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洋流—2024届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右图是世界范围内温带雨林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 )A.山脉使得水汽抬升增加降水B.洋流势力强劲,水汽含量丰富C.雨林内部植被蒸腾增加了水汽的自循环D.太平洋比大西洋面积大,蒸发的水汽更为丰富2.推测W岛温带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 )A.① B.② C.③ D.④3.下列对温带雨林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枯枝落叶覆盖在苔藓植物上B.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C.热带雨林的土壤有机质比温带雨林多D.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成为主要树种4.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海水密度的差异 B.地转偏向力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 D.陆地形状5.南极洲附近海域有的冰山每天的运行距离可达四五十千米。促成冰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洋壳张裂 B.风与洋流 C.船舶拖动 D.天体引力下图是澳大利亚斯宾塞湾区位图,斯宾塞湾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渔业区,表层海水的运动与当地的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斯宾塞湾表层海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A.夏季流入海湾 B.终年流入湾内 C.冬季流入湾内 D.终年流出海湾7.斯宾塞湾湾口处渔业资源与湾内表层海水盐度会产生显著季节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低B.夏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高C.冬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低D.冬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高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9.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B.暖流势力较强C.沿岸地势低洼 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11.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集装箱船是高速航行船舶,合理利用洋流,可以降低油料消耗。下图为跨太平洋集装箱船舶的航行线和主航道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航道与其利用洋流对应正确的是( )A.主航道1—日本暖流 B.主航道2—加那利寒流C.主航道3—北太平洋暖流 D.主航道4—阿拉斯加暖流13.与航道3、4相比,航道1、2最大的优势是( )A.顺风顺水 B.海上风浪小 C.航行距离短 D.运输需求大下图为某海域海水运动及冷、暖海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当图中东部过渡层位置明显向西偏移时( )A.东部沿海大气降水剧增 B.西部沿海大气降水不变C.赤道上空大气环流增强 D.图中洋流流向发生逆转15.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加大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 B.深刻影响沿岸水循环强度C.增加大洋东岸的海水盐度 D.减弱沿岸海水的净化速度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四幅图所示海域流经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图②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A.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B.大陆沿岸有大量的河水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把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D.有洋流经过,带来丰富的饵料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题。18.影响甲洋流流向的主导因素是( )A.盛行风 B.海陆轮廓 C.地转偏向力 D.海水密度19.乙洋流对海洋航行的显著影响可能是( )A.加快北上航行速度,节省燃料B.延长海水结冰期,缩短通航时间C.产生海雾,影响航运的安全性D.减小海水浮力,减少船舶载重量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奥运会举办期间( )A.索马里沿岸捕鱼繁忙 B.南非开普敦海滨众人晒日光浴C.亚洲高压势力正强 D.佳木斯柳絮纷飞21.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22.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印尼贯穿流是太平洋通过印尼海道流入印度洋的海流。晚中新世(距今6500万年~距今164万年)以来,受构造运动影响,导致洋流重组,改变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输送。与南赤道太平洋水体相比较,北赤道太平洋水体温度较低。23.原印尼海道的关闭,会导致( )A.西太平洋温度升高,印度洋温度升高B.西太平洋温度降低,印度洋温度降低C.西太平洋温度升高,印度洋温度降低D.西太平洋温度降低,印度洋温度升高24.受原印尼海道关闭及洋流重组的影响,东非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部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冷干 B.暖干 C.冷湿 D.暖湿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发生显著的变化,对区域水文、大气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2年和2020年3月20日的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呈“S”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25.导致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呈“S”型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极地东风 C.表层洋流 D.陆地轮廓26.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的变化,将导致所在区域( )A.低层大气温度降低 B.表层海水盐度降低C.海水吸收热量减少 D.受西风带影响增强二、材料分析题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1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2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材料二: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1)判断图1中的甲、乙、丙与图2中①②③的对应关系____。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的是____。(2)图3中圣劳伦斯湾表层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____(填低或者高),主要原因是____。(3)图3中每年春季大量源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近。洋流是携带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主要动力,其洋流性质是____,对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是____。(4)图3纽芬兰岛附近存在一大型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为____。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表温度锋是指海表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长过渡带,是海表温度的跃变带(海表温度锋1月判别标准为温度梯度大于0.12℃/km)。