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1.(2023七下·长兴月考)对科学量进行估测,是学好科学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0N
B.1 张报纸对折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Pa
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D.声音在15℃空气中 传播速度为3×108m/s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对重力、压强、速度的认识判断。
【解答】 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N,故A错误;
B.一张报纸的重力约为0.8N,面积S=1m×0.8m=0.8m2,
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故B正确;
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错误;
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B。
2.(2023七下·长兴月考)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其中 (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①②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成像原理即可。
【解答】 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综上所述,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2023七下·长兴月考)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蚕能够吐丝的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
【解答】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蚕能够吐丝的阶段是幼虫,吐丝之后结成蚕茧,破茧变成成虫,就是蛾;
故答案为:B
4.(2023七下·长兴月考)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真菌 酵母菌 细菌 微生物
B 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面镜
C 力 压力 重力 摩擦力
D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力的概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解答】A.微生物包含了细菌和真菌,真菌包含了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A错误;
B.透镜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面镜和透镜原理不同,面镜是光的反射,透镜是光的折射,B错误;
C.力包含了压力,重力和,摩擦力等形式正确;
D.宇宙包含了银河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3七下·长兴月考)成语背后有着深远的道理,成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杯弓蛇影”的故事耳熟能详。其蕴含的科学道理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 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选D。
6.(2023七下·长兴月考)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导致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与金针菇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幽门螺杆菌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真菌和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分类有食用菌,霉菌和酵母菌三种;霉菌和食用菌属于多细胞生物,孢子繁殖;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
【解答】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金针菇是真菌中的食用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D
7.(2023七下·长兴月考)青春奋进,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下列对于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
A.男生比女生晚两年进入青春期
B.进入青春期,第一性征逐步出现
C.青春期是我们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D.这一时期我们要磨砺意志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解答】A.男生比女生晚两年进入青春期,A正确;
B.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逐步出现,第一性征是指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B错误;
C.青春期是我们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C正确;
D.这一时期我们要磨砺意志,D正确;
故答案为:B
8.(2023七下·长兴月考)下列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C.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著名的星座与恒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如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解答】宇宙包含了银河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A符合;
故答案为:A
9.(2023七下·长兴月考)下列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在枪管上装消声器
C.居民区和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D.在工厂和居民区之间植树
【答案】D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枪管上装消声器,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居民区和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在工厂和居民区之间植树,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3七下·长兴月考)我们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小球放在被用力敲过的音叉旁边,发现小球被弹起,从而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若把正在运行的该装置放到月球上,则(  )
A.小球被弹开,且听到音叉的声音
B.小球未被弹开,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C.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D.小球被弹开,仍听到音叉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但是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将小球弹起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2023七下·长兴月考) 摄影师给全班同学拍了一张合影照,但摄影师看了几次都发现靠边的两个同学照不全,为了使全体同学进入镜头,应使 (  )
A.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B.照相机离同学们近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C.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D.照相机向同学们靠近一些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小时,像距也变小,而物距变大。
【解答】 为了使全体同学进入镜头,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小了,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要变小,物距变大,故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A。
12.(2023七下·长兴月考)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
A.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 B.两车都在作变速运动
C.两车速度一直相等 D.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图像进行分析,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甲车到原点的距离越来越小,即甲在靠近。乙到原点的距离越来越大,即乙在远离,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和乙的s-t图像都是直线,因此而在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和乙在20s内通过的距离都是100m,则二者速度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者在相同方向上运动,且二者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二者的距离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能合理表示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光路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2023七下·长兴月考)今年6月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根据甲中的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示意图和图乙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①代表的月相是上弦月
B.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甲中的④
C.月球运行到图乙中b时可看到接近图甲中③月相
D.月球运行到图乙中c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②月相
【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作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廿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解答】A.图甲中①代表的月相是下弦月,A错误;
B.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图甲的③上弦月,B错误
C.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b时可看到接近图甲中③月相 ,C正确;
D.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c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④月相,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3七下·长兴月考)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 的方向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 对该同学受力分析,并判定力的方向。
【解答】 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16.(2023七下·长兴月考)茶园养鸡就是将茶树和散养的鸡放在一起养殖,实现茶叶和养鸡的双丰收。
(1)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相同。如图甲,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性征。
(2)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   ,使侧芽得到发育,新梢数量增加,保证年年有新芽。
(3)如图乙,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太”的茶叶是   (选填“实”或“虚”)像。
(4)扦插是茶树良种繁殖最常用的方法。
