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平湖期末)举世瞩目的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部分运动项目会在余杭进行,关于余杭区的天气和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2.(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明在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八上·平湖期末)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其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感性运动。下列现象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
A.茎向窗外伸长
B.叶受触碰合拢
C.根向水生长
D.茎背地生长
4.(2023八上·平湖期末)2022年9月第12号超强台风“梅花”在浙江登陆。下图为卫星拍摄到“梅花”登陆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同学利用乒乓球,两端开口的塑料管,电吹风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活动。当用电吹风对着塑料管上端口水平吹气时,乒乓球便像“炮弹”一样从塑料管上端口“发射”出来。对此现象的解释:①当电吹风吹气时,上端口处流速加大,压强变小;②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小;③在塑料管的上下端口产生压强差,使乒乓球向上运动。此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7.(2023八上·平湖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感觉“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脑干 C.大脑 D.脊髓
8.(2023八上·平湖期末)近几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上述案例表明(  )
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
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
9.(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在“观察结晶”实验中,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最好是常温下的溶液
B.该实验主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
C.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10滴以上
10.(2023八上·平湖期末)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箭头表示对流层中空气的运动方向
B.乙图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⑤→④→③→②→①
C.丙图中表示同种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
D.丁图中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能使气球膨胀
11.(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四位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
A.A B.B C.C D.D
12.(2023八上·平湖期末)利用下面图示实验电路和两根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均相同的合金丝a和b,可以探究合金丝的电阻大小与(  )
A.电流、长度的关系 B.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C.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材料、电流的关系
13.(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
B.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
C.灯泡和的电流之比是2∶1
D.若灯泡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14.(2023八上·平湖期末)人体在寒冷的环境里也能保持体温稳定,以下生理效应与此有关的是( )
A.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 B.皮肤温度升高,散热量增加
C.骨骼肌舒张,产热量减少 D.骨骼肌收缩,产热量增加
15.(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智能镜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和检测用户是否靠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闭合,智能模块启动,用户开始体验智能化生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慧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动手设计了相关实验(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煮沸后停止加热,并马上将烧瓶倒过来,等水停止沸腾后,往烧瓶底部浇上凉水,观察烧瓶内水的沸腾情况。
(1)小慧的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小慧发现,烧瓶底部在浇上凉水后很容易破裂;为了更好地实验,小慧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慧应该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2023八上·平湖期末)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松果体可能影响机体的“生物钟”,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会影响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一种调节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光暗周期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这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参与此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神经中枢位于   。
(2)血液中褪黑素含量在白天减少,夜晚增加,松果体通过褪黑素昼夜分泌的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由此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有人喜欢熬夜玩手机,从而扰乱了“生物钟”,可能原因是手机光线使褪黑素的分泌量   (填“增加”或“减少”)。
18.(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内气体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生成的气体。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19.(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温度
溶质种类 白糖粉末 食盐粉末 白糖粉末
水的体积
▲      
(1)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   和   。
(2)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处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   。
20.(2023八上·平湖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图甲)。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甲图所示顺时针旋转目的是证明   。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21.(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
(1)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排除故障后,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进行实验,小明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电流 B处电流 C处电流
1 0.1 0.1 0.2
2 0.2 0.2 0.4
3 0.3 0.3 0.6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并且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结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它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   。
(4)操作D中,称取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80%。
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试管中盛有水的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23.(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四个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电阻 电流
1 5 1.2
2 10 0.6
3 15 0.4
4 20  
(1)由图甲可知,根据滑片位置判断,此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当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格空白处应记录的电流为   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是做了4次实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仔细的同学发现,做完第一次实验后,继续做第二次实验,当换上电阻时,发现了“某个问题”,接下来他们的实验动作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4.(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