冬季风是影响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温度锋的关键因素,图1示意37°N海域某研究断面位置,图2中左图示意2015~2020年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锋的经度位置和表层悬沙浓度分布的年际变化,右图示意同时期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梯度和平均风速数据统计。(1)在图2中左图虚线方框内补画该断面1月海表温度锋经度的折线。(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该断面风速对海表温度锋的位置和强度的影响。(3)分析1月该断面海表温度锋西侧海水表层悬沙浓度高的原因。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西海岸多山地,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阻挡来之海洋的西风,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来之高纬地区的北部干冷气流,使的该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较高,雨林植被可以分布到更高纬度,A正确。欧洲西部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更强劲,水汽含量更丰富,B错误;雨林内部的植被蒸腾增加了水汽的自循环,会大大增加该地植被内的降水量,但不会使的该地区植被分布更广,C错误;太平洋比大西洋面积大,蒸发的水汽更丰富,但不是雨林分布更广的原因,D错误。故选A。2.答案:A解析:结合图示可知W岛①地处西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深受太平洋冬李增温增湿的影响,冬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植被生长条件较好,更容易形成温带雨林,A正确。②③地处西风背凤坡,降水较少,不易形成温带雨林,BC错误;④位于大陆沿海地区,且为西风背风地区,降水较少,不易形成温带雨林,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A正确;该地区理应形成温带溶叶阔叶林,但形成植被茂密的温带雨林后,只能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B正确;热带雨林地区光热充足,微生物分解作用迅速,在加之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少,而温带地区,土壤有机质更容易保存,C错误:雨林植被为获取更好的光照条件会努力竞争,因此温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描述不可信的选项,故选C。4.答案:C解析: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使海洋水体沿相对稳定的方向运动,C正确;海水密度差异引起海水的流动,形成密度流;地转偏向力会使海水运动时发生偏转;遇到陆地形状的阻挡,洋流方向会发生变化,可见这些因素对海水运动方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不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ABD错误。故本题选C。5.答案:B解析:冰山漂浮在海面上,依靠风与洋流进行移动,B正确;洋壳张裂不会影响海面物体的移动,A错误;船舶拖动不符合常理,C错误;天体引力可以引起海水涨落,但不能使得海面物体水平移动,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 斯宾塞湾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所以斯宾塞湾的海水亚都会升高,由于受到海域封闭影响,比外部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流向盐度高的,所以夏季表层海水由外部流向斯宾塞湾,A正确;冬季该地降水较多,斯宾塞湾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斯宾塞湾流向外部海域,流向没有固定,B、C、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夏季亚热干燥,湾内盐度更高,表层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海水下沉,底部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营养物质下沉,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不多,渔业资源不丰富,A、B错误;下降降水较多,湾内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底部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底部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渔场资源相对夏季比较丰富,C正确,D错误。故选C。8.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暖流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为补偿流,C对,ACD错,故选C。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其方向与几内亚暖流流向相近,从而使几内亚暖流加强,使几内亚洋流势力强于其他季节,B对,ACD错。故选B。10.答案:D解析:该区域纬度位置低,冬季陆地降温相对较少,加之大陆相对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季风难以形成,其季风环流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冬季时,由于几内亚暖流的增温作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带南撤至几内亚湾沿海地区,而不能撤到南半球,因此,甲地冬季风势力较弱,A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冬季暖流势力弱,B错;甲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影响小,没有形成明显增湿效果,D对,和地势低关系不大,C错,故选D。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甲区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显著,A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为中纬西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甲区域附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并非离岸流,B错误。北大西洋暖流势力较强,导致周边海域海水温度较高,气压偏低,有利于超强气旋形成,C正确。沿岸上升流处冷海水上泛,会使水温偏低,不利于超强气旋形成,D错误。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日本暖流主要分布在日本东海岸附近,与主航道1分布海域不符合 A错误加那利寒流主要分布在非洲沿岸,与主航道2分布海域不符合 B错误主航道3与北太平洋暖流分布海域大致相吻合 C正确阿拉斯加暖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与主航道4分布海域不符合 D错误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的航道并没有标明航向,而洋流相对方向稳定,不同的航行方向不可能都是顺风顺水,A错误;航道1、2会受到西风影响,风浪并不小,B错误;航道1、2相对于航道3、4所跨经度少,且位于较高纬度,接近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因此航行距离较短,C正确;没有信息能说明航道1、2的运输需求大,相对而言主航道3线路密度更大,D错误。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东部过渡层明显向西偏移时,赤道东部近海地区被冷水占据,说明气温下降,气流下沉增加,降水减少,A错误。西部海域大气上升增加,降水增加,赤道上空大气环流增强,B错误,C正确。图中洋流受信风吹拂形成,东部过渡层位置向西偏移时,信风势力增强,图中洋流流向不会发生逆转,D错误。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显示的洋流有南赤道暖流和大洋东部沿岸的寒流,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会缩小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也会降低流经海域的海水盐度,A、C错误。洋流会影响流经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深刻影响着沿岸的水循环强度,B正确。