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大单元】统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教案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大单元】统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 教案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

Contents
目录
素养目标
01
学习活动
02
课后作业
03
素养目标
01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背诵古诗《咏鹅》,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
热爱阅读,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学习活动
02
板块四
日积月累
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耍,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于是写下了一首诗《咏鹅》。
日积月累
咏 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朗读古诗,思考古诗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
日积月累
曲项
白毛
红掌
咏 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________。
白毛________,
红掌________。
向天歌
浮绿水
拨清波
多种方式读,尝试背诵。

日积月累
板块五
口语交际
老师发指令,同学们按照指令做动作。
请学小猫喵喵叫。
请学小兔蹦蹦跳。
请学乌龟慢慢爬。
请学小树站站好。
口语交际
我说你做
发口令的人
其他人按照指令做动作
口语交际
观察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小朋友在发指令
其他小朋友在按指令做动作
一个小朋友没做动作
口语交际
思考:这个小朋友为什么没有做动作?
可能是没有认真听指令。
可能是说的小朋友声音太轻,别人听不清楚。
口语交际
交流总结:如何把“你说我做”玩成功呢?
发指令的人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
别人说话时,做动作的人要认真听。
口语交际
发令员说指令,学生做动作。
指令1:请你摸摸自已的鼻子。
指令2:请你举起左手。
指令1:请你弯弯腰。
口语交际
游戏升级:多指令
指令1:把语文书翻到第16页,然后坐端正。
指令2: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口语交际
多指令任务完成方法
1.听:边听边竖起手指,听到一个指令竖起一根手指,逐一增加。
2.想:根据指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做:按顺序完成动作。
口语交际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听一听《幸福拍手歌》,按照歌词做动作。比一比谁听得清楚,做得准确。
听歌曲做动作
口语交际
板块六
和大人一起读
窗花
你见过窗花吗?在哪里见过?
和大人一起读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人们会用红纸剪出栩栩如生、各有韵味的漂亮窗花,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和大人一起读
认真听老师读儿歌,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小眼睛就要看到那个字。
剪 窗 花
小剪刀,手中拿,
我学奶奶剪窗花。
剪雪花,剪梅花,
剪对喜鹊叫喳喳。
剪只鸡,剪只鸭,
剪条鲤鱼摇尾巴。
大红鲤鱼谁来抱?
哦!再剪一个胖娃娃。
和大人一起读
自读儿歌,说说“我”
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
我学奶奶剪窗花。
剪雪花,剪梅花,
剪对喜鹊叫喳喳。
剪只鸡,剪只鸭,
剪条鲤鱼摇尾巴。
大红鲤鱼谁来抱?
哦!再剪一个胖娃娃。
和大人一起读
拍手读儿歌
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
我学奶奶剪窗花。
剪雪花,剪梅花,
剪对喜鹊叫喳喳。
剪只鸡,剪只鸭,
剪条鲤鱼摇尾巴。
大红鲤鱼谁来抱?
哦!再剪一个胖娃娃。
和大人一起读
课后作业
03
课后作业
1.背诵《咏鹅》给家人听。
2.给家人读一读儿歌《剪窗花》。
下课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课题:语文园地一
内容分析:语文园地一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易于学生诵读识记。“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在比较字形中理解笔画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区分中巩固。“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口语交际”内容是“我说你做”,以小贴士的形式提出了此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点: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听。旨在培养学生他们大方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首儿歌《剪窗花》,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语言运用: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思维能力:背诵古诗《咏鹅》,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审美创造:热爱阅读,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背诵古诗《咏鹅》,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2.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教学难点】1.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剪窗花》,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字海畅游——《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日积月累