(1)将矿泉水瓶的底部切除掉,乒乓球上粘上一根黑线,穿过带小孔的瓶盖,黑线另一端系一颗不太重的螺丝。用图甲和图乙做两次实验,加水后均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的。
(2)该同学实验步骤如图:
A.剪去大饮料瓶底,穿一根铁丝,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饮料瓶的重力;
B.在小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一小孔,插入一根饮料管,用蜡密封好缝隙。再将大饮料瓶和矿泉水瓶用一根铁丝穿在一起;
C.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D.测出带有水的大饮料瓶的重力;
E.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缺少一步,请补充完整。   。
②需要如何处理实验数据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
25.(2023八上·平湖期末)科研人员研制了一款“智能胰岛素贴”,大小约1厘米的智能贴上布满了数百个微型针头,针头内充满胰岛素。为对比“贴智能胰岛素贴”与“注射普通胰岛素”这两种给药方式调节血糖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健康、质量约为20克的同种小鼠40只,均分成4组,记为A、B、C、D。
②让小鼠饥饿3小时后,破坏A、B组小鼠胰岛,C、D组小鼠不做处理。
③同时给每只小鼠饲喂等量且适量的相同饲料,一段时间后,给A、C组小鼠____,B、D组小鼠贴等数量的智能胰岛素贴。
④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每组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计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图所示。
(1)把步骤③补充完整。   。
(2)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且能避免低血糖风险,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应选择的给药方式是   。
(3)要达到调节血糖的最佳效果,贴片使用的面积需随使用者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中,质量为20克的糖尿病小鼠需用约1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来调节血糖。据此,有人质疑该产品在人体实际应用时可行性不高,结合所给信息请说明其质疑依据。   。
四、简答题
26.(2023八上·平湖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开展“深度合作研究”,通过设计可行性的实验操作方案,来强化逻辑思维。小嘉同学连好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较亮,小灯泡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灯,电流逐渐减小,所以灯较亮,灯较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取证、解释,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嘉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1)定量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现象是: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定性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现象是: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7.(2023八上·平湖期末)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注射液5% 规格:内含葡萄糖 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液等 有效期:2025.08.01 产品批号:250801203 上海第二制药厂
(1)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2)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28.(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构如图所示。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外界大气压强为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为米,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仅这一操作,最终能使高压锅内增大多少帕的气压?且此时锅内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摄氏度?(g取)
锅内气压P/(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锅内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29.(2023八上·平湖期末)握力能反映上肢力量发展水平,是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握力测试如图甲、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想制作简易握力计,选用电压表来显示握力的大小。他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其中电源电压,定值电阻阻值为6欧,电压表量程为,轻质细杆将弹簧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
(1)【初步调试】用手往下拉弹簧,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
(2)【表盘改造】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握力值。经测定,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握力F关系如图丙,求在电压表刻度为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握力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3)【优化改进】握力一定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越大,握力计精确度就越高。以下改进方法中能提高握力计精确度的有____。(可多选)
A.定值电阻更换为3欧 B.电源电压增大到4伏
C.电压表用量程 D.电压表改接在两端
30.(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简易浮力秤来测质量。他们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若在刻度线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水的密度为,g取。
(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   
(2)求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求浮力秤上刻度线对应的质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天气;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天气;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气候;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间。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二者都是局部运动,不同的是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而感性运动无方向性,据此区分。
【解答】茎向窗外伸长、根向水生长、茎背地生长都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因为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叶受触碰合拢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感性运动物方向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为重力原因而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整个大气层随高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现象,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已知氢气球和空气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求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情况。
【解答】 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用电吹风对着塑料管上端口水平吹气时,乒乓球便像“炮弹”一样从塑料管上端口“发射”出来。对此现象的解释:
②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小;
①当电吹风吹气时,上端口处流速加大,压强变小;
③在塑料管的上下端口产生压强差,使乒乓球向上运动。
则正确顺序为②①③。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解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脑干是协调和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结构;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两个作用;大脑是所有感觉形成的地方,是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所以“麻”这种感觉形成于大脑。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沙尘暴 是沙暴 和尘暴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解答】北京的沙尘天气一种观点认为是“就地起沙”,以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流域和康庄、南口地区为代表的“三河两滩”是北京主要的风沙危害区;另一种观点认为成大气候的沙尘暴,还是源起国外蒙古等国的大沙漠,国内西北地区的沙漠与沙地,以及这一地区农牧交错区域退化、沙化土地的扬沙,有不同的观点,所以A错误;
环境污染是气体,而沙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故B错误;
科学研究是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很快完成,所以建立猜想非常重要,C错误;
