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关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
考试
类型
闭卷
考试
学习要求
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 完成作业
上课要求
积极思考积极表达
踊跃发言
分值
60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
1.1 奏响中学序曲
新的阶段
新环境
新身份
新开始
新在哪里?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友谊的阳光把心灵照耀,知识的泉水把心田灌溉,啊,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生命好像一场旅行。我们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中学,我们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学时代。
新 的 起 点
PART ONE
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体验?
金秋九月,是一个满怀希望的季节,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新课导入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的校园。①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词------中学生!
新奇
兴奋
喜悦
新鲜
多彩
激动
紧张
害怕
孤独
不安
担忧
迷茫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并说明理由。
新课导入
小学
内容
中学
科目、课程内容、作业
老师讲课特点
学习方法
课后活动
生活方面
身体方面
心理方面
认知和思维方面
科目多、难、要求高、作业多
速度快、引导、探究....
自觉主动、要有学习计划....
更加丰富、有各种社团....
要住宿、要自立、生活体验日渐丰富...
长高了、有力量了、各器官逐渐成熟....
更成熟了、情感更丰富、更在乎自己...
自我意识加强、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新课导入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并说明理由。
②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
中学时代对我们有哪些重要作用?
(1)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课堂笔记
材料链接: 习大大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为什么党和国家这么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这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见证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个阶段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和厚实的底色。这个阶段关系到我们的个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所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青少年的成长。
你的发现与思考
记录
---------------------
记录
------------------
记录
------------------
人物一
人物三
人物二
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活动探究
成 长 的 礼 物
PART TWO
新的目标
新的机会
新的挑战
新的可能
新的要求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探究与分享5
2-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新的目标:学习成绩排在班级上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变化:可以让我明确前进的方向。
新的要求: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等
→变化:可以让我更加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新的挑战:学业难度增加。→ 变化:可以让我克服不足,全面发展。
新的机会:竞选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机会。→变化:可以让我有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新的可能:字写得更漂亮、歌唱得更好听、个子长得更高等。→变化:可以让我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2. 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p6-7)
a.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d.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b.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c.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2-②中学时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多种机会
在学习生活中
在人际交往中
在业余生活中
我的遗憾
我的打算
贪玩,没有珍惜时间
充分利用好时间来学习
由于内向,没能结交知心朋友
主动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没有广泛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挥特长,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我的打算
我的遗憾
我的遗憾
我的打算
2-③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P6
探究与分享P25
小学生活有快乐,有遗憾,进入中学之后你打算如何弥补?
2. 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p6-7)
在学习生活中
我的遗憾......
我的打算......
在人际交往中
我的遗憾......
我的打算.......
在..........中
我的遗憾......
我的打算......
你们的小学生活有留下过哪些遗憾?
(3)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P6
越来越有活力
能坚持,有韧劲
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越来越坚强
会合作,能包容
越来越有主见
敢于表达自我
在集体合作中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盲目从众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不够完善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P7
知识小结:在课本划下来,做笔记
3. 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p6-7)
(二)成长的礼物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 ) 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不够完善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中学生活馈赠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P5-7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时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笔记区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P4
我们正处于生命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钱学森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他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归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每次路过母校的老校址,他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个。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名人的中学时代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年少时立下的远大志向,是周恩来一生的执着追求,也是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1951年2月,他回到母校南开中学视察,勉励同学们说:“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认真锻炼。学了为用,学了就用,为工农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学得好,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童第周17岁上中学,作为班上的倒数第一,他知道自己只能更加努力,于是每天早早起床在学校路灯下看英语,每天晚上,别的同学都睡了,他还在厕所旁边的路灯下学习,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年后,他还是第一,只不过这次是正数第一,数学由刚开始的45分不及格变成100分。看到成绩单,他心里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青少年时,毛泽东读书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改造社会、改造中国”。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曾致信远在北京的黎锦熙,与老师“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提出要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毛泽东之志,就是要探讨大本大源,动天下之心,谋国家富强,使愚人归于智,实现无比美好的大同世界。
1、积极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
目标。
3、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2、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
面对即将到来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如何应对初中生活?P5
(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它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 )
①提供发展的多种机会
②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④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它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提供发展的多种机会 ;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故①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③升入初中,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学阶段重要性的认识。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不断超越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奠基,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一切都要自己做主”的说法太绝对,我们要听取父母或老师的正确意见;
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