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2《世界的地形》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3.2《世界的地形》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三章 第2节 世界的地形
教学内容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教学 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并会判别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区域认知) 2.运用世界地形图,认识陆地主要地形区,并从大洲角度概括地形区的分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运用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及分布。(区域认知) 4.通过史实材料,知道人类认识海底地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并会判别陆地五种地形类型,识陆地主要地形区,并从大洲角度概括地形区的分布。 2. 运用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及分布。
教学难点 运用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及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举例分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视频《世界十大山峰地形险峻壮观》 追问:陆地上的地形还有哪些?海底地形又是怎样的? 观看视频,并说一说自己对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陆地地形 (一)对比山高与海深 提问:你知道在地球上是山高还是海深? 出示珠穆朗玛峰与马里亚纳海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高差对比。 出示对比数据:陆地平均海拔 780米;海洋平均深度 3730米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 (二)认识陆地地形 结合第一章的内容进行复习,将知识进行串联。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出示世界地形图 1. 认识山地:山地较高,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出示世界著名的山地景观图。 2. 认识高原: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世界上高原的分布较广。 出示世界著名的高原景观图。 3.认识平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 米以下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出示世界著名的平原景观图。 4.认识丘陵:丘陵较低, 海拔大致在500 米以下,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5.认识盆地: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部相对低平。 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但比四周的山地、 高原仍要低得多。 出示世界著名的盆地景观图。 (四)读图活动 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五)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周边 北美洲:以平原、山地为主 探究二:海底地形 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一)认识海底地形类型 出示海底地形示意图 (二)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 1.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补充认识:(1)我国是拥有大陆架最多的国家 2.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坡度,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 3.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4. 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大西洋中脊亦称中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它位于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大西洋中脊实际上是一条弯曲延伸的长长的山链,从北冰洋一直到非洲南端附近,长达约16,000公里。 5. 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6.追问: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读图分析:说一说马里亚纳海沟是怎样形成的? (三)归纳总结:主要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及深浅变化 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对照海底地形示意图,观察并归纳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完成表格。 (一) 比一比,说一说。 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 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11034米 (二)图中辨认五种地形类型: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三)读图指图,互动交流 1.在图中找出主要山脉 世界上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图文结合认识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2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高原。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3. 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平原。 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4. 列举我国著名的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5. 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盆地。 塔里木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四)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五)归纳整理,交流纠正: 欧洲:以平原、山脉为主; 非洲:以高原为主 南美洲: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一)读图辨认,互动交流 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互动交流 1.认识大陆架的位置 2.从图中找出大陆架的位置,从模型图中认识其特征。 3.读一读,图中指认。 4.读一读,观看视频,了解洋中脊的发现过程。 说一说大自然探秘的感悟。 5.认识海沟 6.思考交流: 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变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 (三)归纳填表: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六、教 学 反 思 1.本课内容主要介绍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对陆地地形的认识要简单复习地形图判读的知识,让学生回顾其内容,将知识更好的贯通。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主动完成内容的学习和归纳。 3.海底地形是学生接触不到的内容,仅从示意图中不能获得较深的认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海底景观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未来进一步开发海洋的意识。 4.注重内容的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并能进行展示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