根据材料描述,解决本地的沙尘源头问题,起码可以降低沙尘天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 根据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可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由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实验时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最好是高温下的溶液,以利于硫酸铜晶体的析出,故A错误;
B.该实验主要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故C错误;
C.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故C正确;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1滴即可,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风
【解析】【分析】 A.根据对流的知识分析;
B.反射活动传导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会放出大量热分析。
【解答】 A.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即冷气下降,热气上升,图甲中最左侧箭头方向应向下,故A错误;
B.传入神经上有一个神经节,故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丙图中是两个正电荷,故会相互排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丁图中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会放出大量热,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会鼓起来,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已知“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则可推测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的可行操作。
【解答】 A.加入硝酸钾晶体不可行,因为不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溶解,则质量分数不变,故A不合题意;
B.降低温度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溶液变稀,质量分数变小,故B符合题意;
C.恒温蒸发溶剂不可行,因为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恒定,故C不合题意;
D.升高温度,不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但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a、b分别接入电路后,此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因此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先将a的一半接入电路,再将a全部接入电路,此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长度不同,因此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AB.电压表与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C.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判断;
D.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灯泡L1的电压,故A正确,B错误;
C.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即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之比为1:1,故C错误;
D. 若灯泡短路,此时只有L1,则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D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能保持体温稳定的原因是人体中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如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增加产热以及减少散热从而达到产热和散热平衡。
【解答】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A. 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这会导致皮肤的散热增加,A错误
B. 皮肤温度升高,散热量增,B错误
C.骨骼肌舒张会增加产热,C错误
D.骨骼肌收缩会增加产热,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故选B。
16.【答案】(1)气压
(2)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向烧瓶内压入气体;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解答】(1)小慧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需要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这样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此时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17.【答案】(1)简单;下丘脑
(2)神经
(3)减少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光暗周期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无大脑皮层的参与,由下丘脑参与,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结合反射弧组成可知,视网膜(或“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参与此反射的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松果体是效应器,对光暗刺激作出反应,分泌褪黑素。
(2)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松果体通过褪黑素昼夜分泌的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体现了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到光暗信号的刺激后才能在反射弧的作用下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熬夜玩手机,手机光线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无法接收到光暗信号,也就无法通过反射弧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从而导致褪黑素分泌量减少。
18.【答案】(1)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氢气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2)根据比值大小确定氢气溶解度大小。
【解答】 (1)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因此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有关;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说明氢气的体积多一些,氧气的体积相对要少一些,则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更难溶于水。
19.【答案】(1)温度;溶质种类
(2)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要探究的因素;
(2)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质量越大,则溶解性越强,据此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温度和溶质种类。
(2)根据题意可知,表中最后一行的“▲”处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0.【答案】(1)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2)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甲图所示顺时针旋转目的是证明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21.【答案】(1)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C
(2)
(3)不正确;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电流表使用前要调零;掌握电路的连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据此判断;
(2)根据电流表与哪部分电路串联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改接即可;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 (1)在闭合开关前,电路中无电流,而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的电流,即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
(2)让电流表测量A处支路的电流,则电流表与L1串联中,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3)若实验中小灯泡的规格相同,电阻相同,当两电阻并联时,电压也相同,通过的电流也相同,所以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片面结论,因此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22.【答案】(1)C
(2)DACB
(3)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出来
(4)A;D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1)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2)粗盐提纯的正确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据此分析解答;
(3)操作B为蒸发,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使溶液受热均匀;
