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4.4《世界的气候》课时2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4.4《世界的气候》课时2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四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 课时2
教学内容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教学 目标 1.举例说出不同纬度(或热量带)气温的差异与太阳辐射有关说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举例说出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与距离海洋远近有关,说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举例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山上与山下气温的差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4.初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 5.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 2.通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表格总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趣味地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观看视频,畅所欲言。
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联系太阳高度在不同纬度的差异,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 图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乙地位于南极地区。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从气温变化幅度和降水量等方面分析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案例分析: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新疆:干戈飘扬天地荒, 沙漠风起万里黄。 (三)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诗句中的地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1.地形影响气温 一般情况下,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案例解析: 如图,某一山岭,山麓B处海拔为200米,山顶A处海拔为52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2.地形影响降水 小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出示案例 探究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展示不同温度带人们的衣着 例如:生活在热带的人们,终年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终年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七嘴八舌: 说一说气候对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二)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因此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生长不良,在有的地区根本不能生长。 关注气候变化 思与学:气候为什么越来越暖啦 视频:地球变暖 讨论交流: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措施 阅读课本找出三大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温故知新: 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通常,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明确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总结: 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距海近的地方,降水多,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的地方,降水少,气温变化幅度大。 分析生活现象: 分析: 案例1: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案例2:深居内陆,降水少,沙漠广布 解读: 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三步计算: ①求高差: 5200米-200米=5000米 ②求温差: ③求气温(高减低加): 20℃-30℃=-10℃ 读图获取新知: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完成表格内容: 快问快答: 概括分析: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草原广布。主要是各地降水差异明显。 有时候,气候会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甚至造成灾害。 找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 分析总结: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六、教学反思 1.引领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从已知经验探索新知,做到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可以降低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促进旧知向新知过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运用自主探究法,在教学中运用过了大量的图片来展示纬度、海陆、地形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在教学中还穿插了大家同学以前所学过的诗句和俗语进行教学,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地里与其他科目的统一性,同时也展现了地理科目的多样性。 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重视地理的实用价值。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发现地理学习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