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2024届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弃风情况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地区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是( )A.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B.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C.地势起伏较和缓,风力稳定 D.能源短缺,需求量大2.由燃煤发电取代部分弃风电量,带来的影响有( )A.用电需求下降 B.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C.导致酸雨范围向北扩大 D.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下图为我国2020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图。2020年,江苏省成为全国冬季用电负荷最高省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2020年西北电网电力输出中比重最小的是(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电4.南方地区用电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是( )A.服装设计 B.冶金工业 C.电子商务 D.餐饮服务5.为缓解江苏省冬季用电最大负荷,政府合理且可行的做法是( )A.组织高耗能企业避峰用电 B.严禁居民使用高耗能电器C.重点利用水能资源发电 D.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煤电之城”。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煤矿陆续关闭。2022年全市累计关闭退出煤矿65家去产能495万吨。全市地方煤矿由十三五时期的70家减少到5家核定生产能力由每年601万吨降到每年180万吨。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与阜新市兴起成因相同的是( )A.克拉玛依 B.攀枝花 C.马鞍山 D.鸡西7.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发展中( )A.兴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B.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对资源依赖不强C.衰退期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外迁D.衰退期城市萧条是长期的8.“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9.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衡量标准。下图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该资源型城市( )A.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 B.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C.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D.在a阶段处于衰退期我国某市“因煤而兴,缘煤而建”,前期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煤炭产业进行,现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2000年后开始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示意该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0.阶段二时期,该地矿业城镇处于( )A.兴起期 B.繁荣期 C.衰退期 D.新生期11.该市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A.地表塌陷 B.酸雨现象 C.全球变暖 D.雾霾增加12.该城市转型之路,合理的是( )①加大机械化,开采深层煤②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火电基地③加强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业④加大职工培训,发展新的产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人口约120.9万,市域耕地总面积约为10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47.98%。该市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图为2010—2019年双鸭山市GDP及三大产业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共同特点的是( )A.失业人口过多,经济发展缓慢 B.资源储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C.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D.淡水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14.2014年双鸭山市GDP下滑最严重,是由于(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5.双鸭山市转型发展亟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②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③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④培养和吸收各产业专业性人才,鼓励技术创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中国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在十大资源型城市中,汹涌澎湃的变革正呼啸而过,留下的或是城市的萧瑟,或是转型的活力。辽宁省抚顺市,这座曾凭借煤炭和石油化工业崛起的城市,正面临着“鹤岗化”的阴霾;而以传统的酿酒工业闻名的四川省泸州市,则通过拥抱多元化经济,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步伐。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泸州市新生动力的是( )A.扩大酿酒规模 B.拓展交通网络 C.制造高端装备 D.发展生物医药17.抚顺产业转型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科技投入,积极改造传统工业②控制人口规模,重点发展特色农业③依托资源开采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④产业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提高附加值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集中到中央的收入拨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支出。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完成下面小题。18.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还可能用于( )A.增加行政开支 B.开发商品住房 C.治理环境污染 D.扩大资源开采19.转移支付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最好的是( )A.中部大城市 B.东北小城市 C.东部大城市 D.西部小城市20.转移支付对森工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①产业链不完善②生态破坏严重③地理位置偏僻④经济规模过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效益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C.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禁止资源开采D.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22.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水能 B.天然气 C.钢铁 D.铝土矿24.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下列关于山西煤炭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唐地区的能源需求B.乙、丙铁路线分别是运煤铁路焦日线、神黄线C.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运压力D.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路网体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因煤而兴、因煤而衰。贾汪区立足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图1为“贾汪转型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变化趋势图”、图2为“贾汪转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综合发展过程特征( )①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②2005~2008年,综合指数下降,经济增长不足③2009~2016年,综合指数由30增长至80,增幅较大④2016~2018年,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稳定增长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7.