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中中”和“华华”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2018年1月25日,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学术期刊《细胞》封面。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为什么一个体细胞能形成一个猴子?
什么是系统?
两查一背
(一)检查复习。
(二)检查预习。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和 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 产生。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 → 生态系统→
(三)背梳理好的知识点。
动植物
细胞
细胞产物
相对独立
分裂
种群
群落
生物圈
学习目标
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03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讨论:
1.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
2.与同学互相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课堂导入
1
阅读和课本P2~5,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人物、贡献)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细胞学说的建立具有什么意义?
3、施莱登和施旺只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总结归纳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他们使用了哪种科学方法?
新课讲授
3
1. 建立过程:
1543年,维萨里(比利时)—《人体构造》—器官水平
比夏(法国)—器官是组织构成
1665年,罗伯特.胡克(英国)—发现植物死细胞,命名“细胞”
列文虎克(荷兰)—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活细胞)
1838年,施莱登—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39年,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究》,形成细胞学说
1858年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虎克绘制的木栓细胞图
虎克时代的显微镜
肉眼观察
马尔比基—观察到细胞的微细结构
耐格里—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
新课讲授
3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
新课学习
2. 建立者:
施莱登
施旺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 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一般由核酸分子(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是病毒具备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复制(增殖)和遗传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注意: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寄生在活细胞中
4. 意义:
1
2
3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局限性
未涉及病毒和原核细胞。
5. 科学方法——归纳法
1.概念: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3.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例题: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B.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D.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
[变式训练1] (2019烟台二中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的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
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
D.细胞学说从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B
C
阅读和课本P5~8,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竹子和大熊猫的结构层次有什么区别?单细胞生物呢?
新课讲授
3
实例1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草履虫的分裂
草履虫生命活动的发生与细胞有何关联?没有细胞能否发生?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神经元(神经细胞)
实例2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完成与细胞有何关联?若无细胞的参与是否能正常发生?
实例3 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进行生活与繁殖。
冠状病毒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生命活动的完成是否不需要细胞的参与?
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的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草履虫
细菌
变形虫
酵母菌
能够独自完成生命活动
冷箭竹
大熊猫

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
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的物质能量生活和增殖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每一种生物都有这九个层次吗?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海绵组织
心肌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血液)
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果实
人体器官:心脏、胃等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植物六大器官直接形成个体,没有系统层次
人体四大系统
种群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群落
在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以下描述是种群,还是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
2.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3.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草:( )
4.一个池塘中全部生物:( )
都不是
种群
都不是
群落
生物圈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

群落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
进化历程:单细胞→多细胞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3)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任何一层次,因其无细胞结构,单独存在时无生命特征。但是病毒为生物.
(4)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可以含有“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生物圈包含无机环境
(5)组成细胞的元素、蛋白质等物质和细胞膜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6)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几点注意
[例题2](2012.北京,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变式训练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
B
C
学懂率监测
1、在细胞学说建立时许多科学家做出贡献,他们奠定细胞学说的基础。在过程中由于哪位科学家,人类第一次观察到了细胞(   )
A. 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 B. 施旺——德国动物学家
C. 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 D. 魏尔肖——德国病理学家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细胞 B.分子 C.种群 D.群落
A
D
B
4、草履虫与小麦生命系统的区别主要是( )
A. 草履虫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
B. 草履虫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组织和器官
C. 草履虫和小麦的生命系统完全相同
D. 草履虫细胞无细胞壁而小麦的细胞具有细胞壁
5、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皮肤 胃黏膜 神经细胞 蚯蚓 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病毒 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一片森林 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B、
C、 D、
B
B
课堂总结
清零作业
1、背诵本节知识点。
2、完成学案后习题。
3、预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填写学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