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下第五单元14 小马过河【备课】一、教学目标(一)能用看图识字、汉字溯源等方法认识“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字。(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三)能试着用上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四)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领悟“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遇到事情得自己去尝试”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难点:能试着用上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领悟“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遇到事情得自己去尝试”的道理。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揭题导入1.看图猜故事。2.学习构题方式。3.揭题,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检查反馈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学习目标。2.识字闯关游戏。三、梳理情节,了解起因1.根据语言支架,梳理故事情节。2.了解故事起因,学习读出恰当语气的方法。四、字族识字,寻规书写1.对比生字,字族识字。2.寻找规律,练习书写。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1.“小马过河”复习字词。二、对话角色,深入理解1.学习故事经过,找到小马过不了河的原因。2.学习故事结果,重点学习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三、借助提示,练讲故事1.你说我接,师生讲。2.四人接龙,小组讲。3.绘声绘色,挑战讲。4.终极挑战,独自讲。四、结合实际,交流拓展1.依托课后习题,交流看法。2.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根据经验,自主书写1.回顾写好左右结构生字的注意点。2.自主书写,同桌互评。【上课】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揭题导入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一定是伴着童话故事长大的。在课本里,也读到过不少经典童话。今天,我们先做个看图忆故事的游戏吧!请看第一幅,知道是什么故事吗?生:我知道,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一下就猜对了,厉害!这是第二幅,还能猜出来吗?生:这是《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师:都难不倒大家。最后一幅呢?生:这是《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师:全猜出来了,了不起!那看着这些童话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题目里都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生:故事题目都是“谁”“干什么”。师:这个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确实,很多童话故事的题目都是由“谁”“干什么”的形式构成的。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叫做《小马过河》。如果你愿意,请拿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读了题目,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我知道了这个故事就的就是“小马过河”这件事。生:我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小马。师:你们说得都对。读了题目,我们就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构题方式希望将来小朋友也可以用到自己编的童话故事中去哦。读完课题,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师:想了解过河的原因。生:小马如果一次顺利就过了河,可能就不会有这个故事了。我想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师:也就是他具体是怎么过河的。生:小马最后到底过河了吗?师:还想知道故事的结尾怎么样。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二、初读课文,检查反馈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请看学习目标: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读完后,给课文标上自然段;3.圈:圈一圈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生自由朗文,完成学习目标)师:看大家课文读得这么认真,老师要为你们点赞。这个故事有点长,几个自然段?生:8个自然段。师:都数对了。课文会不会读,我可要来检查一下,让我们来一场闯关游戏。第一关:火眼金睛找一找。(学习:愿意)师:请看第一关“火眼金睛找一找”。谁能读准这个词?生:愿意。师:第一次站起来就读准了。请你读。生:愿意。师:愿意读的孩子一起读。生:愿意。师:火眼金睛找找看,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吗?生:我发现“愿、意”两个字里都有“心”。生:我发现这“愿意”都是形声字。师:你们能从字形和读音上分别考虑,都很会学习。“愿意”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声音,所以都有“心字底”。这是小马内心的声音,谁愿意读?生: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师:还有哪匹小马也愿意读?生: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师:请你也能用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生:小白兔愿意帮兔妈妈摘蘑菇。