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 学生明确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任务,掌握做好值日的方法与技能。 2. 学会妥善解决值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当好值日生的方法,学会妥善解决值日时遇到的问题。 2. 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培养集体责任感。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值日观念和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坚持下去。 2. 培养学生在值日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及手段 准备相关课件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班级整洁有序的视频,展示良好的班级环境。视频中,教室地面一尘不染,桌椅摆放整齐,图书角的书籍分类有序,卫生工具区的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提问学生:这样的班级环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你知道是谁让我们的班级如此整洁有序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我是班级值日生。 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看到这样的班级环境觉得很舒服,心情也会变好;有的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习,让人更有动力。关于是谁让班级如此整洁有序,学生们很快就想到了班级值日生。教师总结道:“没错,班级的整洁有序离不开值日生的辛勤付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学习如何更好地做好值日工作。” (二)、认识值日生的职责 班级观察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班级的各个角落,如教室地面、桌椅摆放、图书角、卫生工具区等。教师一边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地面,多么干净整洁啊!这是谁的功劳呢?再看看桌椅,摆放得如此整齐,是谁在负责整理呢?还有图书角,书籍都分类摆放好了,是谁在管理呢?以及卫生工具区,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又是谁的杰作呢?” (2)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地方平时是谁在负责整理和打扫呢? 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看到了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有序的图书角和摆放整齐的卫生工具;有的说这些都是班级值日生在负责整理和打扫。 (3)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值日生的重要性,明确值日生的职责包括打扫教室卫生、整理桌椅、管理图书角、摆放卫生工具等。 教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班级值日生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却非常重要。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尊重值日生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值日工作中。” 值日生访谈 (1)邀请几位曾经担任过值日生的同学进行访谈,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值日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被邀请的同学走上讲台,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值日故事。 “我当值日生的时候,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大家开门,然后开始打扫教室卫生。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累,但是看到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我觉得当值日生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关心同学。有一次,有个同学身体不舒服,我就主动帮他打扫了他的座位周围。” (2)提问学生:作为值日生,你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在值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回答,有的说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教室的整洁;有的说遇到的困难是有些同学不配合值日工作,自己会耐心地跟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值日工作的重要性。 (3)通过访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值日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同时也为后面解决值日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教师总结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更加了解了值日生的工作。他们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关心同学,为班级服务。在值日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们都能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后做好值日工作非常有帮助。” (三)、解决值日难题 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一些值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案例,如同学不配合值日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遇到特殊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等。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 “案例一:小明在值日的时候,让小红去擦黑板,但是小红不愿意去,说自己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这种情况下,小明应该怎么办呢? 案例二:在分配值日任务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总是被分配到比较轻松的任务,而有些同学则总是被分配到比较繁重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分配合理吗?应该如何改进呢? 案例三:下雨天,教室地面很湿滑,容易摔倒。值日生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们分组讨论,认真分析每个案例。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案例一,小明可以先了解小红为什么不愿意去擦黑板,如果小红确实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小明可以找其他同学帮忙,或者自己去擦黑板。同时,小明也可以在以后分配任务的时候更加合理,考虑到每个同学的情况。” “案例二的问题在于任务分配不合理。可以采用轮流分配任务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任务。或者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和能力来分配任务,让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下雨天教室地面湿滑,值日生可以在门口铺上防滑垫,提醒同学们小心行走。还可以及时清理地面上的积水,保持地面干燥。” (四)、树立正确的值日观 故事讲述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正确值日观的故事,如《小明的值日故事》。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小明是班级的值日生,他认真负责,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主动帮助同学。有一次,小明在打扫教室的时候,发现有个同学的座位下面有很多垃圾。小明没有责怪那个同学,而是默默地把垃圾清理干净。然后,他找到那个同学,耐心地跟他讲解保持教室整洁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那个同学再也没有乱扔垃圾了。在小明的影响下,班级的同学们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值日工作中,班级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2)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小明的做法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你觉得什么是正确的值日观?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回答,有的说小明的做法让自己明白了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影响别人;有的说正确的值日观就是要认真负责,主动帮助同学,为班级服务。 “小明的做法告诉我们,作为值日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我们不能只要求别人做好,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正确的值日观就是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认真对待值日工作,主动为班级服务,关心同学,共同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值日观包括为班级服务、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团队协作等。 教师总结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正确的值日观包括为班级服务、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团队协作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值日工作,为班级的整洁和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值日过程中如何体现正确的值日观。学生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分配值日任务的时候,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同学。” “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在值日过程中,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介绍自己小组讨论出的在值日过程中体现正确值日观的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在值日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做到心中有同学、心中有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教师充满期待地说:“同学们的讨论非常深入,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在值日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做到心中有同学、心中有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班级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总结与展望 1.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以及树立正确值日观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级值日工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值日工作中如何做? (3)学生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2. 展望未来 (1)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班级生活中,积极参与值日工作,为班级的整洁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师提出希望,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担任值日生的经历和感受,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值日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值日观,为班级的整洁有序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当好值日生的方法,树立了正确的值日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团队游戏和值日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参观优秀班级的值日工作、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值日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值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