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酉S2025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地 理 试 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郊区的窦店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典型。该村在被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后,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多级物质循环利用工程(见下图),该工程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目前窦店村的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样板在全国进行推广。据此完成1~3题。1.窦店村生态农业的基础产业是A.畜牧业 B.淡水养殖业C.种植业 D.人工沼气业2.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循环过程的生态意义有①减少污染、净化环境 ②化害为利、变废为宝③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窦店村为北京市场提供的主要产品为A.乳肉、玉米、食用油类 B.小麦、水稻、瓜果蔬菜类C.大豆、海鲜、多种杂粮 D.肉类、鱼类、无公害蔬菜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1 页(共6 页)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一种气候现象,一般出现在9~11月,影响范围涵盖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等省级行政区。华西秋雨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势力关系密切。下图示意华西秋雨范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据此完成4~5题。4.华西秋雨带一般分布在副热带高压的A.西南侧 B.西北侧 C.东南侧 D.东北侧5.2022年华西秋雨出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A.异常北移西伸 B.异常南退东缩 C.由南向北移动 D.由北向南退缩博格达山脉位于中国新疆中部,属北天山东段,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界山。下图示意博格达山脉区域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与地质构造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6.该区域曾经发生的主导性地壳运动是A.彼此分离扩张运动 B.水平挤压碰撞运动C.垂直上升运动 D.垂直下降运动7.从成因上看,博格达山脉为A.背斜山 B.向斜山 C.地垒山 D.褶皱山8.推测图中甲地可能为A.断陷盆地 B.熔岩台地 C.峡谷地貌 D.冲积平原七普人口数据显示,山东省内迁移人口为1661.4万人,占全部迁移人口的80.09%,与十年前相比,增加739.3万,增长80.18%,人口加速迁移。据此完成9~10题。9.山东省人口以省内迁移为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小 B.工业门类齐全C.经济发达的城镇较多 D.交通通达度高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10.推测山东省人口省内迁移的主要目的地为A.青岛、济南 B.青岛、烟台 C.淄博、威海 D.德州、泰安传统村落是记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延续乡愁文脉的重要载体。我国从2012年启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截至2023 年,公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8155个村落入选,其中云南省就有778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下图为云南省传统村落密集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云南省传统村落各具特色,主要是因为该省①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②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合③梯田农业景色优美 ④风俗礼仪源远流长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云南省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能够保留至今,可能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 B.多干热河谷,一山有四季C.矿产资源短缺,经济落后 D.地形闭塞,工业化进程慢地球公转过程中,除了赤道全年任何一天都是昼夜平分以外,其他地区都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就是一年中会有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有白昼最短的一天。下图示意北半球夏至日全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据此完成13~15题。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3 页(共6 页)13.据图得出的全球昼夜变化规律有①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②北极和南极的极昼极夜天数相同③赤道上一年内昼夜等长④一地昼长与另一半球纬度相同的一地夜长等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冬至日这一天,30°N的日出时间(地方时)约为A.5时58分 B.6时58分C.7时00分 D.8时00分15.从北半球夏至日到冬至日,南半球白昼的变化特点是A.由一年内的最短到最长 B.由一年内的最长到最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55 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帕图斯湖位于巴西东南部,与大西洋只隔一个南窄北宽的沙坝,是巴西最大的湖泊,湖长约290千米,宽约64千米,面积为10144平方千米。下图示意帕图斯湖及周边水系分布。(1)简述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6分)材料二 帕图斯湖北端有雅库伊河等河流注入,南端通过圣贡萨洛水道与米林湖相连,并在里奥格兰德附近通过一条宽约1.6千米的水道与大西洋相通。多年研究表明,帕图斯湖的表层盐度呈下降趋势。(2)请对帕图斯湖表层盐度呈下降趋势之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4 页(共6页)③S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第十大天然气生产国,非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经济支柱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出口。