(4)根据产率的计算公式结合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 (1)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分析图中所示可以知道C中的过滤操作有错误,故选C;
(2)粗盐提纯的正确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DACB;
(3)操作B为蒸发,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出来 ;
(4)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说明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
A.过滤时滤纸破损,则会使部分杂质得不到过滤,而使蒸发的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故可能导致产率偏高,故A正确;
B.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出来,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B错误;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由于称量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所以该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错误;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即称得的精盐质量偏大,所以会导致产率偏高,故D正确;
故选AD。
23.【答案】(1)可以;0.3
(2)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控制前后4次电压表的读数都相同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前,为了比较电流过大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多次测量的目的解答;
(3)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改变后,它两端的电压肯定发生改变。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此时滑片在阻值最大的位置,因此开关可以闭合。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3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是做了4次实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3)仔细的同学发现,做完第一次实验后,继续做第二次实验,当换上电阻时,发现了“某个问题”,接下来他们的实验动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前后4次电压表的读数都相同。
24.【答案】(1)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比较是否等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的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
(2) ①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大饮料瓶的重力G1,然后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再将矿泉水瓶装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大饮料瓶的总重力G2,由此可知缺少的实验步骤;
②根据F浮=G物-F拉求出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根据G排=G2-G1求出溢出(排开)水的重力,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关系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解答】(1)用图甲和图乙做两次实验,加水后均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①由题意可知,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大饮料瓶的重力G1,
然后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
再将矿泉水瓶装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大饮料瓶的总重力G2,
由此可知缺少的实验步骤是: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
②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物-F拉=G物-F,
金属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G2-G1,
若F浮与G排相等,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5.【答案】(1)注射普通胰岛素
(2)贴智能胰岛素贴
(3)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即,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
【解答】(1)因变量是不同类的胰岛素、故A.C组用注射普通胰岛素,而B.D用等量智能胰岛素,做对照实验。
(2)由甲乙数据可知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且避免低血糖风险,应选择贴智能胰岛素贴。
(3)由题子知: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50kg即50×1000=50000g,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 50000÷20=2500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50kg,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故被质疑。
26.【答案】(1)在a、b、c三个点分别接入电流表并记录读数;三个点电流表的读数相同。
(2)更换和的位置;(再次接通电路后),观察到两灯的亮度还是小灯泡较亮。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某个物理量的数值,这就是定量测量;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而不能定量的数值,这是定性测量。
【解答】(1)定量角度的操作方法是:在a、b、c三个点分别接入电流表并记录读数,现象是:三个点电流表的读数相同,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定性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更换和的位置 ,现象是: (再次接通电路后),观察到两灯的亮度还是小灯泡较亮。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7.【答案】(1)含葡萄糖,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质量为
(2)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28.【答案】(1)升高
(2)|
因为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0.1牛,所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
高压锅内增大的气压
限压阀的重力
限压阀产生的压强
锅内的压强
由表可知,高压锅内的气压为时,锅内最高温度能达到。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先算出限压阀的压强,再根据 算出高压锅内压强,再根据表格推算出锅内温度。
【解答】 (1)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根据气压越大,沸点越高的规律,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29.【答案】(1)变大
(2)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丙图可知此时的握力为,即在电压表刻度为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握力为。
(3)A;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用手往下拉弹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化;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进一步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丙图可知此时的握力;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电压表的量程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用手往下拉弹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3)A.定值电阻更换为3欧,握力一定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即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大,故可行;
B.电源电压增大到4伏,握力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即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大,故可行;
C.电压表用0~15V量程,握力一定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不变,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小,故不可行;
D.电压表改接在R1两端,握力一定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不变,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不变,故不可行。
故选AB。
30.【答案】(1)
(2)浮力科漂浮,依据平衡条件可知
(3)浮力科浸到刻度线漂浮时,科内被测物的质量为,依据平衡条件不放入被测物时
放入被测物时
可知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确定重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2)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计算浮力大小;
(3)根据放入物体后仍漂浮,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计算物体的质量。
【解答】 (1)浮力秤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简易浮力秤的重力G秤=m秤g=0.17kg×10N/kg=1.7N
