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学案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
2.科学精神: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3.法治意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各种人身权利的内容与法律保护
难点: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预习新知】
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
(1)重要性:
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 和 。
② 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内容及要求:
①内容:自然人享有 、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 、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 、名誉权和荣誉权。
②要求: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 ,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1)地位:是一个人 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2)侵权责任:
①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 。②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赔偿 、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辅助器具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 。
(2)姓名权: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 。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2.肖像权
(1)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 。
(2)自然人享有 。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 他人的肖像权。
名誉隐私不可侵
1.民事主体享有_______和_______。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_______、_______他人的荣誉。
2.法律保护个人______________。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3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不得过度处理。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巩固训练】
1.张某无意中发现小区里一个12岁小孩王某手里有一套小当家水浒英雄卡,全套108张价值2千元,张某让自己儿子用2千元从小孩手里买到这套卡片。第二天王某母亲李萍知道此事,要张某再追加5千元否则归还卡片,张某不肯,李萍便在小区业主大群里多次辱骂张某。本案中( )
①张某钱货两清获得卡片所有权
②李萍侵犯了张某的荣誉权
③若张某追加五千元将取得卡片所有权
④李萍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陈医生从“新闻图片网”下载了一幅摄影作品,作品呈现了某医生对就诊病人亲切微笑的画面。随后,她又从“绘画爱好者网”下载了6岁儿童宁宁画的一幅风景画。她未经允许就将它们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免费分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发表权
②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③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中医生的肖像权
④宁宁无民事行为能力,不享有风景画的著作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近来,“AI换脸”深得年轻人喜爱,但换脸不是想换就换的。一些街拍爱好者在捕捉到被拍者的肖像及其面部表情、衣着搭配等细节后,对所拍的人物素材进行“AI换脸”制作剪辑并上传到社交平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未经允许就将他人肖像上传到社交平台会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②不当使用“AI换脸”属于利用技术手段伪造方式侵害他人权益
③在公共场合拍摄他人的肖像,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就不侵权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储存、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监测住宅周边,小李在自家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门铃正对着邻居小张家的卧室和阳台,小张要求小李拆除监控,双方产生激烈争议,小张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张反应过度,民法典保护小李的民事权利
②若小李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案件
③小李安装监控设施应照顾到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小李安装监控设施行为已侵害小张的隐私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李某在贵州旅游期间拍摄了写真照片,其写真照片中也有偶然入镜的景区游客。李某回家后直接将照片发布于自己的网络账号,贵州网友胡某看见后,将李某的写真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用来介绍家乡的美景,获得大量转发和点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未经李某许可,胡某擅自使用李某的肖像照片涉嫌侵害其肖像权
②由于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胡某使用李某写真照片不侵犯其肖像权
③胡某使用李某照片介绍家乡美景属于新闻报道,不侵犯其肖像权
④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使用偶然入镜游客的肖像,不构成侵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邱某(女)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何某(男),两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相处一段时间后,邱某觉得两人不合适,便提出了分手。后来,邱某收到何某发来的自己的隐私照片,何某要求邱某付款10000元购买照片,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就把照片发到微信群。何某的行为( )
①侵犯了邱某的隐私权
②侵犯了邱某的姓名权
③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
④违背自愿原则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1月甲某由亲属陪护到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由主任医师乙某看诊。该医院未经甲某及监护人同意,将甲某看诊过程拍摄并剪辑制作成视频公开发布。视频内容透露了甲某的病情,主要内容经剪辑展现了甲某就诊时的“毛病”及“坏习惯”,点赞量及评论量很高,同时有很多负面评论,对甲某心理造成伤害。下列对乙某侵权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由于公开了甲某的个人病情,侵犯了甲某的隐私权
②由于展现的是甲某真实状态,未侵犯甲某的名誉权
③由于未把甲某肖像用于商用,未侵犯甲某的肖像权
④由于对甲某造成了心理伤害,侵犯了甲某的健康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赵某因不满某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上网发布差评,该商家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赵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游戏包厢监控视频录像片段、微信个人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辱骂,还称“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录像”,严重影响了赵某的正常生活。下列关于该纠纷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赵某可以根据消费体验对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进行评价