除了能源,阿尔及利亚还有化工、钢铁、汽车组装、建材、食品加工和纺织等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尔和奥兰。阿尔及利亚开发铁矿资源,发展钢铁工业,并布局在乡村区域。近年来,阿尔及利亚政府努力推动工业多元化,并取得一定成效。下图为阿尔及利亚矿产资源及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1)分析阿尔及利亚加工工业集中布局于阿尔及尔和奥兰的主要原因。(6分)(2)阐释阿尔及利亚的钢铁工业选址于乡村的合理性。(4分)(3)说明阿尔及利亚政府努力推动工业多元化的重要意义。(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且发生频繁,灾情严重。愈演愈烈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本区生态环境的优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5页(共6 页)(1)概括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2)在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早灾比较少,请作出合理解释。(4分)(3)内蒙古自治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少见,分析其自然原因。(5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约4400m。高原上复杂、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了青藏高原的交通布局与发展。目前,西藏交通网络由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及航空航线组成。但近年来,在国家战略扶持下,西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及综合交通运输网不断发展完善。下图为西藏自治区国道、铁路干线、航空港分布图。(1)举例说明西藏自治区交通干线布局的基本原则。(6分)(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西藏铁路线路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3)为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西藏将着力建设铁路干线,请指出你认为应当率先建设的两条铁路线。(4分)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试题 第6页(共6页)2025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 C 【解析】由图可知,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畜禽;人、畜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植业;留渣为有机农产品——“无公害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故种植业是该村生态农业的基硫产业。放选 C。2. A 【解析】人畜粪便作为沼气的原料,减少蚊蝇侵扰,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起到减少污染,净化环境的作用,①正确;将人畜粪便和秸秆加以循环利用,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②正确;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循环过程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画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无直接关系,③④错误。故选 A。3. D 【解析】窦店村位于北京郊区,耕地有限,不可能向北京市场提供能够长期存储的粮食类,而是提供保质期额,不易长期存储的肉类、鱼类和无公害的蔬菜类,并且窦店村位于内陆,不养殖海洋鱼类。故选D。4. B 【解析】由图可知,华西秋雨带是西北太平洋而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带,与从青藏高原北侧东移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故华西秋雨带一般分布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故选B。5. A 【解析】若副热带高压北进幅度大,停留时间长,则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雨带停留于华西秋雨区北部的时间长,秋雨多;同时副热带高压北进西伸的结果是华西秋雨区的南部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时间长,秋雨少。故选A。6. B 【解析】根据该区域岩层和断层线的分布判断,博格达山脉的形成以先褶皱后断层的水平运动为主导,由此引起周围地壳的相对下降运动。故选B。7. C 【解析】由图可知,在博格达山脉南北两侧有断层夹峙,由此推断该山地是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区域,形成的是地垒山。 故选C。8. 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地表岩层为二叠纪地层,周围为比它时代老的石炭纪地层,由此鉴测甲地周围断裂上升。出露较老岩层,中部断陷下降,地表仍为较新岩层,为一断陷盆地。故选A。9. C 【解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小是不利于人口迁移的、A错误;工业门类齐全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错误;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流动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有青岛、济南、烟台、淄博、威海、潍坊等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城市能够提供更高的翡翠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人口迁移的拉力较大,C正确。故选C。10.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因而成为山东省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故选 A.11. A 【解析】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的伶承与融合,形成多种多样的民警文化,加上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性装著,从而形成了在语言、文字、建筑、风俗、产业等各方面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①②正确;梯田农业景色优美和风俗礼仪的源远流长并非特色形成的原因,③④错误。