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①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②协调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③始终坚持经济促发展为前提、为首位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二、材料分析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经千年“冶炼”,黄石书写工业文明精彩华章。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的铜矿开采和冶炼,点燃了早期工业文明之光。现代,有着“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矿冶之乡”“现代工业粮仓”的黄石市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下图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芯光灿烂”点亮黄石老工业基地转型之路。作为资源型传统老工业基地,黄石市长期依赖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支撑的结构难堪其“重”,很快遭遇到“矿竭城衰”的阵痛。在低谷和失落中痛定思痛,黄石市认识到,必须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让老工业基地开新枝、发新芽,用“高精新”替代“黑重粗”,通过创新转型重塑辉煌。材料三:“飞地创新”,借智借脑促黄石经济腾飞。为更快提升经济转型发展,黄石市借力光谷科教和创新资源,在光谷率先成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校企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外溢合作等成为常态。依托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市初步构建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飞地创新”模式。(1)说明目前黄石市传统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析黄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3)简析黄石市借助武汉实施“飞地创新”的原因。(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开采技术粗放、没有新增储量等原因,大部分油井面临枯竭,周边的尕斯库勒油田的发现和敦煌石油基地的建成,使得人口大量迁出。荒凉的土地,连绵的雅丹地貌,风蚀土林群,景观跟火星相似,2016年结合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项目打造“火星营地”开设了火星着陆计划赛模拟火星城市等活动,2017年,又结合清澈的星空景观开发天文项目。如今,冷湖已落地12个天文望远镜项目,预计建设43台望远镜,冷湖所在的经度区域尚属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小镇实现了从“石油城”到“空城”再到“天文城”的顺利转型。(1)说明冷湖石油小镇衰落的原因。(2)列举冷湖镇可开发的旅游资源。(3)分析冷湖镇成为天文小镇的有利条件。(4)请为冷湖天文小镇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参考答案1.答案:AC解析:图示主要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稳定、强劲,A正确;“三北”地区地广人稀,B错误;“三北”地区地势起伏较和缓,风力稳定,C正确;“三北”地区能源丰富,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需求量小,D错误。故选AC。2.答案:BD解析:用电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等有关,燃煤发电取代部分弃风电量不会影响用电需求,A错误;由燃煤发电取代部分弃风电量,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B正确;北方地区降水较少,酸雨可能性小,C错误;燃煤发电有大气污染,不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D正确。故选BD。3.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煤炭、天然气丰富,所以主要电力以火力发电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西北风大,光照充足,所以有风电和太阳能,黄河上游有部分水电,核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所以西北电力输出比重最少的是核电。ABD错误。C正确;故选C。4.答案:B解析:服装设计技术投入较多、电子商务需要有较完备的现代化通讯条件,以及餐饮服务用电占比都不高。ACD错误。冶金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用电量大,占比高,B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组织高能耗企业避峰用电,指的是在生活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与高耗能企业错开时间,这样可以缓解江苏省冬季用电最大负荷,A正确。严禁居民使用高耗能电器太过绝对,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B错误;冬季河流水位低,利用水能资源发电量少,C错误;江苏煤炭资源较少,所以煤炭气化、液化技术进行发电并不可行,D错误。故选A。6.答案:D解析:阜新市是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兴起的城市。克拉玛依因石油而兴起,A错误;攀枝花和马鞍山因铁矿而兴起,B、C错误,鸡西因煤炭而兴起,D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兴起期人口聚集是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A错误;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对资源依赖大,B错误;衰退期经济发展慢甚至倒退,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外迁,C正确;衰退期如果找到了合适的转型之路,城市也可能获得新生,D错误。故选C。8.答案:7. B解析:9.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阶段,经济韧性指标是有升有降的,并不是总体下降,A错误。图中显示经济韧性指标有波动变化,说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B错误。该城市为资源型城市,随着时间发展经济韧性有变化,不能说明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C错误。在a阶段,经济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经济发展面临困境,该城市在此阶段处于衰退期,D正确。故选D。10.答案:C解析:阶段二时期,人口、产业等要素都从矿业城镇迁往主城区,说明该地矿业城镇煤炭资源渐趋枯竭,城镇人口减少,产业规模缩减,处于衰退期,故选C。11.答案:A解析: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可能导致地表塌陷:酸雨现象、全球变暖、雾霾天气增加都是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故选A。12.答案:B解析:该市煤炭资源枯竭,无法继续增加煤炭资源产量,包括深层煤炭资源;该市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说明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不宜发展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基地:加强生态的修复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工人多,可加大职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发展新的产业,③④正确,故选B。13.答案:D解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特点大致相同,随着资源的枯竭,结构较为单一的产业发展受阻,难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失业人口过多,经济发展缓慢,ABC都是共同特点。但并不是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淡水资源短缺。故选D。14.答案:B解析:结合图示可以看出,2013—2014年,该市第二产业比重出现明显下滑由43.1%变成26.2%,所以可判断其GDP下滑与此密切相关。故选B。15.答案:C解析:双鸭山曾以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第二产业,目前仍可利用有限的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科技投入,吸引人才,发展第三产业均可促进其转型升级,①③④正确;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②不正确。故选C。16.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酿酒工业是四川省泸州市的传统工业,泸州市在着力打造多元化经济,因此“扩大酿酒规模”不属于新生动力,A正确;扩展交通网络、制造高端装备、发展生物医药都是经济转型的措施,BCD错误,A正确,故选A。17.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辽宁省抚顺市是凭借煤炭和石油化工业崛起的城市,第二产业占主导,农业比重小,不适合重点发展,②错误;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可以促进产业转型,①正确;依托资源开采文化,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③正确;产业中心转移到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④正确;①③④正确,②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项。