浮力秤漂浮,依据平衡条件可知:F浮=G秤=1.7N。
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平湖期末)举世瞩目的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部分运动项目会在余杭进行,关于余杭区的天气和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天气;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天气;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气候;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D。
2.(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明在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 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间。
故选C。
3.(2023八上·平湖期末)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其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感性运动。下列现象中属于感性运动的是(  )
A.茎向窗外伸长
B.叶受触碰合拢
C.根向水生长
D.茎背地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二者都是局部运动,不同的是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而感性运动无方向性,据此区分。
【解答】茎向窗外伸长、根向水生长、茎背地生长都是植物的向性运动,因为向性运动具有方向性,叶受触碰合拢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感性运动物方向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3八上·平湖期末)2022年9月第12号超强台风“梅花”在浙江登陆。下图为卫星拍摄到“梅花”登陆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为重力原因而围绕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整个大气层随高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解答】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现象,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5.(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已知氢气球和空气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求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情况。
【解答】 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
故选A。
6.(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同学利用乒乓球,两端开口的塑料管,电吹风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活动。当用电吹风对着塑料管上端口水平吹气时,乒乓球便像“炮弹”一样从塑料管上端口“发射”出来。对此现象的解释:①当电吹风吹气时,上端口处流速加大,压强变小;②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小;③在塑料管的上下端口产生压强差,使乒乓球向上运动。此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用电吹风对着塑料管上端口水平吹气时,乒乓球便像“炮弹”一样从塑料管上端口“发射”出来。对此现象的解释:
②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小;
①当电吹风吹气时,上端口处流速加大,压强变小;
③在塑料管的上下端口产生压强差,使乒乓球向上运动。
则正确顺序为②①③。
故选B。
7.(2023八上·平湖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感觉“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脑干 C.大脑 D.脊髓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解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脑干是协调和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结构;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两个作用;大脑是所有感觉形成的地方,是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所以“麻”这种感觉形成于大脑。
故选:C。
8.(2023八上·平湖期末)近几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上述案例表明(  )
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
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沙尘暴 是沙暴 和尘暴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解答】北京的沙尘天气一种观点认为是“就地起沙”,以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流域和康庄、南口地区为代表的“三河两滩”是北京主要的风沙危害区;另一种观点认为成大气候的沙尘暴,还是源起国外蒙古等国的大沙漠,国内西北地区的沙漠与沙地,以及这一地区农牧交错区域退化、沙化土地的扬沙,有不同的观点,所以A错误;
环境污染是气体,而沙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故B错误;
科学研究是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很快完成,所以建立猜想非常重要,C错误;
根据材料描述,解决本地的沙尘源头问题,起码可以降低沙尘天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在“观察结晶”实验中,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最好是常温下的溶液
B.该实验主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
C.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10滴以上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 根据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可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由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实验时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最好是高温下的溶液,以利于硫酸铜晶体的析出,故A错误;
B.该实验主要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故C错误;
C.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故C正确;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需要1滴即可,故D错误。
故选C。
10.(2023八上·平湖期末)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箭头表示对流层中空气的运动方向
B.乙图中神经冲动传导方向:⑤→④→③→②→①
C.丙图中表示同种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
D.丁图中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能使气球膨胀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风
【解析】【分析】 A.根据对流的知识分析;
B.反射活动传导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会放出大量热分析。
【解答】 A.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即冷气下降,热气上升,图甲中最左侧箭头方向应向下,故A错误;
B.传入神经上有一个神经节,故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丙图中是两个正电荷,故会相互排斥,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丁图中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会放出大量热,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会鼓起来,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四位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已知“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则可推测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的可行操作。
【解答】 A.加入硝酸钾晶体不可行,因为不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溶解,则质量分数不变,故A不合题意;
B.降低温度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溶液变稀,质量分数变小,故B符合题意;
C.恒温蒸发溶剂不可行,因为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恒定,故C不合题意;
D.升高温度,不可行,因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但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3八上·平湖期末)利用下面图示实验电路和两根横截面积不同、长度和材料均相同的合金丝a和b,可以探究合金丝的电阻大小与(  )
A.电流、长度的关系 B.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C.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材料、电流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将a、b分别接入电路后,此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因此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先将a的一半接入电路,再将a全部接入电路,此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长度不同,因此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