②商家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名誉权和肖像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③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④赵某的行为对商家构成了侵权,应注意权利行使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有时,我们的老师或者父母会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啊?”有时,我们的信件、日记或者手机上的信息被人擅自翻看。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都依法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②监护人和教育者有权探查未成年人所有个人信息
③家校教育与学生隐私冲突时,应换位思考、理性沟通
④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隐私不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孤儿小红的同意,发表的一篇关于小红的报道将其真实姓名、照片和患病经历公之于众,导致隐瞒真实身份开始正常生活的小红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媒体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该媒体侵犯了小红的健康权
C.该媒体侵犯了小红的姓名权 D.该媒体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③: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不动产与动产而有所不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12岁小孩王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王某母亲李萍知道此事,要张某再追加5千元否则归还卡片,故若张某追加五千元将取得卡片所有权,排除①,③正确。②④:张某不肯,李萍便在小区业主大群里多次辱骂张某,李萍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李萍侵犯张某的名誉权,②排除,④正确。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陈医生从“新闻图片网”下载了一幅摄影作品,未经允许就将它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免费分发,陈医生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复制权,②正确;陈医生从“新闻图片网”下载了一幅摄影作品,作品呈现了某医生对就诊病人亲切微笑的画面,陈医生将它印在用于宣传其私人诊所的小册子上,侵犯了摄影作品中医生的肖像权,③正确;材料中,陈医生所下载的照片已经被摄影作品著作权人发表了,故不存在侵犯了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发表权,①排除;虽然6岁的宁宁无民事行为能力,但是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所以未成年人宁宁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④不选。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肖像权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与判断的能力。未经他人允许,将他人肖像上传到社交平台可能会侵犯他人的肖像权,不当使用“AI换脸"属于利用技术手段伪造方式侵害他人权益,①②表述正确。在公共场合拍摄他人的肖像可能会构成侵权,营利与否不是构成侵权的要件,③不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获取、储存、处理他人的个人信息,④表述错误。
4.答案:D
解析:③④:小李使用具有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并 存储的可视门铃,侵害了小张的隐私权,这启示我 们应正当、规范使用智能家居产品,避免侵害他人 人格权益,小李安装监控设施应照顾到相邻一方的 合法权益,③④正确。 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不得滥用民事权利。小李安装监控设施行为已侵害 小张的隐私权,因此,并非小张反应过度,民法典 应保护小张的民事权利,①排除。 ②: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 件。小张提起诉讼,小李作为被告不提交答辩状, 不会影响法院审理案件,②排除。 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写真照片一般含有清晰的面部特征、体貌状态,胡某将李某的写真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并没有获得李某的许可,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①正确。是否营利不是判断是否侵犯肖像权的唯一指标,②排除。胡某使用李某的照片介绍家乡美景的行为不属于新闻报道,③排除。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不构成侵权,④正确。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何某以邱某的隐私照片侵扰敲诈邱某,侵犯了邱某的隐私权,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①③正确。何某的行为侵犯了邱某的隐私权,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没侵犯姓名权和违背自愿原则,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①:一般而言,多数患者不愿意将自己的就诊过程和病症情况对外公开,就医内容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应属于个人隐私,而乙某和某医院将甲某就诊信息以视频形式在网络公开,构成对原告隐私权的侵害,①正确。
②:涉案视频内容经剪辑具有一定倾向性,表明原告存在包括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病症,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公众对原告的负面评价,构成对甲某名誉权的侵害,②错误。
③:乙某和某医院未经原告许可,拍摄并在网络短视频平台公开发布涉案视频的行为,公开了甲某的肖像,构成对甲某肖像权的侵害,③错误。
④:医院和医生在创新诊疗模式的同时,更应主动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严格履行为病患保密的职业要求,严守法律底线,避免因行为不当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于对甲某造成了心理伤害,侵犯了甲某的健康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①:赵某可以根据消费体验对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进行评价,①正确。
②:消费者在经营者提供的包间内的活动具有私密性,商家公开消费者在包厢内监控录像,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材料并未涉及侵犯赵某的肖像权,②排除。
③:消费者有权对商品或者服务予以评价,商家也有权针对消费者的“差评”作出澄清,但是,商家的澄清方式应当合法,故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③符合题意。
④:消费者有权对商品或者服务予以评价,赵某的行为并未对商家构成侵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①④:未成年人虽没达到成年,也有自己私人生活中不愿被人知道的事情,和成年人一样都依法拥有自己的隐私权,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①正确,④错误。②:父母和老师不能以监护和教育为名,侵犯子女和学生的隐私权,“有权探查未成年人所有个人信息”说法错误,②排除。③:家校教育与学生隐私冲突时,应换位思考、理性沟通,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尊重他们的权利,③正确。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AD: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于私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以及为了保障私生活的安宁和不受干扰而依法享有的权利,该媒体的报道公开了小兰的隐私,构成了对其隐私权的侵犯,A错误,D正确。B: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完善发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据此可知,材料中媒体对小兰的报道并未侵害小兰的健康权,B错误。C:自然人有权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材料中媒体的行为未侵犯小兰的姓名权,C错误。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