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4. 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介 绍家的含义与意义,阐释了家庭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与社会的关系。在学生不断拓展的社 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父母更是学生的第一 任老师,足以见得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 确立,帮助学生明白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加深对于家的理解, 只有对家有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体味亲情,传递家人之爱,构建和谐家庭。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责任感不强,对于家庭的重要性理解不足, 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本框涉及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 关,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 此,需要通过本节课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国家庭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3.【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解读“习近平的家庭故事”和辨析观点,认识到“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 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健全人格:通过“说我家”,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 湾。责任意识:通过解读“习近平的家庭故事”,知道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践 行良好家风的责任。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庭的意义;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学难点: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活动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甲骨文的家字引入主题,使学生意识到家这个字 的悠久历史,为学生认识中华家文化奠定一定的基础。以“何以为家—体味中华家文化”为总 议题,围绕“阖以 ·家庭”“何以 ·家教”“和以 ·家风”“合以 ·家园”四个子议题展开, 从家庭、家教、家风、家园等多个层面全面拓展“家”的维度,以“一门之内”“一屋之下” “一院之内”“普天之下”几个意象进行延伸,让学生体味中华家文化延续千年的无形力量, 引导学生明确家的含义、意义、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家庭对个人成长、对社会的作用,加深 对于家的理解,更好地体味亲情,构建和谐家庭,培育家国情怀。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猜字一展示甲骨文的家过渡:没错,这是甲骨文的家,家这个字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 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五千多年的文明,以“家”为原点的文化认同和传承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味家!二、新课讲授总议题:何以为家—体味中华家文化 子议题1:阖以 · 家庭知识关联:家的含义、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家的意义【议学情境】关于家,有人这样说... 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这是我和家人的住所,是我的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还有……我们是一家人。 哪里有家人的关爱,哪里就是家。【议学任务】①你认为家是什么,请你以家为开头写一句话,同学们依次轮流站起来说出 自己的答案。 ( 提示:播放视频展示不同人口中的“何以为家”)②关于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和家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 起一个家庭的呢 【知识总结】1.家庭关系的确立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 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2.家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议学追问】有的同学说家就是房子 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知识总结】3.家的意义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 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设计意图:通过“说我家”,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明确家的含义,感受家是生命的居 所,是心灵的港湾。子议题2:何以 · 家教知识关联:4.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议学情境】习近平写给父亲的一封生日贺信那是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办88岁寿宴,习家三代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 他祝寿。这是习家人难得的一次大团聚,惟独缺席的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当时,平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生日贺信。习近平在信中坦言,“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 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 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习近平对父亲发自内心的崇敬。得益于家庭润泽,习近平始终心怀家 国、躬身为民。“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 要平易近人。”父亲的肺腑之言,已然成为习近平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议学任务】结合习近平的经历,说说你从家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知识总结】4.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①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 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子议题3:和以 · 家风知识关联:4.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议学情境】视频—习近平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 【议学任务】你还知道哪些优良家风呢 与同学分享。(家风故事:家风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书圣”王羲之的家风故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王羲之出身世家望族琅琊王氏, 他身上既显现着超脱、豪放的魏晋风度,也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王羲之书法成就的取 得,除了因为自身天赋和刻苦钻研外,还与琅琊王氏家风传承有密切关系。后人把王羲之的治 家思想提炼为24个字:“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琅琊王氏的兴盛始于东晋,数百年间在政治舞台及书法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大多留 下清正廉明的口碑,可谓是将相之家、书法名门。优良家风:爱国爱家;志存高远;诚实守信;善良正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诗书传家; 礼仪持家;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谨言慎行;宽厚仁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清正廉洁;奉 公 守 法 . . . . )【知识总结】4.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②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 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家风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习近平的家庭故事”,知道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践 行良好家风的责任。子议题4:合以 · 家园知识关联: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家庭对社会的作用 【议学情境】当探讨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时,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①家庭和睦不和睦,幸福不幸福是人家自己家的事,关起门来,与社会又没有关系。②家庭和睦、幸福,社会才会和谐,毕竟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 【议学任务】你同意哪种观点呢 【知识总结】5.家庭与社会 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作用: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设计意图:通过观点辨析,使学生明确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家国情怀。三、升华总结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 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 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四、板书设计(家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生命的居所家的意义心灵的港湾4.1家的意味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生活共同体、传承家风关系家庭与社会作用第一所学校、修身之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