B.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
C.灯泡和的电流之比是2∶1
D.若灯泡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AB.电压表与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C.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判断;
D.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灯泡L1的电压,故A正确,B错误;
C.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即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之比为1:1,故C错误;
D. 若灯泡短路,此时只有L1,则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故D错误。
故选A。
14.(2023八上·平湖期末)人体在寒冷的环境里也能保持体温稳定,以下生理效应与此有关的是( )
A.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 B.皮肤温度升高,散热量增加
C.骨骼肌舒张,产热量减少 D.骨骼肌收缩,产热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能保持体温稳定的原因是人体中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如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增加产热以及减少散热从而达到产热和散热平衡。
【解答】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A. 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这会导致皮肤的散热增加,A错误
B. 皮肤温度升高,散热量增,B错误
C.骨骼肌舒张会增加产热,C错误
D.骨骼肌收缩会增加产热,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智能镜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和检测用户是否靠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闭合,智能模块启动,用户开始体验智能化生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故选B。
二、填空题
16.(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慧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动手设计了相关实验(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煮沸后停止加热,并马上将烧瓶倒过来,等水停止沸腾后,往烧瓶底部浇上凉水,观察烧瓶内水的沸腾情况。
(1)小慧的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小慧发现,烧瓶底部在浇上凉水后很容易破裂;为了更好地实验,小慧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慧应该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气压
(2)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向烧瓶内压入气体;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解答】(1)小慧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需要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这样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此时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17.(2023八上·平湖期末)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松果体可能影响机体的“生物钟”,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会影响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一种调节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光暗周期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这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参与此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神经中枢位于   。
(2)血液中褪黑素含量在白天减少,夜晚增加,松果体通过褪黑素昼夜分泌的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由此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有人喜欢熬夜玩手机,从而扰乱了“生物钟”,可能原因是手机光线使褪黑素的分泌量   (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简单;下丘脑
(2)神经
(3)减少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1)光暗周期引起褪黑素分泌量的变化无大脑皮层的参与,由下丘脑参与,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结合反射弧组成可知,视网膜(或“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参与此反射的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松果体是效应器,对光暗刺激作出反应,分泌褪黑素。
(2)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松果体通过褪黑素昼夜分泌的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体现了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到光暗信号的刺激后才能在反射弧的作用下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熬夜玩手机,手机光线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无法接收到光暗信号,也就无法通过反射弧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从而导致褪黑素分泌量减少。
18.(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内气体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生成的气体。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答案】(1)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氢气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2)根据比值大小确定氢气溶解度大小。
【解答】 (1)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因此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推测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有关;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说明氢气的体积多一些,氧气的体积相对要少一些,则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更难溶于水。
19.(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温度
溶质种类 白糖粉末 食盐粉末 白糖粉末
水的体积
▲      
(1)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   和   。
(2)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处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   。
【答案】(1)温度;溶质种类
(2)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实验要探究的因素;
(2)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质量越大,则溶解性越强,据此分析。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温度和溶质种类。
(2)根据题意可知,表中最后一行的“▲”处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0.(2023八上·平湖期末)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图甲)。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甲图所示顺时针旋转目的是证明   。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2)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的知识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1)做覆杯实验时按甲图所示顺时针旋转目的是证明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液桥高度随空气柱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21.(2023八上·平湖期末)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
(1)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排除故障后,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进行实验,小明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电流 B处电流 C处电流
1 0.1 0.1 0.2
2 0.2 0.2 0.4
3 0.3 0.3 0.6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并且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结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C
