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生明确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任务,掌握做好值日的方法与技能。 2. 学会妥善解决值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当好值日生的方法,学会妥善解决值日时遇到的问题。 2. 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培养集体责任感。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值日观念和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坚持下去。 2. 培养学生在值日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及手段 准备相关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班级整洁有序的视频,展示良好的班级环境。视频中,教室地面一尘不染,桌椅摆放整齐,图书角的书籍分类有序,卫生工具区的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提问学生:这样的班级环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你知道是谁让我们的班级如此整洁有序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我是班级值日生。 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看到这样的班级环境觉得很舒服,心情也会变好;有的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习,让人更有动力。关于是谁让班级如此整洁有序,学生们很快就想到了班级值日生。教师总结道:“没错,班级的整洁有序离不开值日生的辛勤付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学习如何更好地做好值日工作。” (二)、认识值日生的职责 班级观察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班级的各个角落,如教室地面、桌椅摆放、图书角、卫生工具区等。教师一边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地面,多么干净整洁啊!这是谁的功劳呢?再看看桌椅,摆放得如此整齐,是谁在负责整理呢?还有图书角,书籍都分类摆放好了,是谁在管理呢?以及卫生工具区,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又是谁的杰作呢?” (2)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地方平时是谁在负责整理和打扫呢? 学生们积极回答,有的说看到了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有序的图书角和摆放整齐的卫生工具;有的说这些都是班级值日生在负责整理和打扫。 (3)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值日生的重要性,明确值日生的职责包括打扫教室卫生、整理桌椅、管理图书角、摆放卫生工具等。 教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班级值日生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却非常重要。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尊重值日生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值日工作中。” 值日生访谈 (1)邀请几位曾经担任过值日生的同学进行访谈,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值日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被邀请的同学走上讲台,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值日故事。 “我当值日生的时候,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大家开门,然后开始打扫教室卫生。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累,但是看到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我觉得当值日生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关心同学。有一次,有个同学身体不舒服,我就主动帮他打扫了他的座位周围。” (2)提问学生:作为值日生,你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在值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回答,有的说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教室的整洁;有的说遇到的困难是有些同学不配合值日工作,自己会耐心地跟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值日工作的重要性。 (3)通过访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值日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同时也为后面解决值日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教师总结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更加了解了值日生的工作。他们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关心同学,为班级服务。在值日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们都能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后做好值日工作非常有帮助。” (三)、解决值日难题 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一些值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案例,如同学不配合值日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遇到特殊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等。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 “案例一:小明在值日的时候,让小红去擦黑板,但是小红不愿意去,说自己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这种情况下,小明应该怎么办呢? 案例二:在分配值日任务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总是被分配到比较轻松的任务,而有些同学则总是被分配到比较繁重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分配合理吗?应该如何改进呢? 案例三:下雨天,教室地面很湿滑,容易摔倒。值日生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们分组讨论,认真分析每个案例。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案例一,小明可以先了解小红为什么不愿意去擦黑板,如果小红确实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小明可以找其他同学帮忙,或者自己去擦黑板。同时,小明也可以在以后分配任务的时候更加合理,考虑到每个同学的情况。” “案例二的问题在于任务分配不合理。可以采用轮流分配任务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任务。或者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和能力来分配任务,让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下雨天教室地面湿滑,值日生可以在门口铺上防滑垫,提醒同学们小心行走。还可以及时清理地面上的积水,保持地面干燥。” (四)、树立正确的值日观 故事讲述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正确值日观的故事,如《小明的值日故事》。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小明是班级的值日生,他认真负责,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主动帮助同学。有一次,小明在打扫教室的时候,发现有个同学的座位下面有很多垃圾。小明没有责怪那个同学,而是默默地把垃圾清理干净。然后,他找到那个同学,耐心地跟他讲解保持教室整洁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那个同学再也没有乱扔垃圾了。在小明的影响下,班级的同学们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值日工作中,班级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2)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小明的做法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你觉得什么是正确的值日观?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回答,有的说小明的做法让自己明白了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影响别人;有的说正确的值日观就是要认真负责,主动帮助同学,为班级服务。 “小明的做法告诉我们,作为值日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我们不能只要求别人做好,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正确的值日观就是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认真对待值日工作,主动为班级服务,关心同学,共同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值日观包括为班级服务、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团队协作等。 教师总结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正确的值日观包括为班级服务、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团队协作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值日工作,为班级的整洁和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值日过程中如何体现正确的值日观。学生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分配值日任务的时候,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同学。” “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在值日过程中,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介绍自己小组讨论出的在值日过程中体现正确值日观的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在值日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做到心中有同学、心中有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教师充满期待地说:“同学们的讨论非常深入,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在值日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值日观,做到心中有同学、心中有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班级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总结与展望 1.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以及树立正确值日观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班级值日工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值日工作中如何做? (3)学生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2. 展望未来 (1)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班级生活中,积极参与值日工作,为班级的整洁有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师提出希望,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担任值日生的经历和感受,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值日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值日观,为班级的整洁有序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班级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当好值日生的方法,树立了正确的值日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团队游戏和值日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参观优秀班级的值日工作、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值日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值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