生:我愿意帮妈妈做家务。师:都是好孩子。这个词是我们要学写的。“愿”比较难写,请伸出手跟老师书空。半包围结构心字底,心字在下要突出。“意”自己尝试着写。请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第二关:助人为乐送一送。(学习:马棚 磨坊 前蹄 麦子)师:第二关“助人为乐送一送”。请你先读读这组词。(生自由读)师:哪个能干的孩子读给大家听?生:马棚、磨坊、前蹄、麦子。师:“棚”这个后鼻音读得真准。谁还想读?生:马棚、磨坊、前蹄、麦子。师:“磨坊”这个词读得特别准,大拇指讲给你。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师:老师这儿有四幅图,你能一一帮图片送回自己的家吗?生:这是马棚。生:这是磨坊。生:这是前蹄。生:这是麦子。师:一点都难不倒大家,都找对了。原来马棚就是马儿的家。那小羊的家叫什么?生:羊圈。师:小鸡的家呢?生:鸡舍。生:鸡窝。师:明白了,不同的动物住的地方不一样,家的名字也不一样。师:这里是“磨坊”。“坊”在这个单元中学过,记得吗?生:我记得在《亡羊补牢》中学过,在“街坊”这个词中,“坊”读第一声。师:记性真不错,今天,在“磨坊”这个词中读第二声。猜猜看,“磨坊”是什么地方呢?生:是磨面粉的吧。师:会思考。那染布的地方会叫什么呢?生:染坊。师:酿酒的?生:酒坊。师:会动脑筋,我们把这样较小规模的工作场所就叫“坊”。“磨”呢,可以表示一种把粮食变成粉的工具,看,这是“石磨”;也可以表示碾碎粮食的过程。还记得做千人糕时,制糕要磨什么吗?生:磨米。师:故事中要磨什么?生:磨麦子。师:一下子又给“磨”找了两个好朋友!奖励你们看个古体字,猜猜这是什么字呢?生:是“麦”。生:我也猜是“麦”。师:怎么猜出来的?生:这个字和长在田里的麦子很像呀!师:是啊,古人可真有智慧。“麦”也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看,发现了吗?“折文”在字的上方和下方时,笔画是有变化的。生:我发现“折文”在上方时,撇短,在下方时,撇变长了。师:确实,在书写上,同一个部件在不同的字里写法会发生变化。请跟我书空,一撇起笔竖中线,横撇撇段要稍长,一捺与撇要齐平。请你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第三关:手脚并用演一演。(学习:驮 挡 试 叹)师:第二关挑战太容易了,现在要提高难度了,第三关“手脚并用演一演”。谁愿意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请小老师读一个,小朋友跟着读一个。开始吧。(生领读,全班齐读)师:字正腔圆,谢谢你。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生:我发现这四个字都动词。师:那让我们来演一演吧。(生上台做动作,师随机采访)生:把东西背在背上,就是驮。师:此刻,你就像一匹驮着麦子的小马。师:看明白了,什么是“挡”?生:就像这样,两手伸开,和“拦”差不多。生:“试”就是尝试,没做过的事情去做一做。生:“唉——”师:这口气叹得真长啊,一听就是有心事。第四组:感同身受读一读。(学习:唉)师:恭喜你们顺利进入第四关“感同身受读一读”。刚刚这位同学把“叹”字表演得真不错。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出过这样的叹息呢?生:有,没考到理想成绩的时候。生:妈妈不同意给我买玩具,我不开心了。生:上回我们班输了足球比赛。师:看来小朋友的烦恼也不少。像这样,能表示人心情的,带“口字旁”的词,我们叫它语气词。这个故事中还藏着许多,快找一找吧!生:我找到了“吗、呢”。生:我找到的是“啊、哩”。生:我还找到了“吧、啦”。(出示:吗 呢 啊 哩 吧 啦)师:语气词能表示出人物当时的心情,一般都出现在对话中。老师将课文中部分带这些语气词的句子整理了出来。请和同桌一人一句,互相读,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同桌互读)师:让我们开火车读读这些句子吧。(生开火车读,师随机指导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师:小朋友们都是朗读高手,小问号和感叹号都读得这么好。祝贺你们挑战成功!三、梳理情节,了解起因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找到了吗?生:小马、老马、老牛和松鼠。(师随机板书)师:故事的发生就跟这些人物有关。请你选择合适的人物填进这段话中,轻声说给自己听。(生自由说)出示:( )非常愿意帮( )把麦子驮到磨坊去。路上,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很为难。( )告诉( )水很浅,( )却说水很深。( )不知道该怎么办,跑回家找( )。( )告诉他遇到事情要动脑筋,试一试。最后,( )试着自己过了河,发现河水不深也不浅。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生:(小马)非常愿意帮(老马)把麦子驮到磨坊去。路上,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很为难。(老牛)告诉(小马)水很浅,(松鼠)却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跑回家里找(老马)。(老马)告诉他遇到事情要动脑筋,试一试。最后,(小马)试着自己过了河,发现河水不深也不浅。师:说得真清楚!小朋友,看来抓住人物,就能帮我们大致搞清楚整个故事。现在,你们明白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了吗?生:小马是要帮妈妈送麦子去磨坊。师:对,这原因就藏在课文1、2两段中。接下来,请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个演老马,一个演小马。(同桌自由练读)师:哪对同桌愿意来给我们演一演?(生分角色朗读)师:先来采访一下老马。老马,你真是位温柔的妈妈。能教教大家,你说话时用的是怎样的口气?生:我先用商量的口气跟小马说话,很亲切。当听到小马愿意帮我做事,我很高兴。因为妈妈平时就是这么跟我说话的。师:能根据生活经验读出恰当的语气,你真了不起!(随机板书:根据生活经验)师:再采访一下小马,你为什么要笑眯眯地读,而且语气上扬呢?生:因为这里写小马“连蹦带跳”,说明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语气就要轻快些。师:能关注到提示语,从而读出恰当的语气,你也很会学习!(随机板书:关注提示语)师:这个词,我们一起读——生:连蹦带跳。师:现在你们都是小马了,做做这个动作。(生做动作)师:看明白了,连蹦带跳就是平是我们说的,蹦蹦——生:跳跳。师:就是又蹦——生:又跳。