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历史中考复习考点解析·八上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届历史中考复习考点解析·八上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一、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领导人
陈独秀、李大钊
发展
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高潮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结果
初步胜利
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①时间:1921年7月。②地点:上海,后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④内容
确定党纲和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 北伐战争
3. 黄埔军校的建立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①时间:1924年5月。②地点:广州黄埔。③人物: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④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4.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
时间
1926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组织者
广东国民政府
总司令
蒋介石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
结果
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国民革命的失败: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又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27年4月
建立者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 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6.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①背景: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②地点:湘赣边界。③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攻占县城,损失严重,后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④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井冈山会师后,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
7. 红军长征
原因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
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胜利会师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的吴起镇会师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此,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的表现是什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3. 为什么说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列强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等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大革命失败了。
4.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
(1)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
(2)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苏俄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的国情。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4)意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中共继续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