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课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自觉高扬民族精神,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必要性。 道德修养: 理解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 精神。 健全人格: 通过对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培育积极向上、热爱生 活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1.认识到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每一个中华儿女 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伟大民 族精神。 2.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责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 解析 “凝聚价值追求”这节内容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节内容以中 国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而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 神的集中体现,通过深入讨论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 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日常生活中 传承并践行这些价值观。总的来说,这节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 在感知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情 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 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 的和腐朽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 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法 学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重点 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难点 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 1.展示:鲁迅语录 提问:同学们,请列举你认为体现“中国脊 梁”的人物。 2.展示:平凡人的不平凡 根据所学回 答问题 以提问的形式 导入,拉近学生 与本节内容的 距离,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让学思考:他们可以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吗 师解释:中国脊梁的内涵并引出课题。 生勤于思考,从 而引出课题。第一目:高扬民族精神新课新授 ( 1 ) 展 示 图 片 : 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遭遇了许多灾难…… 思考: (1)每一次磨难面前,中华民族从未被打败 过,这是因为什么 (2)在灾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列举一 些人物,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民族精神 (3)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 族精神 2.谈一谈:你心中的民族精神 小组讨论: 内 容 : 结合教材,感受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本质、新内涵及特点,梳 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并找到民族精神的“变”与“不变 ”。 要 求 : (1)举例子印证小组观点。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4分钟,小组代表汇报成果。 小组展示: ( 1 ) 理 解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认真阅读课 本,并根据 问题思考并 回答。 结合课本内 容,小组合 作,进行讨 论,并派代 表发言。 通过引导学生 对课本内容将 进行深度解 析,让学生了解 中华民族精神 的内涵、特点, 爱国主义的本 质及重要性,以 及中国人民的 精神特点,增强 学生的爱国情 感,培育学生爱 国和爱党、爱社 会主义的政治 认同素养。(张骞出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与人为善)秦始皇统一六国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进藏 (爱好和平)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华一家亲 团结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两弹元勋)精卫填海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愚公移山 卧薪尝胆 屈原《离骚》 司马迁 《 史记 》 请运用事例、警句或人物典故来感受、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师生总结: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2)思考: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一成不变 的吗 学生回答:具体表现形式因时而变 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3)思考: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有哪些具体 体现呢 学 生 总 结 : 民 族 精 神 的 新 内 涵 : 中 国 人 民 是 具 有 伟 大 创 造 精 神 的 人 民 , 是 具 有 伟 大 奋 斗 精 神 的 人 民 , 是 具 有 伟 大 团 结 精 神 的 人 民 , 是 具 有 伟 大 梦 想 精 神 的 人 民 。 ( 4 ) 师 总 结 : 民 族 精 神 具 体 表 现 形 式 因 时 而 变 , 但 “ 爱 国 主 义 ” 的 内 核 始 终 不 变 。 学 生 思 考 : 当 代 中 国 , 爱 国 主 义 的 本 质 是 什 么 及 其 重 要 性 学 生 总 结 : 坚 持爱 国 和 爱 党 、 爱 社 会 主 义高 度 统 一 。 爱 国 主 义 是 中 国 人 民 和 中 华 民 族 维 护 民 族 独 立 和 民 族 尊 严 的 强 大 精 神 动 力 。 师 总 结 : 提 示 : “ 爱 国 主 义 ” 渗 透 在 民 族 精 神 的 各 个 方 面 。 “ 团 结 统 一 、 爱 好 和 平 、 勤 劳 勇 敢 、 自 强 不 息 ” 的 民 族 精 神 围 绕 “ 爱 国 主 义 ” 这 一 核 心 展 开 , 既 相 辅 相 成 , 又 无 不 体 现 着 爱 国 主 义 这 一 主 题 。 ( 5 ) 小 结 : 结合教材, 思考回答问 题。 认真阅读课 本,观看视 频并根据问 题思考并回 答。 通过引导学生 对课本内容将 进行深度解 析,让学生了解 中华民族精神 的内涵、特点, 爱国主义的本 质及重要性,以 及中国人民的 精神特点,增强 学生的爱国情 感,培育学生爱 国和爱党、爱社 会主义的政治 认同素养。 创设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运 用教材知识分 析、解答问题, 提高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进而培养 学生的政治认 同素养。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新内涵及特点 爱国主义的本质及重要性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中 国 精)基本内涵 新内涵 特 点 本 质 (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重要性3 . 播 放 视 频 : 查 收 一 封 来 自 1 9 5 3 的 来 信 学 生 思 考 : 有 的 同 学 认 为 , 在 和 平 年 代 , 实 在 没 有 必 要 继 续 弘 扬 抗 美 援 朝 精 神 , 你 同 意 他 的观点 师展示:(个民族)民族精神的作用 (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要生存和发展 正 没有坚定的民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族志向和理想 反 没有振奋的民 族精神引用:习主席语录: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 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强国之魄。 师生总结: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原因 及做法 第二目:构筑中国价值1.思考:“三观不合“,”三观不正”中的“三 观”是指哪三观 师生总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 2.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 的体现。 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结合所学及 教材,小组 讨论,思考 并回答问 题。 针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 内容和形成,通 过思考问题的 层层引导,以及 思维导图演进 等方式予以突 破,进而帮助学 生理解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 原因,增强学生 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认 同 。 通过“中国脊梁” 人物的启示,给 学生以榜样的 示范,让学生在 感知中播下真 善美的种子,以 实际行动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 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统形成价值共识独特植根于中华有益吸 收世界里文化成果文明虫后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3.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内 容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和 谐) (国家层面)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社会层面) (自由平 等 公正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个人层面) (爱 国 敬业诚信友善)培育什么样的公民4.展示图片并思考:在“中国脊梁”的身上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师生总结: >思考: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价值两全面) 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③ ④ ⑤ ⑥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是当代中国国人评价是非曲直的的价值标准。 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 面进步。5 . 展 示 : 同 学 们 对 于 培 育 和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值观有不同的看法 思考 :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培育和践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师 生 总 结 : 结合教材, 思考回答问 题。(做法)>4.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 细、落小、落实。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 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 真做事、踏实做人。 (3)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4) 培 养 爱 国 情 操, 维 护 国 家 安 全, 立 志 报 效 祖 国 (爱 国);努 力 学 习 , 积 极 实 践, 勇 于 创 新 (敬 业) ; 诚实守信,不说谎,考 试 不 作 弊 (诚 信) ; 与 人 为 善 , 尊 老 爱 幼 , 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友 善)。 ( 5 ) 树立 票 高 理 想 , 增 强 责 在 意 识 ; 积 极7 向公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同违! 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作斗争;为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言献策。课堂小结 知识思维导图总结(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 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4.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如何理解“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价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了解到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 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知道了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 落实。随堂练习 课件展示3小题,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