洋流可以使海洋污染物得到扩散,加快海水净化速度,D错误。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读。读图,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一般由低温向高温方向流动的为寒流,由高温向低温方向流动的为暖流。故可以判断出①④是暖流,②③是寒流。D对。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读图可知,图②中洋流是寒流,且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有世界著名大渔场,与秘鲁寒流的特征相符。该处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表层海水饵料丰富,吸引大量鱼类,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A对。18.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是北太平洋暖流,处在西风带上,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因此影响甲洋流流向的主导因素是盛行风,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9.答案:C解析:乙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北上的船只逆流航行,降低了航速,增加燃料消耗,A错误;乙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可能会延长海水结冰期,北上船只通航时间会延长,南下船只通航时间会缩短,B错误;乙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温暖的海面,产生海雾,影响航行安全,C正确;乙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使盐度降低,可能减小流经海区海水的浮力,使船舶吃水变深,但不会减少船舶载重量,D错误。所以选C。20.答案:A解析:7月,索马里沿海受寒流影响,鱼类丰富,海上活动正值繁忙时期,A正确。南非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冬季,B错误;7月份内陆气温高于同纬海洋,形成低气压,即亚洲低压,或称为印度低压,C错误;柳絮纷飞一般在春季,D错误。故选A。21.答案:D解析: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误;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带海域,B错误;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地平,C错误;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D正确。22.答案:A解析:途经该区域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与北美洲至欧洲的航线方向一致,航行速度加快,A正确。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增温增湿,B错误;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海域上空温度减低,形成海雾,能见度降低,C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北海渔场,D错误。故选A。23.答案:C解析: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尼海道关闭,导致南赤道太平洋暖海水进入印度洋受阻,北赤道太平洋温度较低的海水进入印度洋,由此导致西太平洋温度升高,印度洋温度降低。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24.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与南赤道太平洋水体相比较,北赤道太平洋水体温度较低”和图1图2信息对比可知,原印尼海道关闭后重组的洋流水温降低,从而导致东非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部的气候变得冷干,综上所述,A对,排除BCD。故选A。25.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海冰外缘线与表层洋流的分布一致,C正确;太阳辐射受纬度的影响,纬度越高太阳辐射量越小,受此影响海冰外缘线应该与纬线平行,故A错误;极地东风为东北风,不会使海冰外缘线呈S形分布,可能会使海冰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与事实不符,B错误;海冰外缘线未与陆地轮廓完全重合,且海冰外缘线的变化也不与大陆轮廓一致,而是与洋流分布一致,D错误;故选C。26.答案:B解析:白令海海冰大面积消融,海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导致海水升温,白令海海水升温,导致海水蒸发加强,能够增加水汽和云量,一方面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另一方面大气逆辐射明显增加,加强大气温室效应,致使白令海低层大气气温升高,AC错误;海水升温又能够消融更多的海冰,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海水盐度降低,B正确;海冰面积缩小,水温升高,高低纬间温差变小,可能会减弱西风带影响,D错误;故选B。27.答案:(1)甲—①,乙—②,丙—③;甲(2)低;圣劳伦斯河汇入,稀释海水盐分(3)寒流;降低水温(4)寒流和暖流在此交汇,浮游生物大量聚集解析:(1)由图可知,甲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接近30℃,对应图2的①;乙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略高于20℃,对应图2的②;丙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略高于10℃,对应图2的③。由图2可知,不同纬度深层海水水温均较低;由材料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甲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最大,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2)近岸海域的海水盐度除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影响外,还与陆地淡水径流有关。由图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汇入,可稀释海水盐分,使得圣劳伦斯湾表层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3)冰山源自高纬,说明洋流源自高纬,高纬水温较低,故该洋流性质是寒流。该寒流较同纬度海域水温低,可降低流经海域的水温。(4)由所学知识可知,纽芬兰岛附近有寒流和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28.答案:(1)(2)该断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风,当风速偏大时,鲁北沿岸流的势力偏强、近岸冷水范围广,温度锋向东摆动;断面表层海水温度整体偏低,温度梯度较小,温度锋的强度偏弱。(3)近海有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入海;鲁北沿岸流携带了高浊度水体沿山东半岛近海运动;海水西侧较浅,在冬季风作用下,更多的沉积物从海床再悬浮。解析:(1)对比图2左右两图可以发现,风速越大,1月海表温度锋经度越靠东,故在图2中左图虚线方框内补画如下: (2)注意题干要求,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该断面风速对海表温度锋的位置和强度的影响,结合图2以及材料“海表温度锋是指海表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长过渡带,是海表温度的跃变带”、“冬季风是影响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温度锋的关键因素”可知,该断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风,当风速偏大时,鲁北沿岸流的势力偏强、近岸冷水范围广,温度锋向东摆动;图2右比较温度梯度和风速的关系可以看出,断面表层海水温度整体偏低,温度梯度较小,温度锋的强度偏弱。(3)1月该断面海表温度锋西侧海水表层悬沙浓度高的原因可以从入海径流、洋流、风的角度分析。近海有河流汇入,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混合海水含沙量上升; 鲁北沿岸流自北向南携带了高浊度水体沿山东半岛近海运动;近岸的海水西侧较浅,在冬季风作用下,更易受到扰动使得更多的沉积物从海床再悬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