。知识主要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关系等)、程序性知识(描述如何做事)和策略性知识(描述如何学习和解决问题)。
20.逻辑非
【详解】本题考查谓词逻辑表示法。在谓词逻辑中,否定操作符(通常用符号 表示)用于表示一个命题的相反情况。如果一个命题 P 是真的,那么 P 就是假的;反之,如果 P 是假的,那么 P 就是真的。否定操作符改变了命题的真值状态。
21.系统性能要求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的描述。在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时,需要考虑知识的类型、应用场景以及系统性能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所选方法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2.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与信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本身没有意义。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赋予其特定含义和价值的数据,能够为人们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故说法正确。
23.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信息社会中,对于一些敏感的信息资源,涉及国家机密等资源,应该限制共享。故题干中说法错误。
24.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和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故错误。
25.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相关内容。知识是对信息的总结和提炼。故本题答案是:正确。
26.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描述。在有些信息活动中,可以利用指纹信息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因此,指纹信息有时也是一种高价值的信息。表述正确。
27.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类通过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它是对经验、事实、规律、理论等进行深入理解和总结的产物,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不断探索和积累的结果。它不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故答案为正确。
28. ACD D 0.75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与信息相关内容。
(1)信息的基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②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③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④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还包括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增值性、传递性、可处理性等。这段文字,主要体现信息的特征是:可以传播和存储、可以被共享、具有时效性。故本题答案是:ACD。
(2)汉字字形码又称汉字字模,是表示汉字字形信息(结构、形状、比画等)的编码。两个文档的文字字体显示不一样,是由于其字形码不同。故本题答案是:D。
(3)图像文件存储量的计算公式:存储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字节)。256色的BMP图片的分辨率为1024*768,其存储容量为:1024*768*8/8/1024/1024=0.75MB。故本题答案是:0.75M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