18.答案:A解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经济转型,而不是增加行政开支,A项错误;开发商品住房,扩大资源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B、D两项错误;由材料“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支出”可知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升级,如环境污染治理,故选C。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可知,东部大城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快,故东部大城市效果最好,故选C。20.答案:B解析: “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森工资源型城市是以开采加工木材资源作为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故①③正确,虽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但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仍然良好,②错误,并没有经济规模过大,④错误,故选B。21.答案:C解析: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效益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开采效率,A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利于保护本区资源,防止资源枯竭,B合理;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禁止资源开采,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C不合理;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D合理。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C,C符合题意。故选C。22.答案:A解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发展旅游,①对;大庆作为新中国最早的石油城市之一,可以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发展,②对,由此可知,A正确;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一般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不符合实际,③错误;大庆向我国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搬迁不符合实际,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23.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以外还有铁矿、铝土矿,故D正确。24.答案:B解析:通过对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延长产业链.使产业结构多元化.使输出的产品多元化,②③正确,煤炭资源深加工及延长产业链,使本地工业比重增大.能源消耗量增大,排放污染物增多;虽然煤炭外运压力有所减小,但其他货物运输量明显增加,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的压力,①④错误。故B正确。25.答案:D解析:山西目前已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路网体系.故D正确;大秦线将晋煤运往秦皇岛,通过运河运往东南沿海等其他地区,故A错误;图中甲为大秦线,乙为神黄线,丙为焦日线,故B错误;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只能缓解晋煤外运的压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运压力,故C错误。26.答案:A解析:27.答案:C解析:28.答案:(1)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2)加强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3)技术力量强(科研院所众多);信息发达;武汉高校多,人才密集;政策支持;交通便捷等。(4)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等。解析:(1)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由材料“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的铜矿开采和冶炼”、“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矿冶之乡”和“作为资源型传统老工业基地”可知,黄石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由材料“黄石市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黄石市区位示意图”可知,黄石市地理位置优越,临近长江,水运便利;距中心城市武汉近;黄石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农业发达,劳动力丰富。(2)由材料二“让老工业基地开新枝、发新芽,用‘高精新’替代‘黑重粗’”可知,黄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有加强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和加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3)黄石市借助武汉实施“飞地创新”,说明武汉市的城市辐射功能强。由材料“在光谷率先成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校企合作、成果转化、项目外溢合作等成为常态”结合区域知识可知,武汉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技术力量强,人才密集;武汉市科技发达,信息发达;由“黄石市区位示意图”可知,武汉市交通便捷;由材料一“黄石市成为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在光谷率先成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可知,政府支持;因此黄石市借助武汉实施“飞地创新”。(4)针对黄石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恢复、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角度作答。黄石市在老工业基地转型中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由材料二“长期依赖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发展钢铁等重工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黄石市应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由材料二“让老工业基地开新枝、发新芽,用‘高精新’替代‘黑重粗’”和“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可知,黄石市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29.答案:(1)开发技术落后;资源枯竭;其他油田的兴起,竞争力减弱。(2)石油小镇遗址;雅丹地貌,风蚀土林群等自然景观;星空观测。(3)火星营地的建设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有利于星空观测;人口稀少,城市光源干扰少;位于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发展潜力大。(4)保护自然景观;与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基建项目要严格控制光源的亮度。解析:(1)据材料冷湖镇“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开采技术粗放、没有新增储量等原因,大部分油井面临枯竭”可知,由于石油开采技术落后;没有新增储量,石油资源枯竭;“周边的尕斯库勒油田的发现和敦煌石油基地的建成,使得人口大量迁出”可知,周边其他油田的兴起,竞争力减弱,导致大量人口迁出,冷湖石油小镇衰落。(2)据材料可知,冷湖早期开采石油资源,后来由于石油资源枯竭,小镇衰落,故有石油小镇遗址;据材料“荒凉的土地,连绵的雅丹地貌,风蚀士林群,景观跟火星相似”可知,这里有雅丹地貌,风蚀土林群等自然景观:“2017年,又结合清澈的星空景观开发天文项目”,可以进行星空观测等。(3)据材料,2016年结合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项目打造“火星营地”开设了火星着陆计划赛模拟火星城市等活动,火星营地的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对外的交通条件;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能见度高,有利于星空观测;地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周边人口城市稀少,光污染少;冷湖所在的经度区域尚属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发展潜力大。(4)为促进冷湖天文小镇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保护暗夜天空,基建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光源的亮度;保护雅丹地面、风蚀土林群等自然景观,增加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吸引更多的游客;结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等,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收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