导入:1.出示古诗插图,提问:仔细瞧,图中画的是什么?2.提问:你见过鹅吗?它长什么样?3.讲解: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骆宾王。他七岁时,有一次,与小伙伴在湖边玩要,见到了湖面上几只漂亮的白鹅正在戏水、欢叫,他非常喜欢它们,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想题目中的“咏”是什么意思,“咏鹅”是什么意思。点拨:“咏”字的左边是一张小嘴巴,代表歌咏,“咏鹅”的意思就是夸奖鹅。5.诗人骆宾王都赞美了鹅的哪些身体部位 点拨:曲项就是弯曲的脖子,白毛就是一身雪白的羽毛,红掌就是那红红的脚掌,这些地方都是鹅身上比较明显的身体特征。6.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重点指导“曲”的音:qū。7.练习背诵。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看图填空。 1.预设:鹅预设:曲项、白毛、红掌。3.学生齐读,同桌互读,师生拍手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体会古诗的韵律,熟读成诵。
第二节:口语交际
一、游戏导入,创设氛围1.导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就来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老师来说指令,请你们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教师说指令:请学小猫喵喵叫;请学小兔蹦蹦跳;请学乌龟慢慢爬;请学小树站站好。过渡:同学们不仅把老师的指令听得很清楚,而且动作做得也很棒。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作“我说你做”,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玩游戏“我说你做”,我来大声说指令,你们按照指令做动作。二、了解规则,学会交际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一说:课本中的小朋友也在玩“我说你做”的游戏,他们是怎样玩的呢 2.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找一找每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追问:说一说这个小朋友不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小结:结合我们刚才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玩好“我说你做”的游戏,要做到两点:①发指令的人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②其他同学竖起耳朵认真听。三、开展游戏,练习听说1.发令员说指令,学生代表做动作。(1)引导:下面我们就正式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啦!请小小发令员做好准备,说指令,台上同学要注意听,按照指令做动作。台下的同学做评委,看看谁做对了,谁做错了。 指令1:请你摸摸自已的鼻子。 指令2:请你举起左手。 指令3:请你弯弯腰。评价:大家完成得不错,把指令听得很清楚。祝贺你们第一关顺利通过。(教师给游戏过关的同学颁发游戏奖章)四、拓展游戏,总结方法1.发令员说多个指令,全班同学做动作。引导:看来简单的一个指令都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游戏难度提高,请大家仔细听清楚指令,再来做动作。 指令1:把语文书翻到第16页,然后坐端正。 指令2: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2.师生交流,总结多指令任务完成的方法。(1)听:边听边竖起手指,听到一个指令竖起一根手指,逐一增加。(2)想:根据指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3)做:按顺序完成动作。3.听歌曲,做游戏。(1)过渡:最后一关的游戏指令都藏在音乐里(播放《幸福拍手歌》),我们听音乐做动作,请小朋友们起立,仔细听,认真做。比一比谁听得清楚,做得准确。(2)小结:我们玩了有趣的游戏,还学会了“大声说”和“注意听”,本次游戏闯关成功。希望你们在平时的交际生活中也多多使用这两个法宝,相信一定会更棒的! 1.学生应答做动作:我学小猫喵喵叫;我学小兔蹦蹦跳;我学乌龟慢慢爬;我学小树站站好。2.预设:一个小朋友在说指令,其他小朋友在做动作。但是有一个男生没有动。3.预设1:穿条纹上衣的小朋友他没有做出抬腿的动作。他可能是没有认真听清楚指令。预设2:我认为可能是发指令的小女孩说话声音太小,或没有说清楚,导致有同学做错动作。4.学生跟着音乐听指令做动作:拍拍手、弯弯腰、抬抬腿。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从单一指令向多指令任务过渡,逐渐提升低年级儿童“说”和“听”的能力。
第三节:和大人一起读
过渡:同学们,你见过窗花吗?在哪儿见过?教师介绍窗花知识: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3.教师范读儿歌,提出听读要求:跟着老师的声音,读到哪一个字,眼睛就要看哪一个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模仿老师的连读、停顿。4.互动交流:“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5.自己试着读一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教师巡视指导。男女生比赛读、拍手读。 1.学生跟读,模仿老师的连读、停顿。2.学生圈出窗花样式。学生多种方式读。
设计意图:讲解时简单介绍窗花的意义,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多种方式读,锻炼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课堂总结:古诗是本节课重点,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听古诗猜猜“咏”的含义,并尝试说说古诗中分别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以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把古诗读正确。 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练习背诵会更容易一些。本课出现了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口语交际,因此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来营造自然轻松的交际氛围,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交流,减轻互动交流的心理压力。初入学的小学生,有的胆子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有的说话声音轻,表现力不强。因此在第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交际的对象意识,在游戏中体验大胆说和注意听,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作业布置:1.背诵《咏鹅》给家人听。2.给家人读一读儿歌《剪窗花》。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