①如图丙所示,剪取茶树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就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
②下表是某小组所做的探究“不同薄膜殺盖对冬季茶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不同颜色膜 a. 白色膜 b. 蓝色膜 c. 黑色膜 d. 红色膜 e.黄色膜 f. 无膜
生根率(%) 56 54 55 60 67 7
由表可知,   (选填字母)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
【答案】(1)第二
(2)顶端优势
(3)虚
(4)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e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芽的发育;植物的无性生殖;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 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 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
【解答】(1) 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相同。如图甲,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 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顶端优势,使侧芽得到发育,新梢数量增加,保证年年有新芽。
(3)如图乙,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太”的茶叶是虚像;
(4) ①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②由表可知,e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因为生根数量最多。
故答案为:(1) 第二(2)顶端优势(3)虚(4)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e
17.(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 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弹簧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水平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请回答:
(1) 木块A受到木板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
(2)若增大拉动木板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2.4N;向左
(2)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1)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此时物体处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滑动摩擦力不变。
【解答】 (1)A受到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A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4N,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2)A、B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如果增大拉动B的速度,A、B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18.(2023七下·长兴月考)金龙鱼,原本是鱼的种类,后被人们称作油的品牌。“金龙鱼油”非常著名,深受大众喜爱。据调查,“金龙鱼油”是用菜籽榨成,菜籽的结构与玉米相似。
(1)菜籽是种子,由油菜花的   发育而来。
(2)“金龙鱼油”主要是用菜籽种子中的   榨成。
【答案】(1)胚珠
(2)胚乳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单子叶植物:本类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的胚具1片子叶,植物多为草本,稀为木本(龙血树),种子中的营养在胚乳中;茎中维管束星散排列,无形成层,不能次生加粗;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通常为3的基数;多成须根系。
【解答】(1) 菜籽是种子,由油菜花的胚乳发育而来。子房发育成果实;
(2)菜籽是单子叶植物,营养在胚乳中,所以“金龙鱼油”主要是用菜籽种子中的胚乳榨成。
故答案为:(1)胚珠(2)胚乳
19.(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一些大型考试中(如本次考试) 在答题卷首都会粘贴上“条形码”,再如选择题的填涂,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涂满,扫描机会识别出来,如图。其实它们都利用了相同的原理:黑色会   (选填“吸收”或“反射”)所有色光,而白色恰好反之。因此,白色光是一种   光。
【答案】吸收;复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有色物体只反射与其表面颜色相同的色光;
(2)白色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解答】 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涂满,扫描机会识别出来,因为黑色会吸收所有的色光,而白色会反射所有的色光,因此白色光是复色光。
20.(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请回答:
(1) 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 则F甲   (填“>”、“<”或“=”) F乙。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则p甲   (填“>”、“<”或“=”) p乙。
【答案】(1)=
(2)>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据此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2)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图判断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p=ρ液gh判断液体对杯底压强的关系。
【解答】 (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二者的总重力相等,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2)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ρ甲>ρ乙。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21.(2023七下·长兴月考)运动会上,小明参加了铅球比赛。他将铅球扔出后,随着铅球飞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最高点。此时,铅球   (选填“受”或“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最终,铅球终将落到地面。因为受重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答案】不受;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解答】 (1)铅球飞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最高点,此时铅球受到的重力与空气阻力不平衡;
(2)最终,铅球将落到地面,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2023七下·长兴月考)以下是课本中几类光路图,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有   ;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是    。
【答案】①②③④;④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分析】(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线的夹角比原来变小为会聚,光线的 夹角比原来变大为发散。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③④;
(2)④中的光线比原来的夹角变小,应该为会聚。
23.(2023七下·长兴月考)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
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所示的图像。请回答:
(1)图中OA段、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填“甲”或“乙”)弹簧。
(2)用弹簧乙制成弹簧测力计,在面板上标上刻度,如图2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0.5cm处标上力的大小为   牛。
【答案】(1)甲
(2)1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精度高指拉力相同时形变量更明显;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形变量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答】(1)甲弹簧在拉力相同时形变量更大,故精度高;
(2)由图1可知每受到1N的力,其弹簧伸长0.5cm,故为1N。
24.(2023七下·长兴月考)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由图像可知t=1 秒时物体处于    状态;
(2)当t=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顿。在6-9秒这段时间内共运动了   米。
【答案】(1)静止
(2)4;1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乙中v-t图像读出0~2s内运动速度,然后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由图乙中v-t图像读出6-9秒的运动速度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F-t图像读出此段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推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求出t=5s时受到的摩擦力。
②根据s=vt计算6-9秒内运动的路程。
【解答】 (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①由v-t图像可知,6-9秒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6-9秒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4N。则t=5s时物体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但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②6-9s运动的距离s=vt=4m/s×3s=12m。
25.(2023七下·长兴月考)同学展开了关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展开了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问题】种子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实验猜想】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实验步骤】①选取2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成A、B、C、D四组。
②设置实验环境:
组别 环境 发芽数
A 有光、26℃、没过一半水 48
B 无光、26℃、没过一半水 49
C 有光、6℃、没过一半水 0
D 无光、26℃、____. 2
(1) 完善D处实验步骤
(2) 【实验分析】比较发现,种子生长不需要光照,因为   。
(3) 【实验结论】   。
【答案】(1)无水
(2)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
(3)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1) 完善D处实验步骤 ,BD是对照实验,所以D处实验步骤是无水;
(2) 比较发现,种子生长不需要光照,因为 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
