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组词等方法读准多音字“似”,通过比较形声字、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等方式认读“耷”“咦”“竖”3个生字。会写“扇”“遇”“慢”“兔”4个生字。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3个问句,在情境中迁移运用问句。画出大象说的话,理解大象想法发生改变的原因,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好课题。(谁读读课题?你把耳朵读得轻轻的,真好听。是呀,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大象。我们读的时候要把 的 朵 都读得轻轻的哦!一起读课题。)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初读课文,了解耳朵特点学习提示一: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想一想:大象的耳朵长什么样?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多音字“似” 。说一说,读好词语“似的”;读一读,把句子读正确。(请2个学生朗读,你们把这个多音字都读正确了。再一起读这个字。这是一个多音字。我们一起读读词语)(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大象的身体像——大象的腿像——)(哇,大象可真大呀!你能把他的大耳朵读出来吗?请2生读)学习生字“耷”。做做动作,理解词语“耷拉”;边做动作边朗读,激发学习兴趣。(哎呀,大象的耳朵实在太大了,就耷拉了下来。读好这个词,齐读,开火车读。)(拿出小手,当当大象的耳朵,大耳朵耷拉着。现在你记住耷这个字了吗?说说你的好办法。)(大象们,用手当大耳朵,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看来耷拉着的大耳朵是大象的特点呢。)阅读感悟,读好问句过渡: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板贴)1.学习提示二:默读第2-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动物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交流句子,修改补充)2. 抓住疑问词,读好问句。(1)自主朗读,初步感受疑问语气。(小兔子和小羊和大象说什么?自己读读屏幕上这两个句子。请2生读)(它们都说了啥呀?哦原来它们看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觉得很奇怪。怎么读好问句,把奇怪的感觉读出来呢?读给同桌听一听。)(2)抓住疑问词,各种形式读好问句。(哪对同桌试试?你从哪儿听出了疑问?咦,表示很奇怪,语气往上扬。小兔子,你问一问大象。读好怎么,也能帮助我们读好问。问号也要注意。小羊,你来问一问大象)(男女生读一读)情境迁移,运用问句:小鹿、小马、小老鼠会说些什么呢?(小鹿,你的脑袋里也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呢。小马,你也觉得大象的耳朵很奇怪吧!小老鼠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象是怎么说的?自己读一读大象说的这两处句子。请1学生读。)3.抓住语言变化,感悟大象想法的改变。(1)朗读句子,关注大象想法的变化。(大象一开始也觉得自己的耳朵有问题吗?原来他觉得自己的耳朵很正常。那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大象,你试试。为什么后来,大象改变了想法呢?)(2)聚焦“不安”“自言自语”,读好句子。(小动物都这么问,所以大象感到很不安,也问起自己来。他会怎么问自己呢?谁来读一读。你读得轻轻的,是自己和自己说话,这就是自言自语。我们一起读一读吧!)4.,借助作业本,合作读好问句。(故事中,大家对大象的耳朵充满了疑问。现在你肯定能读出疑问的语气了,看作业本第 题,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出疑问的语气就给五角星涂上颜色吧!)5.分角色朗读,展示交流(☆读好问句 ☆读出大象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了故事的前半部分,要读好这个部分的内容,要注意什么呢?四人小组分角色,合作着读一读吧!)6.回顾小结,复习巩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了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小动物们看到他的大耳朵,说,咦,有了很多疑问。后来大象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最后,让我们一起写好课后的四个生字。)(四)观察结构,写好生字。1.出示“扇”“遇”“慢”“兔”四个生字。仔细观察,哪个生字比较难写?哪个部分最难写?2.范写:遇和慢3.学生练写。4.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