师:那此刻,小马,你的心情怎么样?生:很高兴。师:小马,你呢?生:很开心。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妈妈请我帮她做事。生:因为我长大了,能帮妈妈做事了,当然高兴了。师:真是懂事又孝顺的小马,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这一段吧。我当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马。(师生合作读)师:学习了这段话,我们不仅了解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还学会了读出恰当的语气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关注提示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后面的故事。四、字族识字,寻规书写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写好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学习:该、刻)生:我发现这两个字里都有“亥”。师:对了。那“该”和“刻”能分清吗?生:当然了,“刻”要用“刀”,所以是“利刀旁”。生:爸爸妈妈经常对我们说“该干什么,该干什么”,跟语言有关系。师:确实,偏旁可以来帮我们正确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我们说,这两个字都是“亥字族”的。回忆一下,你还知道别的“亥”字族的字吗?生:我们学过“雪孩子”的“孩”也是的。生:“咳嗽”的“咳”也是“亥字族”的。生:我还知道一种气体,叫做“氦气”,“氦”也是的。师:大家都是识字高手。字族能帮助我们记住一组字。那在书写上,这两个“亥”有没有什么不同呢?生:我发现了“该”的“亥”要写得大一些,“刻”的“亥”要写得小一些。因为汉字书写和我们人一样,要懂得谦让。师:说得太好了。请你跟着老师写一写“该”。该,左右结构言字旁,亥字撇折过中线,下面两撇穿到左,两撇起笔上下齐,长点稳稳压下面。(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师:学会了“该”,相信“刻”也一定难不倒你。请你自己写一写。(生自主练写)板书设计:小马过河小马 老马 老牛 松鼠 根据生活经验关注提示语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还学会了读出恰当的语气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关注提示语。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童话之旅。先做个“小马过河”的游戏吧,如果你能读出河面上的词语,就能帮小马过河啦。(生游戏闯关)师:你们真能干,轻轻松松就帮小马过了河。品读角色,深入理解师:但其实小马过河一点都不容易。他几次来到河边?生:两次。第一次没过去,第二次过去了。师:第一次为什么没过去呢?别急,答案就藏在课文3-6自然段中,请你完成学习目标:自由朗读3-6自然段,找找小马过不了河的原因,用“ ”划一划相关语句。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处,在第三自然段,“小马为难了,心想……那该多好啊!”小马一遇到困难,就想到问妈妈,但是妈妈又不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过不了河。生:我找到的是第4自然段中这一处: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但第5自然段中这一处又写到,“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过不了河。生:我还找到了当老牛告诉小马水很浅的时候,“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而当松鼠告诉小马水很浅的时候,“小马连忙收住脚步。”小马没有想过他们的话,所以过不了河。(随机板书:深、浅)师:你们都很会读书,自己就把这部分故事读懂了。在这个过程中,小马的心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请你仍然和同桌合作,分角色读课文3-6段,注意用上上节课学到的方法,读出人物恰当的语气。(生自由读课文)师:站在河边正犯难的小马在哪儿?请你读第3自然段。(指生读)师:读得眉头都紧锁了。孩子,为什么这样读?生:因为这时候小马很为难。课文中就有这个词。师:借助提示语,就能我们帮助我们读出恰当的语气。谁还想来读一读?(指生读)师:老牛和小马的对话,请两位同学来演演。(指生读)师:采访一下,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妈妈不在身边,可以请教牛伯伯,所以这时小马是仿佛看到了“救星”,语气肯定是高兴的,他也很有礼貌。生:老牛吃着草,笑眯眯的,应该是很舒服的感觉。而且他说水很浅,对老牛来说过河很容易。师:你是怎么知道老牛笑眯眯的?生:插图中画着。师:太了不起了,大拇指奖给你!读书能关注插图,图文结合着也能帮我们读出恰当的语气。(随机板书:关注插图)师:那松鼠和小马的对话又该怎样读呢?如果能说出你的依据就更厉害了。生:松鼠的话要读得吃惊又认真。我是从课文中的提示语里读懂的。师:学以致用,很厉害!生:读松鼠的话语气要强烈,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感叹句!师:连标点都读懂了!生:松鼠的话还要读得声音响一些,课文写他是突然从树上跳下来,插图中也有他拦住小马的样子。情况很危急。师:真会读书。你们看,“穴”,上面是穴宝盖,表示洞穴,下面犬表示狗,原意就是一只狗猛地从洞穴里跑出来。看老师写一写这个字。(师范写,生书空)师:(出示插图)面对忽然跳出来的松鼠,小马怎么样呢?生:他眼睛都瞪圆了,吓了一大跳。生:刚刚听老马说水很浅,松鼠居然说水很深。他太吃惊了。师:请男女生分角色读读这部分对话,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师: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因为思前想后,小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生:不动脑筋的小马。生:依赖妈妈的小马。师:跑回家的小马显得有点难为情,不过妈妈责备他了吗?生:没有。师:是啊,在向小马了解了整件事后,她亲切教育了小马。哪个能干的孩子为我们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找,请把你觉得妈妈说的对小马的启发最大的话用“ ”划下来。