(3) 【实验结论】 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无水(2)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3)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6.(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闻同学向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以此探究“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闻同学分辨出 A、B、C、D 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 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和贴着瓶口吹气时的音调排序刚好相反、请说明理由:
【答案】(1)瓶内空气柱越短,空气柱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用筷子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空气柱越长,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瓶内空气柱的长度大小,进而确定吹气时音调高低的变化规律;
(2)用筷子敲击瓶子时,是瓶子和水在振动,且总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小,那么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A、B、C、D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阶,说明对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越短,空气柱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用筷子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空气柱越长,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所以与对瓶吹气时相比,音调的排序不同。
27.(2023七下·长兴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如图乙。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还可得出的结论   。
(4)若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为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大头针开展了如下尝试:
①在平面镜前适当位置插上大头针作为物体S;
②在S的右侧,单眼观察S的像S',移动大头针P1使之刚好能挡住像S'即固定P1:重复上述操作,固定大头针P2使之刚好能挡住P1和像S':
③在S的左侧,仿照第②步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④   ,即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1)用没有点燃的B蜡烛与A的像重合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延长P4P3和延长P2P1直线的交点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回答;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根据实验操作可知S的像S'在P2P1的延长线上和在P4P3的延长线上,据此回答。
【解答】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用没有点燃的B蜡烛与A的像重合。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还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④根据实验操作,在S的右侧,单眼观察S的像S',移动大头针P1使之刚好能挡住像S'即固定P1,故可知,S的像S'在P2P1的延长线上;重复上述操作,固定大头针P2使之刚好能挡住P1和像S',S的像S'在P4P3的延长线上,故延长P4P3和延长P2P1直线的交点,即确定像的位置。
28.(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甲所示,小金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1)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金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其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较大.
(2)如果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答案】(1)红
(2)不能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 (1)光的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
【解答】 (1)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2)绿纸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会观察到只有绿光照射的位置是绿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因此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9.(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 1 所示为压强计的各部分结构,它是通过比较   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科同学却观察到如图 1所示的情景,此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
A.无需调节,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B.需要调节,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需要调节,将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科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且液面等高),如图2甲、乙所示,由此可以确定图   (填“甲”或“乙”)杯中盛的是水。
【答案】(1)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B
(3)甲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则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
(2)U形管出现液面高度差就是因为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不相等的缘故,若在不受力时,两边的高度差不相等,则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分析两图中液体的深度和压强大小关系,判断出液体的密度关系。
【解答】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由图1知,左边的液面较低,说明左边液面受到的压强大于右边液面受到的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故选B;
(3)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在甲中金属盒浸入液体中较深,但两侧液面高度差小,压强小,由p=ρ液gh可知,判断出甲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中液体密度,故图甲杯子中盛的是水。
30.(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①如图甲,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棉布,将毛巾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毛巾,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填序号).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
(3)探究后思考问题,如图丁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再由C点摆回B点,如果此时绳子断裂,且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
【答案】(1)②
(2)快
(3)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1)在实验中,应保持斜面相同,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近,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1)在步骤②中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因此这样做是错误的;
(2)由图示可知,毛巾的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近,这说明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近,速度减小得越快;
(3)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再由C点摆回B点,此时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为最大,如果此时绳子断裂,且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1.(2023七下·长兴月考)随着“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近年来,除了“神州”外,还有“天宫”“嫦娥”“夸父”“祝融”“羲和”等一系列华夏神话名词从梦想照进现实,也在不断缔造新的太空神话!请在回顾中国航天成绩的同时按要求回答问题:
(1) 2021年5月 15 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开启火星之旅。火星是太阳中的一颗   (填星球类型)。
(2)继2021年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于2021年10月又成功发射先进的“夸父一号”。它们的使命是探测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宝贵的   星——太阳。
(3)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我国“嫦娥”系列成功着陆月球。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仍然在月球背面进行超期工作,探索月背奥秘。我们在晚上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高倍天文望远镜看到它们。
(4)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有一批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我们“天宫”绕地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平衡力,这是因为   。
【答案】(1)行星
(2)恒
(3)不能
(4)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改变了)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及速度的方向,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准确描述这两个方面。 运动状态与力之间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1) 火星是太阳中的一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继2021年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于2021年10月又成功发射先进的“夸父一号”。它们的使命是探测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宝贵的恒星——太阳。
(3)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仍然在月球背面进行超期工作,探索月背奥秘。我们在晚上不能使用高倍天文望远镜看到它们,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他绕地的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月球永远都是一个面面向地球。
(4)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有一批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我们“天宫”绕地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平衡力,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行星(2)恒(3)不能(4)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改变了)
32.(2023七下·长兴月考)质量8t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卡车匀速行驶时
