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二章 第3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内容 选择适用的地图、数字地图的应用教学 目标 1.认识地图的种类和特点,能够根据使用目的选择适用的地图。(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运用地图,理解比例尺与所表示范围和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准确选择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了解电子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区域认知) 4.会在生活中使用电子地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地理实践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根据使用目的选择适用的地图,理解比例尺与所表示范围和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准确选择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 2.会在生活中使用电子地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尺与所表示范围和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准确选择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读图分析法、演示操作、合作学习法、表格对比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情况。 观看视频,畅所欲言。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选择适用的地图 (一)认识地图的种类 地图有很多类型,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与两大类,细分包括政区图、河流湖泊图、交通图、地形图、旅游图等,各地图有自己要表示的信息。 1. 政区图具体可分政治区划图、行政区划图。政治区划图有世界政治区划图、大洲政治区划图、地区政治区划图,这类政治区划图主要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领土位置、范围、面积。行政区划图是以反映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及以下行政区划单元的位置、范围、界线及行政区划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政区图。 2.出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地形图包含的信息: 3.认识河流、湖泊图 河流湖泊图用来查阅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地理分布、 水下地形、 湖泊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4.展示交通图: 5.展示旅游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旅游图的了解: 通过旅游图, 可以清晰地看到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这对于规划旅行路线、 决定游览顺序非常有帮助。 (二)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 1.合作交流:如下情境中,我们该选择哪一种地图? (1)家住济南的琳琳想到首都—北京,他想知道北京在哪个位置? (2)从济南到北京乘坐火车,选择哪条铁路线呢? (3)他想了解北京的旅游景点,做旅游规划? 2. 合作交流:当琳琳到达北京后,想了解北京故宫的详细情况,该怎样选择地图呢? (三)根据比例尺大小选地图 1.知识铺垫: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完成任务探究: 问题引领: ①哪幅地图的比例尺大 ②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③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鼓励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总结。 2. 合作交流:从济南到北京,如下图展示的信息告诉了我们该怎样选择地图? 探究二:数字地图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及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一)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也称为电子地图。它采用向量式图像储存方法,使得地图比例可以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数字地图的储存和传送主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并且可以通过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展示。 (二)数字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1.在地铁站、公交车站、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等地,人们可以借助各种数字地图,查找站点、景点、店铺位置等信息。 2. 使用手机上的数字地图,在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的支持下,还可实现实时路线规划和导航。 (三)数字地图辅助社会管理 1. 城市管理——数字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城市环境自动监测数据。 2. 资源调查—数字地图结合卫星影像可以显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状况。 (四)数字地图的优势 问题引领: 与传统地图相比,数字地图有哪些优势? 补充: (1)保存时间长,不易损坏和变形。 (2)信息数字化,实时更新与准确性高。 (五)实践活动 我北京是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被称为“双奥之城”,奥运会结束后,各奥运场馆称为老百姓开展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广东省的小明计划寒假坐高铁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参观奥运场馆。在旅游过程中,他利用了各种地图。 1.出发前,小明想了解所承高铁的线路及其沿途经过的城市,他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2.到达北京后,小明想了解住宿地附近的美食店,他如何通过手机地图查找相关信息? 3.到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小明要规划游览各个展馆,他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一)交流展示,互助合作 1.通过北京政区图,认识政区图,并能简单说出还有哪些政区图。 2.认识地形图: 地形图可以用来查阅地形类型、 地形部位、 地势、 坡度大小、 海洋的深浅、 山脉分布及走势、 居民地、 道路、 水系分布及河流走势、 土质、 植被等信息。 3.说一说: 4.交通图中的信息交流: 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包括交通路线图,有铁路、公路、大道、内河航线、海洋航线、航空线等。 5.交流旅游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思考交流,解决问题 (1)选择中国政区图 (2)选择中国铁路分布图 (3)选择北京旅游景点分布图 2.互动交流,并展示 (三)读图分析: 问题解决: ①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 ②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③北京市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归纳完成表格: 规律总结: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概略。 2.合作交流: 想了解大范围的内容,选择小比例尺地图;想了解小范围内详细信息,选择大比例尺地图。 (一)科学认知:数字地图 (二)实践操作: 1. 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中的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引导学生去搜索学校周围的地理事物,并进行展示,说一说之间的相互方向,展示地图的比例尺等信息。 2.演示操作,评价改正: 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中的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引导学生模拟设计一条出行线路,小组展示,并对设计的线路,选择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互动交流: 3. 灾害监测—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利用数字地图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并向区域内人们发送预警信息。 (四)对比分析,互动交流: (1)使用方便。 (2)信息容量大,便于携带。 (3)信息量丰富与精确度高。 (五)合作交流: (1)中国交通图或电子导航地图。 (2)通过电子导航地图,定位搜索美食。 (3)电子景区导览图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六、教 学 反 思 1.本课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对内容的要求实践性较强,在内容设置上以学生活动为主。 2.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4.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认识数字地图带给人们的便利,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