故选A。12.0 【解析】由图可知。云南省传统村落密集区基本分布在山高谷深之地,这里地形闭塞,对外联系不便。受外界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较少,加上工业化起步晚、进程慢、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村落得以保存。故选D。13. D 【解析】根据图中的数据信息可能得出的结论一是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①正确;二是因一年中各时段地球公转速度不同。有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差异,故北极和南极的极昼极夜天歌是不相同的。②错误;由国直接得出,赤道上一年内昼夜等长,③正确;一地昼长与另一半球纬度相同的一地的夜长等长,④正确。故选D。14. B 【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理可知,冬至日这一天,30°N的昼长为10小时零4分,则日出时间为6时58分。故选 B。15. A 【解析】根据题意要求、从北半球夏至日到冬至日,南半球白昼的变化特点是白昼由一年内的最短到最长,B错误,A正确;应不涉及黑夜的变化,CD 错误。故选 A。16.【参考答案】(1)雅库伊河等河流给海湾沿岸带来大量泥沙,潮汐和海浪推动泥沙移涝沉积,形成平行于海岸的地下沙坝;(2分)久之.她下沙坝变高变大,出露海面形成平行于海岸线的沙坝;(2分)在巴西暖流的驱动下,沙坝泥沙向南移动堆积,沙坝长度延长.使海湾与海洋分隔,形成潮泊。(2分)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答案 第1 页(共2 页)(2)拍图斯湖形成后,雅库伊河等河流向溯泊注入大量淡水,使盐度下降;(2分)多条河流的汇入。使帕图斯湖水由北向南流。通过水道流入米林湖,也通过里奥格兰德附近的水道流入海洋,受海洋盐度的影响小;(2分)帕图斯湖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盐度趋于下降。(2分)【解析】第(1)间,从流水、潮汐、海淀、洋流的相互作用角度.从泥沙沉积到地下水坝,从地下水坝到沙坝的形成人手.简述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第(2)问,从水循环的降水、径流、蒸发三个环节入手,合理解释柏图斯湖表层盐度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17.【参考答案】(1)阿尔及尔和贝兰位于地中海沿岸、海上交通便利。与南欧各国隔海相望,按近国外市场;两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工业门类较多,居民购买力较强,消费市场广阔;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每点2分,任答其中3点得6分)(2)钢铁厂占地广,乡村土地资源丰富,租全较低,降低生产成本;乡村工业布局比较分散,不易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远离城市。既增加了当地人的能业机会,也使城市免受工业污染。(每点2分,任答其中2点得4分)(3)工业多元化能够减少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降低市场风险;工业多元化能够开拓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工业稳中有进的发展;工业多元化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每点2分,任答其中2点得4分)【解析】第(1)闰,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和城市具有的良好区位因素人手,分析阿尔及利亚加工工业集中布局于阿尔及尔和奥兰的主要原因。第(2)问,从钢铁厂布局需求和生产特点入手,阐释阿尔及利亚的钢铁工业选址于乡村的合理性。第(3)问,从市场开拓、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和满足消费等方面说明近年来,阿尔及利亚政府努力推动工业多元化的重要意义。18.【参考答案】(1)地域差异性:森林火灾发生于大兴安岭地区;消灾主要分布于中东部;雪灾发生于东北和中北部。(3分)季节差异性:早灾、森林火灾——春秋季;雪灾——秋冬季;涝灾——夏季。(3分)(2)河套平原有黄河流经,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灌溉便利;(2分)土壤水分充足,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旱灾较少。(2分)(3)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缓,河流蜿蜒曲折,下蚀作用弱;(2分)年降水较少,而水冲刷作用较弱;(1分)该自治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1分)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显著,觅石镇、滑坡少见。(1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灾害发生的季节性角度,概括内蒙古白治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第(2)间,抓住温溉水量这一因素,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何套平原旱灾比较少的主要原因.第(3)问,从地形、地壳、降水、流水等方面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少见的自然原因。19.【参考答案】(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西藏东部人口多,城镇多,经济规模大,交通干线东密西藏;(2分)因地制宜的原则,西藏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稻少,交通干线以修建难度较小的公路干线和航空港为主;(1分)尽量少占和不占耕地、牧场的原则,西敲生态环境脆弱,多占土地。会破坏土地的表层结构,导致生态破坏;(1分)适应国防需要的原则,西藏与印度、不丹等国为邻。情那、亚东等边境城市都有交通干线相通,对巩固国防具有重要作用。(2分)(2)山脉巨大连绵,东土.积雪及冰川广泛发育,地质构造复杂;(2分)气候高寒缺氧.多大风.气候条件恶劣.建设铁路的技术要求高,铁路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和资金投入大,故铁路线路较少 (2分)(3)成都至林芝.(2分)屠江至林芝。(2分)【解析】第(1)问,根据西藏自治区交通干线的空间不均衡、以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国道通向边境城市等入手,归纳西藏自治区交通干线布局的基本原则。第(2)问,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西藏铁路线路较少的主要原因。第(3)问,从与西藏相邻的青海、四川、云南角度写出两条合理的铁路干线。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答案 第 2 页(共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