(1)若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总共为0.2m2,则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2)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答案】(1)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mg=8000kg×10N/kg=8×104N,
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2)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摩擦阻力:f=0.02G=0.02×8×104N=1600N,
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所受摩擦阻力和牵引力平衡,
所以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F牵=f=1600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 (1)在水平地面上,卡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卡车的重力,根据F=G=mg算出压力的大小,根据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题意可得卡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所受摩擦阻力和牵引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牵引力的大小。
33.(2023七下·长兴月考)随着电影《消失的她》的热播,小科同样去观看了电影。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把书包放在地上,在图1种画出书包收到重力的示意图;电影院内,小科发现如图1的图像在电影院内每个方向的人都可以清晰看到,这是因为电影屏幕对光发生了   (填反射类型),
(2)片段中,沈曼在“莫沙灯塔”(如图2)下找到了关押李木子的牢笼。假若她在这以前站立在“莫沙灯塔”上,也能看到海下李木子的牢笼,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
(3)如图3,假设S点是沈曼的眼睛,A点是海底牢笼。请在图3中画出沈曼在“莫沙灯塔”(图中未标出)上看到牢笼的光路图。
(4)《消失的她》中,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海下的“星空”。这实际上是由大群的梭鱼集聚的。旁边伴随着彩虹,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我们可以用   (填光学元件)来模拟彩虹的形成。
【答案】(1);漫反射
(2)光的折射
(3)
(4)三棱镜
【知识点】光的色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 (1)①确定重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②一束平行光射向物体的粗糙表面,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3)首先知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其次明白本题是在A点的海底牢笼反射的光线到达水面经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的海底牢笼的像在进入人眼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解答】 (1)①书包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②白色粗糙的银幕能将平行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光,且能反射各种色光,使人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因此电影银幕发生的是漫反射。
(2)站立在“莫沙灯塔”上能看到海下李木子的牢笼,是由于来自海下李木子的牢笼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海下李木子的牢笼虚像;
(3)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S点;眼睛观察到的是海底牢笼的虚像A',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4)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我们可以用三棱镜来模拟彩虹的形成。
34.(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徐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液体密度计。他用重力为1.2N的空桶分别盛满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三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液体密度ρ/kg m-3 0.8×103 1.0×102 1.1×10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0 2.2 2.3
(1)应将弹簧测力计的1.2N处标记为   刻度:
(2)利用该“密度计”可测得液体的密度最大为   kgm3;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 则用它   (选填“能”或“不能”)精确测量出 汽油的密度;
(4)如果桶内液体没装满,则测得的密度值   实际密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 。
【答案】(1)0
(2)3.8×103
(3)能
(4)小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没有东西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根据小桶的重力即可判断;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小桶和液体的总重,即F=G总=G桶+G液,又知液体的重力G液=mg=ρ液gV,根据测量一种液体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液体密度求出液体的体积,即为小桶的容积;
已知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可得出测量液体的最大重力,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所测液体的最大密度,即为最大量程;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103kg/m3,根据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的精确度即可判断;
(4)桶内液体没装满,所测重力偏小,但计算密度时,仍按照装满的计算,由此判断。
【解答】 (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没有东西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
已知小桶的重力G桶=1.2N,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时,小桶里没有液体,
由于桶内没有液体即液体密度为零时,测力计示数表示的是桶重,故弹簧测力计的1.2N处标记为0刻度;
(2)弹簧测力计测量水时,水的重力为:G水=F-G桶=2.2N-1.2N=1N,
根据G=mg=ρVg可得小桶的容积:

能测量液体的最大重力为:G大=F大-G桶=5N-1.2N=3.8N,
液体的最大密度:。
(3)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的精确度为0.01×103kg/m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103kg/m3,故不能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
(4)桶内液体没装满,所测重力偏小,但计算密度时,仍按照装满时计算,则测得的密度值小于实际密度。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1.(2023七下·长兴月考)对科学量进行估测,是学好科学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0N
B.1 张报纸对折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Pa
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D.声音在15℃空气中 传播速度为3×108m/s
2.(2023七下·长兴月考)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其中 (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①②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
3.(2023七下·长兴月考)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蚕能够吐丝的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4.(2023七下·长兴月考)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真菌 酵母菌 细菌 微生物
B 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面镜
C 力 压力 重力 摩擦力
D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A.A B.B C.C D.D
5.(2023七下·长兴月考)成语背后有着深远的道理,成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杯弓蛇影”的故事耳熟能详。其蕴含的科学道理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
6.(2023七下·长兴月考)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甚至导致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与金针菇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幽门螺杆菌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
7.(2023七下·长兴月考)青春奋进,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下列对于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
A.男生比女生晚两年进入青春期
B.进入青春期,第一性征逐步出现
C.青春期是我们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D.这一时期我们要磨砺意志
8.(2023七下·长兴月考)下列结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C.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9.(2023七下·长兴月考)下列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在枪管上装消声器
C.居民区和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D.在工厂和居民区之间植树
10.(2023七下·长兴月考)我们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小球放在被用力敲过的音叉旁边,发现小球被弹起,从而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若把正在运行的该装置放到月球上,则(  )
A.小球被弹开,且听到音叉的声音
B.小球未被弹开,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C.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D.小球被弹开,仍听到音叉的声音
11.(2023七下·长兴月考) 摄影师给全班同学拍了一张合影照,但摄影师看了几次都发现靠边的两个同学照不全,为了使全体同学进入镜头,应使 (  )
A.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B.照相机离同学们近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C.照相机离同学们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D.照相机向同学们靠近一些
12.(2023七下·长兴月考)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
A.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 B.两车都在作变速运动
C.两车速度一直相等 D.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13.(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能合理表示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的光路是(  )
