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应认识到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理解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感。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学生应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 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增强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 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创新如何改变个人生活,提升社会生产力,以及推动国家进步。
教学难点 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


)
有人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 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前人没有发明的东西! 你眼中的创新是什么
授新课 【探究一】利用旧轮胎都可以做什么
思考:这些创新的想法是如何而来 学生:
教师: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 探究二 】
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创新 学生: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如电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 善(如手机、电脑)。 教师: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 探究三 】
思考: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 教师: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探究四 】 图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图二: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带领其研究团队经过数百次实 验和190次失败后终获得成功。 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学生: 教师: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 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探究五】林鸣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其中, 外海沉管隧道技术的缺乏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国外高昂的 技术咨询费和技术封锁,林鸣毅然决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他带 领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研究,申报专利400余项,最终形成了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这一成就不仅解 决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关键难题,还推动了我国外海沉管隧道建 设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思考1:假如你是林鸣试想其获得创新成就时的感受 学生: 教师: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 发潜能,超越自我。 思考2:外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的创新技术对社会的意义 学生: 教师: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分析】如今在深圳这片热土, 一天有71件发明专利产出,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例超过4%,大科学装置和基础研究实 验室的建设如火如荼,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正在向这里聚集, 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人才是一座城市兴 旺发达的根本。怀揣心中的梦想,一代代建设者、企业家、工程师、 科学家,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创新之城”“奇迹之城”。中办、国 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 方案(2020-2025年)》,深圳开启新征程,呼唤更加“硬核”的 创新力量。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心“硬核,创新力量”的理解。 学生: 教师: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 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时代发展呼 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 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⑤创新驱动是 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 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课堂小结 创新 改变 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引擎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对个人意义重大 各领域都需要创新(知识、技术、制度)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创新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③创新主要是指科技领域的创新④创新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 进和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创新②每个人 都是创新者 ③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活动 ④创新是灵光乍现的顿悟, 不需要积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哪一组活动与培养“创新”能力直接有关( ) ①周六到少年宫参加航模大赛,并严格按图纸动手组装航模 ②在小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用化学知识讲解其危害 ③举办“头脑风暴”沙龙,异想天开 ④利用假期组织同学搞小发明、小制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20年5月29日,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到来之 际,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 回信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 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 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希望全国 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 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表明(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技总体水平正在领跑世界
B.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与时俱进,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必须落实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D.创新不仅仅局限在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