(指生读)生:我找到的是这句话:“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师:你呢?生:我找到的也是这一句。师:你们都找到了。聪明的小朋友,妈妈的话你读懂了吗?生:妈妈告诉小马不能只听别人说,自己不懂脑筋。生:妈妈还告诉小马要自己去试一试。师:妈妈教育孩子还真有一套。还是老师当妈妈,你们来当小马,我们合作着读。(师生合作读)生:听着你们结结巴巴,有点委屈的朗读,我知道小马真的难为情了。师:那妈妈的话小马听懂了吗?谁能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指生读)师:(出示插图)你们看,小马正小心翼翼地过河,远处老牛和松鼠一直注视着他。其实,直到蹚到对岸,小马发现了——生: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板书:不深不浅)师:看来妈妈说的话还真挺有道理。可是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小马对河水深浅的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的说法才是对的呢?生:其实它们每个人的说法都没有错。松鼠个子小,所以河水对他来说是深的,而老牛个子高,所以河水对他来说很浅。生:老马跟老牛的身高应该差不多。而小马比老牛矮,比松鼠高,所以河水对他来说不深也不浅。(出示插图)师:就像你们说的一样。动物们的说法不一样,是因为身高不一样。他们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已。看来,凡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还得——生:自己动脑筋,并去试一试。(板书:自己动脑筋,并去试一试)借助提示,讲述故事师:这么有意思的故事,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好想听。猫头鹰爷爷组织了一场故事会,邀请大家去参加呢!故事有点长,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法宝。看!(出示词语)师:我想先和大家一起讲故事,好吗?来,我说你接,师生讲。(师生合作讲故事)师:我们配合得多默契,讲的时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故事之间是得衔接自然。接下来,像我们刚才这样,四人接龙,小组讲。快试试吧!(小组接龙讲故事)师:哪组小朋友愿意来讲给小动物们听?(小组展示讲故事)师:为这群勇敢的故事大王点赞!再请一组小朋友。提高点难度哦,讲故事时也注意人物语气,会让故事听起来更有意思!绘声绘色,挑战讲。(小组展示讲故事)师:越讲越有趣了!有没有小朋友能看着提示一个人把故事讲下来的?终极挑战,独自讲!(指生上台讲故事)师:能在台上大大方方地讲故事,还能注意到人物的语气,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也送给自己,真棒!今天回家后,请你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结合实际,交流拓展师:刚刚猫头鹰爷爷在听了你们讲的故事后,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想请教下大家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记得要说清理由。请你读一读,想一想。(生自由朗读,思考)师:请看第一条: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老牛说水浅,是因为老牛个子高,松鼠说水深,是因为他个子矮,而且伙伴还淹死在水里过。他们的说法都是从自身出发的,并没有骗小马,这个不是撒谎。师:第二条: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生: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们有事情不懂的时候是应该向别人请教。生:对,老师教我们不懂就要问。师:第三条: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生:我同意。像故事里老牛和松鼠说的都是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生:我也同意,像小马最后还是要自己尝试了,才知道河水不深也不浅。师:最后一条: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别人的话也不一定完全都是不可信的,关键是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还得去试一试。师:你们能结合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猫头鹰博士都佩服大家!他还想请小朋友展开想象,当小马送完麦子回家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呢?请你动动脑筋,先轻声说给自己听。(生自由说话)生:妈妈,您说得没错,河水对我来说不深也不浅。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自己试试看。生:妈妈,我现在明白了,别人的话应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去试一试。师:说得真好。《小马过河》是我国经典童话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猫头鹰爷爷希望小朋友多读多想,敢于实践,会越学越聪明。根据经验,自主书写师:这课中,还有“伯、掉”两个字也是小朋友要学写的。我们对左右结构的字已经非常熟悉了,一定也积累了丰富的书写经验。想想看,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呢?生:一看宽窄,二看长短,三看穿插。师:记性真不错。请你们认真观察,就从这三方面分析字形。生:伯,左窄右宽,左长右稍短,这个字穿插并不明显。师:说得真清楚,提醒大家吧“白”一竖写在竖中线。“那“掉”呢?生:掉,也是左窄右宽,右边“卓”比左边“扌”稍长一些,“卓”字长横穿插到“扌”的提下方。师:都是写字高手。就请你在田字格中认认真真地写一写吧。(生自主书写)师:写完了,请同桌就从宽窄、长短、穿插这三方面互相评价,做到一点打一颗星。如果没有做到,也请你帮帮他。(同桌互相评价)师:这一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小马过河小马 老马 老牛 松鼠 根据生活经验不深不浅 浅 深 关注提示语自己动脑筋,并去试一试 关注插图(绍兴市树人小学教育集团 张洁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