A. B.
C. D.
14.(2023七下·长兴月考)今年6月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根据甲中的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示意图和图乙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①代表的月相是上弦月
B.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甲中的④
C.月球运行到图乙中b时可看到接近图甲中③月相
D.月球运行到图乙中c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②月相
15.(2023七下·长兴月考)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 的方向是 (  )
A. B.
C. D.
16.(2023七下·长兴月考)茶园养鸡就是将茶树和散养的鸡放在一起养殖,实现茶叶和养鸡的双丰收。
(1)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相同。如图甲,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性征。
(2)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   ,使侧芽得到发育,新梢数量增加,保证年年有新芽。
(3)如图乙,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太”的茶叶是   (选填“实”或“虚”)像。
(4)扦插是茶树良种繁殖最常用的方法。
①如图丙所示,剪取茶树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就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
②下表是某小组所做的探究“不同薄膜殺盖对冬季茶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不同颜色膜 a. 白色膜 b. 蓝色膜 c. 黑色膜 d. 红色膜 e.黄色膜 f. 无膜
生根率(%) 56 54 55 60 67 7
由表可知,   (选填字母)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
17.(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 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弹簧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水平拉动B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请回答:
(1) 木块A受到木板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
(2)若增大拉动木板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2023七下·长兴月考)金龙鱼,原本是鱼的种类,后被人们称作油的品牌。“金龙鱼油”非常著名,深受大众喜爱。据调查,“金龙鱼油”是用菜籽榨成,菜籽的结构与玉米相似。
(1)菜籽是种子,由油菜花的   发育而来。
(2)“金龙鱼油”主要是用菜籽种子中的   榨成。
19.(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一些大型考试中(如本次考试) 在答题卷首都会粘贴上“条形码”,再如选择题的填涂,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涂满,扫描机会识别出来,如图。其实它们都利用了相同的原理:黑色会   (选填“吸收”或“反射”)所有色光,而白色恰好反之。因此,白色光是一种   光。
20.(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请回答:
(1) 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 则F甲   (填“>”、“<”或“=”) F乙。
(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则p甲   (填“>”、“<”或“=”) p乙。
21.(2023七下·长兴月考)运动会上,小明参加了铅球比赛。他将铅球扔出后,随着铅球飞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最高点。此时,铅球   (选填“受”或“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最终,铅球终将落到地面。因为受重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2.(2023七下·长兴月考)以下是课本中几类光路图,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有   ;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是    。
23.(2023七下·长兴月考)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
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所示的图像。请回答:
(1)图中OA段、OB段是弹性形变,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填“甲”或“乙”)弹簧。
(2)用弹簧乙制成弹簧测力计,在面板上标上刻度,如图2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0.5cm处标上力的大小为   牛。
24.(2023七下·长兴月考)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由图像可知t=1 秒时物体处于    状态;
(2)当t=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顿。在6-9秒这段时间内共运动了   米。
25.(2023七下·长兴月考)同学展开了关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展开了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问题】种子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实验猜想】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实验步骤】①选取2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成A、B、C、D四组。
②设置实验环境:
组别 环境 发芽数
A 有光、26℃、没过一半水 48
B 无光、26℃、没过一半水 49
C 有光、6℃、没过一半水 0
D 无光、26℃、____. 2
(1) 完善D处实验步骤
(2) 【实验分析】比较发现,种子生长不需要光照,因为   。
(3) 【实验结论】   。
26.(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闻同学向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以此探究“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闻同学分辨出 A、B、C、D 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 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和贴着瓶口吹气时的音调排序刚好相反、请说明理由:
27.(2023七下·长兴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如图乙。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还可得出的结论   。
(4)若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为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大头针开展了如下尝试:
①在平面镜前适当位置插上大头针作为物体S;
②在S的右侧,单眼观察S的像S',移动大头针P1使之刚好能挡住像S'即固定P1:重复上述操作,固定大头针P2使之刚好能挡住P1和像S':
③在S的左侧,仿照第②步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④   ,即确定像的位置。
28.(2023七下·长兴月考)如图甲所示,小金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1)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金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其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较大.
