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球的运动训练题(含答案)选择题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20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南 B. 自北向南 C. 自南向北 D. 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4、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地轴是( )A. 直立的 B. 倾斜的 C. 朝南倾斜 D. 朝不同方向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一年 C. 72小时 D. 12小时6、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D.济南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7、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十月一日国庆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一月一日元旦 D.九月十日教师节8、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9、能说明地球自转的事实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寒来暑往C.阴晴变化 D.登高望远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12、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1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14、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15、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16、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P点位置同时满足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17、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 D18、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19、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W,23.5°N B.20°W,66.5°NC.160°E,66.5°N D.160°E,23.5°N20、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2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北京举行奥运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当地球公转到④点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正处在小麦播种期B.北京市白昼最短,以后逐渐变长C.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时期D.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2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不同经度地区时差的形成24、当地球位于图中②点的位置时,下列现象不可能有的是( )A.北京的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正是最好季节C.印度半岛上正处于多雨时期D.东南季风北上,给我国东部带来丰沛降水25、读下图,左图中天气状况与右图中地球运动为之组合正确的是( ) A.A一② 8.B一① C.C一④ D.D一③非选择题26、连线题:①赤道 A.66.5°N②北回归线 B.66.5°S③南回归线 C.23.5°N④北极圈 D.23.5°S⑤南极圈 E.0°27、读图1.2-12,1.2—13回答:读图1.2-12,回答第(1)至(3)题:(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 ,正值黑夜的是 。(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白昼即将来临。(3)该图表示的 月 日前后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这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图1.2-13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4)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5)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6)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8、阅读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1)如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 。(2)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 的周长。(3)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是真的吗 为什么 (4)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5)地球从位置③→④→①的运动过程中,临清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6)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临清某中学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地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29、综合题思考:1.地理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3.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答案1-5CDBBB 6-10CCCAD 11-15DCDBC 16-20DCDBA 21-25DCBBB①-E ②-C ③-D ④-A ⑤-B(1)ADEF BC (2)D C (3)6 22 高 长 夏 冬(4)23.5°S 冬至 (5)ABCD (6)昼短夜长28、(1)自西向东 (2)自转 赤道(3)真的,人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圈(两空全对得l分)(4)夏至23.5°N(或北回归线)(5)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6)B29、(1).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有自转还有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便产生了四季变化。(2).夏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则相反。(3).地球表面根据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下列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和23.5°S是热带的分界线;23.5°N和66.5°N是北温带的分界线;23.5°S和66.5°S是南温带的分界线;66.5°N是北寒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寒带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