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 长征(素材已内嵌)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七律 长征(素材已内嵌)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七律 长征
·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一、走近长征,反复诵读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1934—1936年由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七言律诗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wēi yí
páng bó
gèng
毛泽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二、整体感知诗歌的情绪基调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两年时间
11个省
18座大山
24条长河
二万五千余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寻常;平常
乐观,无所畏惧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三、深入研读,体会“远征难”
诵读诗歌,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猜猜图片中分别是哪座山。
五岭
乌蒙山
岷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气势盛大
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广 西



西
广 东
1. 全长1600多公里
2. 山高林密
3. 敌军居险布防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
乌蒙山峰高谷深,如刀切斧削,最高峰4000多米。1936年2月27日,天寒地冻,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弹尽粮绝。这时,国民党派出十个师又一个旅,一面尾追,一面从南面侧击,妄图将红军困死乌蒙山内。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学习任务:
读材料,思考:你发现翻越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和千里雪的岷山,有哪些困难?
学习活动:读懂诗句
读诗歌,画出写红军渡江渡河的诗句。
读画出的诗句,借助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和同桌交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
每当回忆起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时,都能感受到当时形势的严峻,令人心生寒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
第二课时
一、背诵填空
红军不怕( ),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
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
三军过后( )。
七律·长征
二、感受“只等闲”
自由朗读,画出让自己感受到“只等闲”的词语。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2
3
金沙水拍云崖暖
作者用一“暖”一“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绵延千里的五岭,这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又成了什么呢?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走过绵延1600多公里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有“腾细浪”,翻越4000多米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只是“走泥丸”,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英勇无畏 乐观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乐观豪迈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三、读《菩萨蛮·大柏地》,
感受豪迈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城北。1929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健、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2月11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两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七律 长征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