(2)如果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9.(2023七下·长兴月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小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 1 所示为压强计的各部分结构,它是通过比较   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科同学却观察到如图 1所示的情景,此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
A.无需调节,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B.需要调节,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需要调节,将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科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且液面等高),如图2甲、乙所示,由此可以确定图   (填“甲”或“乙”)杯中盛的是水。
30.(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①如图甲,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棉布,将毛巾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毛巾,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填序号).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
(3)探究后思考问题,如图丁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再由C点摆回B点,如果此时绳子断裂,且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
31.(2023七下·长兴月考)随着“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近年来,除了“神州”外,还有“天宫”“嫦娥”“夸父”“祝融”“羲和”等一系列华夏神话名词从梦想照进现实,也在不断缔造新的太空神话!请在回顾中国航天成绩的同时按要求回答问题:
(1) 2021年5月 15 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火星,开启火星之旅。火星是太阳中的一颗   (填星球类型)。
(2)继2021年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于2021年10月又成功发射先进的“夸父一号”。它们的使命是探测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宝贵的   星——太阳。
(3)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我国“嫦娥”系列成功着陆月球。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仍然在月球背面进行超期工作,探索月背奥秘。我们在晚上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高倍天文望远镜看到它们。
(4)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有一批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我们“天宫”绕地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平衡力,这是因为   。
32.(2023七下·长兴月考)质量8t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卡车匀速行驶时
(1)若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总共为0.2m2,则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
(2)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3.(2023七下·长兴月考)随着电影《消失的她》的热播,小科同样去观看了电影。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把书包放在地上,在图1种画出书包收到重力的示意图;电影院内,小科发现如图1的图像在电影院内每个方向的人都可以清晰看到,这是因为电影屏幕对光发生了   (填反射类型),
(2)片段中,沈曼在“莫沙灯塔”(如图2)下找到了关押李木子的牢笼。假若她在这以前站立在“莫沙灯塔”上,也能看到海下李木子的牢笼,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
(3)如图3,假设S点是沈曼的眼睛,A点是海底牢笼。请在图3中画出沈曼在“莫沙灯塔”(图中未标出)上看到牢笼的光路图。
(4)《消失的她》中,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海下的“星空”。这实际上是由大群的梭鱼集聚的。旁边伴随着彩虹,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我们可以用   (填光学元件)来模拟彩虹的形成。
34.(2023七下·长兴月考)小徐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液体密度计。他用重力为1.2N的空桶分别盛满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三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液体密度ρ/kg m-3 0.8×103 1.0×102 1.1×10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0 2.2 2.3
(1)应将弹簧测力计的1.2N处标记为   刻度:
(2)利用该“密度计”可测得液体的密度最大为   kgm3;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 则用它   (选填“能”或“不能”)精确测量出 汽油的密度;
(4)如果桶内液体没装满,则测得的密度值   实际密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对重力、压强、速度的认识判断。
【解答】 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N,故A错误;
B.一张报纸的重力约为0.8N,面积S=1m×0.8m=0.8m2,
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故B正确;
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错误;
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成像原理即可。
【解答】 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综上所述,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
【解答】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蚕能够吐丝的阶段是幼虫,吐丝之后结成蚕茧,破茧变成成虫,就是蛾;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力的概念;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解答】A.微生物包含了细菌和真菌,真菌包含了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A错误;
B.透镜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面镜和透镜原理不同,面镜是光的反射,透镜是光的折射,B错误;
C.力包含了压力,重力和,摩擦力等形式正确;
D.宇宙包含了银河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 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真菌和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分类有食用菌,霉菌和酵母菌三种;霉菌和食用菌属于多细胞生物,孢子繁殖;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
【解答】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金针菇是真菌中的食用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解答】A.男生比女生晚两年进入青春期,A正确;
B.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逐步出现,第一性征是指男女生殖器官上的差异,B错误;
C.青春期是我们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C正确;
D.这一时期我们要磨砺意志,D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著名的星座与恒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 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如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解答】宇宙包含了银河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A符合;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枪管上装消声器,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居民区和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在工厂和居民区之间植树,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但是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将小球弹起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分析:像变小时,像距也变小,而物距变大。
【解答】 为了使全体同学进入镜头,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小了,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要变小,物距变大,故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对图像进行分析,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甲车到原点的距离越来越小,即甲在靠近。乙到原点的距离越来越大,即乙在远离,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和乙的s-t图像都是直线,因此而在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和乙在20s内通过的距离都是100m,则二者速度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者在相同方向上运动,且二者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二者的距离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D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作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廿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解答】A.图甲中①代表的月相是下弦月,A错误;
