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教案+素材)】1.2 运动的描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教案+素材)】1.2 运动的描述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教案+素材)】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新课导入                         
  方式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图1-2-1)或视频——春风拂柳、夏雨悠悠、秋风落叶、冬雪纷纷;蝴蝶飞舞、鹰击长空、列车飞驶、万马奔腾……
图1-2-1
导入语: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它们都在运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板书课题)
方式二 【情境导入】
导入语:高铁以高速快捷而取胜,但是沿途进站上下客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制约高铁高速的羁绊。能否在高铁运行时不减速实现上下客,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呢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播放视频“高铁到站不停车”(见素材二)。
方式三 【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车厢动没动”(见素材二)。
导入语: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吧,在特定的情境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 今天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可以轻松揭开谜底。(板书课题)
电子视频  (详见电子资源)
教材知识处理  
进行跨学科实践,轻松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可播放视频文件“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思考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和对接完成后的两个过程中,分别以梦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地面指挥中心为参照物,另外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同时可以再多举几个“相对静止”的实例,如高速公路上飞快行驶的货运汽车和车上装载的集装箱,沿笔直的公路并肩散步的两名同学,路上行驶的清障车和它后面拖拽着的故障车,正在发射升空的运载火箭和跟它捆绑在一起的航天器……尽可能地多举几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知道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通常所说的“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些特定的参照物来讲的,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本节教材链中考  
[考点小说] 本节在中考中考查热点是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状态的判断和运动的相对性,涉及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考点对接] 1.参照物
[源起教材P20] 想想议议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列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列车的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例1 (山西中考)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1-2-2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图1-2-2
[答案] 错误 以塔为参照物,小丽与塔的位置在靠近,说明车正在向西运动
[考点对接]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源起教材P21] 想想议议
  说一说图1.2-4甲中的人与图1.2-4乙中的受油机,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
图1.2-4 参照物的选择
例2 (常州中考)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中国空间站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答案] A
拓展材料  
材料一——参照物与参考系
参照物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我们对运动只做简单的对照与比较时用参照物就可以了。而参考系是相对完备的数学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可以解决各种形式而复杂的运动问题,坐标系是参考系这个数学框架的具体形式。
举个例子,如果只考虑地球和太阳两个物体,以太阳为参照物,我们说地球在运动,这就是所谓的简单的对照。但是我们不可能只通过参照物就求出运动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比如轨道方程等。要求出轨道方程,我们就需要在参照物上选择一个基点,比如说太阳中心,建立一个坐标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坐标系中的空间变量(x,y)和时间变量(t)来表示地球运动的轨道曲线,F=f(x,y,t)。这种被假定为静止的,并以它为标准来描述运动的坐标系,就叫作参考系。
材料二——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的人造卫星。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为一个恒星日。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信、气象、导航以及军事情报搜集等。地球同步卫星按其轨道倾角不同,可分为地球静止卫星、倾斜轨道同步卫星和极地轨道同步卫星。
  材料一 参照物与参考系
  材料二 地球同步卫星
  ——详见电子资源
能力培优题  (详见电子资源)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教材中首先出示了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列举了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
学 习 目 标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认识机械运动,了解选择参照物的必要性和标准,应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运动的特点,辨识机械运动、优选参照物。
科学探究  通过模拟和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机械运动现象,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感受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最终能够优选参照物并对机械运动进行分析或者解释。
科学态度 与责任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通过了解中国航天航空事业中对“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知识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 难 点 处 理 重点  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的位置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
难点  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及参照物的判断。建议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及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指导学生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教学方法  首先引领学生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什么而言的”“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人人畅所欲言,教师在各组间巡视点拨。教师提前给每组发下一张表格,让各组归纳这节内容的知识要点。全班通过汇报、总结,教师做简单概述,并纠正交流中出现的片面认识,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就说它在运动”这种说法的不准确性,鼓励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才具有准确性”,学生从实例中得出答案。学生掌握了重点问题后,教师继续拓展延伸:为什么“飞机怕鸟”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续表)
知识荟萃  歌词、诗词、成语、谚语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  (1)月亮走,我也走。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5)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6)坐地日行八万里。  (7)水落石出,水涨船高。  (8)旭日东升。
教学设计①  (对应ppt见电子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彰显着中国力量。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在对接过程中和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是如何运动的 播放视频: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见素材二)。 观看视频并思考 通过观察视频中梦天实验舱在对接过程中和对接完成后的运动情况,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科技前沿,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一、机械运动 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火箭拔地而起的运动,看到了梦天实验舱在对接过程中不断靠近核心舱,也看到了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和核心舱一起绕地运动,还看到了宇宙中各种天体的运转,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运动呢,你能列举一些吗 教师对学生举例进行评价。 二、参照物 在大家的描述中,我们知道了机械运动在航天航空和生活生产中很常见,那么对机械运动的描述也非常重要,请你描述视频中,运载火箭的运动状态,以及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的运动状态。 教师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导思考: 生1和生2的回答谁正确,谁错误 请同学们思考生3的回答,他说“梦天实验舱和核心舱一起绕地运动”,那么如果同学们就在核心舱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梦天实验舱的位置于同学们而言变化了吗 小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上述运动的共同特点: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 思考举例 思考并回答问题。 可能的学生答案: 生1:运载火箭向上运动。 生2:运载火箭静止。 生3:梦天实验舱和核心舱一起绕地运动。 互相评价。 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认识机械运动,并扩大评价主体,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各类运动的辨析。 通过对比思考,使学生知道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参照物的必要性。
[学生体验]假设钢笔为梦天实验舱,课本为核心舱,课桌为地球,模拟对接过程和对接完成后,两者的运动情况,并选择恰当的参照物进行运动的描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在对接过程中: (1)选取课桌作为标准,钢笔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为标准,钢笔和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钢笔作为标准,课本和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作为航天科学家,要研究对接过程中,梦天实验舱的运动情况,应该选择谁为参照物 分析得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我们发现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样的体会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其运动情况截然不同 问题分析: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路旁的孩子们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 归纳总结: (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拓展教学: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的。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静止的,二者属于相对静止。 点拨:(1)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2)选取参照物的原则: ①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研究对象本身不能作为参照物。 ②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我们就把它看作静止的,但并不说明物体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不动)。 体验、操作、思考,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进行运动的描述。 思考、分析、交流、总结 亲身体验,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不同,并思考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如何优选参照物。 通过问题探究能够发现,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物体的不同运动阶段,所选择的参照物可能不同。 通过问题探究能够发现,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情况可能不同,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③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以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对同一物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航天航空等领域中,无时不在应用着运动的相对性,人们的便捷生活,离不开科技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知识的力量!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略) 听讲、思考 课堂思政,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②  (详见电子资源)
 温馨提示:为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不同教学需求,特新增“典案二 教学设计②”,
 内含多种授课方式不同的教学设计案例,word排版,可编辑加工,方便使用。
 内容详见电子资源。
导学设计  
学点1:参照物
做一做:把课本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问题1:选择桌子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 运动的 。
问题2:选择课本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 静止的 。
问题3: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
学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根据图1-2-3中所描绘的情境,讨论下列问题:
图1-2-3
问题1:图中小明(左)和小华(右)谁说得对 为什么
答: 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说自己乘坐的火车是静止的;小华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说自己乘坐的火车是运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说法都正确 。
问题2: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问题3: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加油机空中加油的技术。如图1-2-4所示,位于上面的是加油机,位于下面的是受油机。要实现空中加油,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图1-2-4
答: 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静止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