(2)
(3)不正确;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电流表使用前要调零;掌握电路的连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据此判断;
(2)根据电流表与哪部分电路串联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改接即可;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 (1)在闭合开关前,电路中无电流,而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的电流,即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
(2)让电流表测量A处支路的电流,则电流表与L1串联中,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3)若实验中小灯泡的规格相同,电阻相同,当两电阻并联时,电压也相同,通过的电流也相同,所以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的”片面结论,因此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它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   。
(4)操作D中,称取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80%。
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试管中盛有水的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答案】(1)C
(2)DACB
(3)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出来
(4)A;D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1)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2)粗盐提纯的正确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据此分析解答;
(3)操作B为蒸发,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使溶液受热均匀;
(4)根据产率的计算公式结合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 (1)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分析图中所示可以知道C中的过滤操作有错误,故选C;
(2)粗盐提纯的正确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DACB;
(3)操作B为蒸发,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出来 ;
(4)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说明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
A.过滤时滤纸破损,则会使部分杂质得不到过滤,而使蒸发的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故可能导致产率偏高,故A正确;
B.蒸发时有固体飞溅出来,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B错误;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由于称量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所以该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错误;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即称得的精盐质量偏大,所以会导致产率偏高,故D正确;
故选AD。
23.(2023八上·平湖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四个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电阻 电流
1 5 1.2
2 10 0.6
3 15 0.4
4 20  
(1)由图甲可知,根据滑片位置判断,此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当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格空白处应记录的电流为   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是做了4次实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仔细的同学发现,做完第一次实验后,继续做第二次实验,当换上电阻时,发现了“某个问题”,接下来他们的实验动作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答案】(1)可以;0.3
(2)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控制前后4次电压表的读数都相同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前,为了比较电流过大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多次测量的目的解答;
(3)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改变后,它两端的电压肯定发生改变。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此时滑片在阻值最大的位置,因此开关可以闭合。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3A;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是做了4次实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3)仔细的同学发现,做完第一次实验后,继续做第二次实验,当换上电阻时,发现了“某个问题”,接下来他们的实验动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前后4次电压表的读数都相同。
24.(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
(1)将矿泉水瓶的底部切除掉,乒乓球上粘上一根黑线,穿过带小孔的瓶盖,黑线另一端系一颗不太重的螺丝。用图甲和图乙做两次实验,加水后均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的。
(2)该同学实验步骤如图:
A.剪去大饮料瓶底,穿一根铁丝,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饮料瓶的重力;
B.在小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一小孔,插入一根饮料管,用蜡密封好缝隙。再将大饮料瓶和矿泉水瓶用一根铁丝穿在一起;
C.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D.测出带有水的大饮料瓶的重力;
E.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缺少一步,请补充完整。   。
②需要如何处理实验数据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
【答案】(1)竖直向上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比较是否等于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的方向的知识分析解答;
(2) ①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大饮料瓶的重力G1,然后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再将矿泉水瓶装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大饮料瓶的总重力G2,由此可知缺少的实验步骤;
②根据F浮=G物-F拉求出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根据G排=G2-G1求出溢出(排开)水的重力,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关系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解答】(1)用图甲和图乙做两次实验,加水后均发现乒乓球慢慢上浮。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①由题意可知,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大饮料瓶的重力G1,
然后在空气中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
再将矿泉水瓶装水,直到水面刚好和小孔相平,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最后测出溢出的水和大饮料瓶的总重力G2,
由此可知缺少的实验步骤是: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
②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物-F拉=G物-F,
金属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G2-G1,
若F浮与G排相等,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5.(2023八上·平湖期末)科研人员研制了一款“智能胰岛素贴”,大小约1厘米的智能贴上布满了数百个微型针头,针头内充满胰岛素。为对比“贴智能胰岛素贴”与“注射普通胰岛素”这两种给药方式调节血糖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健康、质量约为20克的同种小鼠40只,均分成4组,记为A、B、C、D。
②让小鼠饥饿3小时后,破坏A、B组小鼠胰岛,C、D组小鼠不做处理。
③同时给每只小鼠饲喂等量且适量的相同饲料,一段时间后,给A、C组小鼠____,B、D组小鼠贴等数量的智能胰岛素贴。
④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每组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计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图所示。
(1)把步骤③补充完整。   。
(2)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且能避免低血糖风险,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应选择的给药方式是   。
(3)要达到调节血糖的最佳效果,贴片使用的面积需随使用者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中,质量为20克的糖尿病小鼠需用约1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来调节血糖。据此,有人质疑该产品在人体实际应用时可行性不高,结合所给信息请说明其质疑依据。   。