B.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图甲的③上弦月,B错误
C.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b时可看到接近图甲中③月相 ,C正确;
D. 月球运行到图乙中c位置时可以看到接近图甲中④月相,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 对该同学受力分析,并判定力的方向。
【解答】 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
故选A。
16.【答案】(1)第二
(2)顶端优势
(3)虚
(4)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e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芽的发育;植物的无性生殖;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 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 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
【解答】(1) 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相同。如图甲,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高大,羽毛颜色鲜艳,尾羽较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 茶叶一般由茶树的项芽和幼叶制成。茶农摘除茶树的顶芽后,解除了顶端优势,使侧芽得到发育,新梢数量增加,保证年年有新芽。
(3)如图乙,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的水中“变太”的茶叶是虚像;
(4) ①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②由表可知,e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因为生根数量最多。
故答案为:(1) 第二(2)顶端优势(3)虚(4)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e
17.【答案】(1)2.4N;向左
(2)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1)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此时物体处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滑动摩擦力不变。
【解答】 (1)A受到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A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4N,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2)A、B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如果增大拉动B的速度,A、B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18.【答案】(1)胚珠
(2)胚乳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单子叶植物:本类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的胚具1片子叶,植物多为草本,稀为木本(龙血树),种子中的营养在胚乳中;茎中维管束星散排列,无形成层,不能次生加粗;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通常为3的基数;多成须根系。
【解答】(1) 菜籽是种子,由油菜花的胚乳发育而来。子房发育成果实;
(2)菜籽是单子叶植物,营养在胚乳中,所以“金龙鱼油”主要是用菜籽种子中的胚乳榨成。
故答案为:(1)胚珠(2)胚乳
19.【答案】吸收;复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有色物体只反射与其表面颜色相同的色光;
(2)白色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解答】 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涂满,扫描机会识别出来,因为黑色会吸收所有的色光,而白色会反射所有的色光,因此白色光是复色光。
20.【答案】(1)=
(2)>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据此分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2)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图判断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p=ρ液gh判断液体对杯底压强的关系。
【解答】 (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二者的总重力相等,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2)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ρ甲>ρ乙。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21.【答案】不受;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解答】 (1)铅球飞行一段距离后到达最高点,此时铅球受到的重力与空气阻力不平衡;
(2)最终,铅球将落到地面,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答案】①②③④;④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分析】(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线的夹角比原来变小为会聚,光线的 夹角比原来变大为发散。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②③④;
(2)④中的光线比原来的夹角变小,应该为会聚。
23.【答案】(1)甲
(2)1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精度高指拉力相同时形变量更明显;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形变量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答】(1)甲弹簧在拉力相同时形变量更大,故精度高;
(2)由图1可知每受到1N的力,其弹簧伸长0.5cm,故为1N。
24.【答案】(1)静止
(2)4;12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图乙中v-t图像读出0~2s内运动速度,然后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由图乙中v-t图像读出6-9秒的运动速度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F-t图像读出此段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推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求出t=5s时受到的摩擦力。
②根据s=vt计算6-9秒内运动的路程。
【解答】 (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①由v-t图像可知,6-9秒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6-9秒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4N。则t=5s时物体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但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②6-9s运动的距离s=vt=4m/s×3s=12m。
25.【答案】(1)无水
(2)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
(3)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1) 完善D处实验步骤 ,BD是对照实验,所以D处实验步骤是无水;
(2) 比较发现,种子生长不需要光照,因为 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
(3) 【实验结论】 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无水(2)由AB比较可得,发现无论有光还是无光,种子的发芽数相差不大(3)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6.【答案】(1)瓶内空气柱越短,空气柱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用筷子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空气柱越长,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瓶内空气柱的长度大小,进而确定吹气时音调高低的变化规律;
(2)用筷子敲击瓶子时,是瓶子和水在振动,且总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小,那么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A、B、C、D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阶,说明对瓶口吹气时,瓶内空气柱越短,空气柱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用筷子敲打瓶子时,是瓶子和瓶内的水在振动,瓶内的水越少,空气柱越长,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所以与对瓶吹气时相比,音调的排序不同。
27.【答案】(1)用没有点燃的B蜡烛与A的像重合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延长P4P3和延长P2P1直线的交点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回答;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根据实验操作可知S的像S'在P2P1的延长线上和在P4P3的延长线上,据此回答。
【解答】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用没有点燃的B蜡烛与A的像重合。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还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④根据实验操作,在S的右侧,单眼观察S的像S',移动大头针P1使之刚好能挡住像S'即固定P1,故可知,S的像S'在P2P1的延长线上;重复上述操作,固定大头针P2使之刚好能挡住P1和像S',S的像S'在P4P3的延长线上,故延长P4P3和延长P2P1直线的交点,即确定像的位置。
