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思考讨论自然界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生物,天空中翱翔的飞鸟,陆地上奔跑的走兽,高耸入云的大树,伏地生长的小草,它们与人类共同构成了生命的画卷。这些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看到过细胞吗?细胞的形态是怎样的?02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玻片,认识细胞的不同形态。科学思维01举例说出细胞的不同形态,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生命观念04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吗,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态度责任03通过探究实验,完成草履虫的趋性的探究。探究实践学习目标重点重点难点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玉米根尖纵切切片、草履虫装片,重点关注细胞的不同形态。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1.人血细胞和玉米根尖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的?2.草履虫与人血细胞、玉米根尖细胞有什么区别?寻证据.实验人血涂片玉米根尖纵切切片草履虫装片一、细胞的形态1.单细胞生物(1)概念:像草履虫这样,个体微小,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2)特点:构成单细胞生物的这个细胞能够完成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绿眼虫螺旋藻酵母菌大肠杆菌变形虫衣藻草履虫2.多细胞生物像人、玉米这样由很多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大多数细胞的直径1~100μm一些植物纤维细胞可长10cm人的神经细胞有的可长达1m3.不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同根毛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学科融合1米=1.00X106微米,即1m=1.00X106um1米=1.00X109纳米,即1m=1.00X109nm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与它们行使的功能密切相关。(1)是鱼、虾、贝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3)某些细菌能分解动物遗体和植物的枯枝落叶,为生物提供养料。有益方面(1)有的单细胞生物会引发疾病;(2)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有害方面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污水处理厂链球菌(肺炎)钟虫(天然饵料)赤潮水华(淡水中)小辞典海洋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草履虫可能会逃避盐的刺激。做中学.探究探究草履虫的趋性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参照技能卡及下面提示的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草履虫可能会逃避盐的刺激。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怎样的反应?草履虫可能会逃避盐的刺激。(1)在A、B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滴培养液相连通。(2)在A载玻片一端培养液中加少许盐,B载玻片不加盐作为对照。(3)用放大镜观察A、B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4.完成实验按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达交流技能卡设计实验时,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将实验对象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其中一组不做处理,称为对照组。其他组给以某种特殊的处理,其余条件与对对照组保持一致,称为实验组。AB食盐草履虫会逃避盐的刺激。实验变量:盐 对照组:B组 实验组:A组二、探究草履虫的趋性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实验第三步是针对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包括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方法和步骤等;第四步是按照设计,实施计划,完成实验;④完成实验第五步是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⑤得出结论第一步是要对事物进行详细的观察,提出问题①提出问题第六步是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表达与交流。⑥表达交流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对照实验的设计,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有一个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2)对照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3)重复原则:避免实验偶然性(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减小实验的误差(增加实验次数,取平均值)正常状态的组施以变量处理的组02、确定实验变量(变量是一个词,不能加“有无”)03、理顺实验步骤(是否遵循科学实验原则)01、明确实验目的(题目中往往出现“研究”“验证”“探究”等关键字眼)05、得出实验结论04、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3.探究实验的解题方法思考讨论在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实验中,若在载玻片左端培养液中加少许盐,草履虫会右运动,那么若在载玻片左端培养液中加少许肉汁,请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草履虫会向右运动,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当堂练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生物的细胞。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细胞大小和形态有所不同B.构成同一生物的细胞形态大小都相同C.精子有细长的尾,便于游动D.鸟类的卵细胞比较大,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B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草履虫运动的实验,方法步骤为:①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培养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②在载玻片上培养液的液滴里放几根棉花纤维,盖上盖玻片;③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B.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是多细胞生物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草履虫能够独立生活B(2)为什么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培养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放棉花纤维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草履虫和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表层含氧丰富,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培养液的表层。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草履虫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生活有利也有弊。其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净化污水和作为鱼类的饵料上,而弊端则主要涉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开眼界细胞的发现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16世纪末,显微镜的发明将人们带入了微观世界。1665年,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 Hooke,1635—1703)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看到软木片中有一个个小室,将之命名为“cell”——细胞,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其实这些小室并不是活的细胞,而是细胞壁所构成的空隙,但细胞这个名词就此被沿用下来。1677年,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 A.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相继发现了组成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等结构。19世纪30年代,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M. J.Schleiden, 1804—1881) 和施旺( T.Schwann, 1810—1882)通过研究,认为“细胞是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单位”,论证了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在基本结构上的统一性,并且建立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细胞学说。随堂演练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B2.在探究“草履虫的趋性”的实验后,对草履虫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随手扔掉B、放进垃圾桶中C、放回大自然中D、用作鱼饵C3.如图是衣藻的结构示意图。通过与草履虫对比,你认为关于衣藻与草履虫共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能自由运动B.都是单细胞生物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是生活在水中C4.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B.乙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C.甲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C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像草履虫这样,个体微小,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2.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构成单细胞生物的这个细胞能够完成摄食、消化、呼吸、排泄等一系列生命活动。3.多细胞生物的概念:像人、玉米这样由很多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4.不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与它们行使的功能密切相关。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本课小结5.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1)是鱼虾贝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有一定的净化作用;(3)作为分解者,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4)有些单细胞生物会引发疾病;(5)如果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或水华。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7.科学探究的设计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有且只有一个不同(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必须相同。(2)对照实验原则:对照组(正常状态的组);实验组(施以变量处理的组)(3)重复实验原则:避免实验偶然性(选取多个实验变量(数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增加实验次数,取平均值)8.探究草履虫的趋性(1)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怎样的反应?(2)做出假设:草履虫可能会逃避盐的刺激。(3)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草履虫会逃避盐的刺激。(6)表达交流①实验变量:盐②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③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怎么做?答:应该重复实验。A食盐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