【答案】(1)注射普通胰岛素
(2)贴智能胰岛素贴
(3)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即,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
【解答】(1)因变量是不同类的胰岛素、故A.C组用注射普通胰岛素,而B.D用等量智能胰岛素,做对照实验。
(2)由甲乙数据可知长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且避免低血糖风险,应选择贴智能胰岛素贴。
(3)由题子知:20克小鼠需1平方厘米智能胰岛素贴,若一个人为50kg即50×1000=50000g,需要智能胰岛素贴为 50000÷20=2500平方厘米况且,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体重大于50kg,2500厘米的智能胰岛素贴在人体实际应用可行性不高;故被质疑。
四、简答题
26.(2023八上·平湖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开展“深度合作研究”,通过设计可行性的实验操作方案,来强化逻辑思维。小嘉同学连好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较亮,小灯泡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灯,电流逐渐减小,所以灯较亮,灯较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取证、解释,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嘉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1)定量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现象是: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定性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现象是: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1)在a、b、c三个点分别接入电流表并记录读数;三个点电流表的读数相同。
(2)更换和的位置;(再次接通电路后),观察到两灯的亮度还是小灯泡较亮。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某个物理量的数值,这就是定量测量;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而不能定量的数值,这是定性测量。
【解答】(1)定量角度的操作方法是:在a、b、c三个点分别接入电流表并记录读数,现象是:三个点电流表的读数相同,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定性角度的操作方法是: 更换和的位置 ,现象是: (再次接通电路后),观察到两灯的亮度还是小灯泡较亮。 说明小嘉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27.(2023八上·平湖期末)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注射液5% 规格:内含葡萄糖 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液等 有效期:2025.08.01 产品批号:250801203 上海第二制药厂
(1)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2)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含葡萄糖,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质量为
(2)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28.(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节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构如图所示。
(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锅内水的沸点   。
(2)已知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就增大0.1牛,外界大气压强为帕,限压阀质量为50克,排气孔面积为米,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仅这一操作,最终能使高压锅内增大多少帕的气压?且此时锅内的最高温度能达到多少摄氏度?(g取)
锅内气压P/(帕) 1.1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锅内水的沸点/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答案】(1)升高
(2)|
因为调节螺丝每向下旋转1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0.1牛,所以调节螺丝向下旋转3毫米,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
高压锅内增大的气压
限压阀的重力
限压阀产生的压强
锅内的压强
由表可知,高压锅内的气压为时,锅内最高温度能达到。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2)先算出限压阀的压强,再根据 算出高压锅内压强,再根据表格推算出锅内温度。
【解答】 (1)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导致高压锅内气压变大,根据气压越大,沸点越高的规律,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29.(2023八上·平湖期末)握力能反映上肢力量发展水平,是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握力测试如图甲、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想制作简易握力计,选用电压表来显示握力的大小。他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其中电源电压,定值电阻阻值为6欧,电压表量程为,轻质细杆将弹簧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
(1)【初步调试】用手往下拉弹簧,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
(2)【表盘改造】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握力值。经测定,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握力F关系如图丙,求在电压表刻度为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握力大小。(写出计算过程)
(3)【优化改进】握力一定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越大,握力计精确度就越高。以下改进方法中能提高握力计精确度的有____。(可多选)
A.定值电阻更换为3欧 B.电源电压增大到4伏
C.电压表用量程 D.电压表改接在两端
【答案】(1)变大
(2)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丙图可知此时的握力为,即在电压表刻度为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握力为。
(3)A;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用手往下拉弹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化;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进一步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丙图可知此时的握力;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电压表的量程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1)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用手往下拉弹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3)A.定值电阻更换为3欧,握力一定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即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大,故可行;
B.电源电压增大到4伏,握力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即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大,故可行;
C.电压表用0~15V量程,握力一定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不变,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小,故不可行;
D.电压表改接在R1两端,握力一定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不变,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不变,故不可行。
故选AB。
30.(2023八上·平湖期末)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简易浮力秤来测质量。他们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若在刻度线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水的密度为,g取。
(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   
(2)求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求浮力秤上刻度线对应的质量值。
【答案】(1)
(2)浮力科漂浮,依据平衡条件可知
(3)浮力科浸到刻度线漂浮时,科内被测物的质量为,依据平衡条件不放入被测物时
放入被测物时
可知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确定重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2)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计算浮力大小;
(3)根据放入物体后仍漂浮,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计算物体的质量。
【解答】 (1)浮力秤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简易浮力秤的重力G秤=m秤g=0.17kg×10N/kg=1.7N
浮力秤漂浮,依据平衡条件可知:F浮=G秤=1.7N。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