28.【答案】(1)红
(2)不能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 (1)光的色散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
【解答】 (1)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这是因为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2)绿纸只能反射绿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会观察到只有绿光照射的位置是绿色的,其他位置是暗色的,因此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9.【答案】(1)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B
(3)甲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则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
(2)U形管出现液面高度差就是因为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不相等的缘故,若在不受力时,两边的高度差不相等,则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分析两图中液体的深度和压强大小关系,判断出液体的密度关系。
【解答】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由图1知,左边的液面较低,说明左边液面受到的压强大于右边液面受到的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故选B;
(3)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在甲中金属盒浸入液体中较深,但两侧液面高度差小,压强小,由p=ρ液gh可知,判断出甲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中液体密度,故图甲杯子中盛的是水。
30.【答案】(1)②
(2)快
(3)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 (1)在实验中,应保持斜面相同,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近,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1)在步骤②中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因此这样做是错误的;
(2)由图示可知,毛巾的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近,这说明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近,速度减小得越快;
(3)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再由C点摆回B点,此时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为最大,如果此时绳子断裂,且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1.【答案】(1)行星
(2)恒
(3)不能
(4)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改变了)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及速度的方向,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准确描述这两个方面。 运动状态与力之间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1) 火星是太阳中的一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继2021年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后,于2021年10月又成功发射先进的“夸父一号”。它们的使命是探测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宝贵的恒星——太阳。
(3)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仍然在月球背面进行超期工作,探索月背奥秘。我们在晚上不能使用高倍天文望远镜看到它们,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他绕地的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月球永远都是一个面面向地球。
(4)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有一批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空间站。我们“天宫”绕地球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不受平衡力,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行星(2)恒(3)不能(4)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为速度的方向改变了)
32.【答案】(1)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mg=8000kg×10N/kg=8×104N,
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2)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摩擦阻力:f=0.02G=0.02×8×104N=1600N,
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所受摩擦阻力和牵引力平衡,
所以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F牵=f=1600N。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 (1)在水平地面上,卡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卡车的重力,根据F=G=mg算出压力的大小,根据计算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题意可得卡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因为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所受摩擦阻力和牵引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牵引力的大小。
33.【答案】(1);漫反射
(2)光的折射
(3)
(4)三棱镜
【知识点】光的色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 (1)①确定重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②一束平行光射向物体的粗糙表面,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3)首先知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其次明白本题是在A点的海底牢笼反射的光线到达水面经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的海底牢笼的像在进入人眼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解答】 (1)①书包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②白色粗糙的银幕能将平行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光,且能反射各种色光,使人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因此电影银幕发生的是漫反射。
(2)站立在“莫沙灯塔”上能看到海下李木子的牢笼,是由于来自海下李木子的牢笼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海下李木子的牢笼虚像;
(3)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S点;眼睛观察到的是海底牢笼的虚像A',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4)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我们可以用三棱镜来模拟彩虹的形成。
34.【答案】(1)0
(2)3.8×103
(3)能
(4)小于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没有东西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根据小桶的重力即可判断;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小桶和液体的总重,即F=G总=G桶+G液,又知液体的重力G液=mg=ρ液gV,根据测量一种液体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液体密度求出液体的体积,即为小桶的容积;
已知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可得出测量液体的最大重力,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所测液体的最大密度,即为最大量程;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103kg/m3,根据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的精确度即可判断;
(4)桶内液体没装满,所测重力偏小,但计算密度时,仍按照装满的计算,由此判断。
【解答】 (1)由于小桶有重力,所以小桶中没有东西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
已知小桶的重力G桶=1.2N,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时,小桶里没有液体,
由于桶内没有液体即液体密度为零时,测力计示数表示的是桶重,故弹簧测力计的1.2N处标记为0刻度;
(2)弹簧测力计测量水时,水的重力为:G水=F-G桶=2.2N-1.2N=1N,
根据G=mg=ρVg可得小桶的容积:

能测量液体的最大重力为:G大=F大-G桶=5N-1.2N=3.8N,
液体的最大密度:。
(3)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的精确度为0.01×103kg/m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103kg/m3,故不能精确测量出0.71×103kg/m3汽油的密度;
(4)桶内液体没装满,所测重力偏小,但计算密度时,仍按照装满时计算,则测得的密度值小于实际密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