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对韵歌》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识字量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尚不成熟。学生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应采用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对韵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思维能力 通过识字游戏和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审美创造 通过欣赏和创作简单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对韵歌》中的生字。2. 理解并能运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3.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难点 1. 正确书写汉字,特别是笔画的顺序和结构。2. 在交际活动中,能够主动、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游戏化学习、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汉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交际活动道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欢迎学生进入课堂,简短介绍今天的学习目标,即《对韵歌》的内容。
2. 展示《对韵歌》的部分字词,如“天对地,雨对风”等。
3. 提问学生:“你们能从这些字词中找出哪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吗?”
4. 引导学生尝试读出这些字词,纠正发音。
5. 引入新课,展示拼音卡片,让学生尝试拼读“天对地,雨对风”等拼音。
6. 提问:“你们还能摆什么拼音?快来试试看!”鼓励学生尝试拼读新的拼音组合。 学生观察《对韵歌》的部分字词,尝试读出字词,参与拼音拼读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尝试新的拼音组合。 通过《对韵歌》的部分字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识字与词汇 1. 展示《对韵歌》的部分字词,如“天对地,雨对风”等。
2. 引导学生逐一读出这些字词,纠正发音。
3. 提问:“你们能用这些字词造句吗?能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吗?”
4. 引导学生尝试用这些字词造句,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5. 展示“读一读,说一说”部分,让学生在《对韵歌》中找出这些字词。
6. 提问:“你们能通过这些动作记住这些字词吗?”鼓励学生通过动作记忆字词。 学生逐一读出字词,尝试造句并表演动作,参与字词的寻找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对韵歌》的部分字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记忆能力,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口语交际 1. 展示“口语交际”部分,如“交朋友”等。
2. 引导学生逐一读出这些句子,纠正发音。
3. 提问:“你们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能模仿这些句子造句吗?”
4. 引导学生尝试模仿这些句子造句,鼓励创造性思维。
5. 展示“读一读,说一说”部分,让学生边读边做相应的动作。
6. 提问:“你们能通过动作记住这些句子吗?”鼓励学生通过动作记忆句子。 学生逐一读出句子,尝试理解并模仿造句,参与动作记忆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总结回顾 1. 总结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字词、句子等。
2. 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哪些新字词?你们能记住多少?”
3.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4. 展示“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让学生再次尝试读出并理解。
5. 提问:“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字词造句吗?”鼓励学生尝试造句。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复习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用新字词写一段话。 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尝试读出并理解字词,分享学习体会,尝试造句,完成作业。 通过总结回顾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作业设计
识字与词汇 1. 阅读并理解《对韵歌》的内容,尝试背诵。2. 使用新学的词汇造句,如“天对地,雨对风”。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包括生字“天”、“地”等,以及《对韵歌》的关键词汇和动作描述。可以使用箭头和简单的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动作的关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学生能够有效区分并记忆新学的生字。2. 通过《对韵歌》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兴趣和参与度。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汉字书写上还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2. 时间管理上,《对韵歌》部分占用时间较多,导致部分练习未能充分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