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学案【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理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了解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运用。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树立权利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难点: 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法律援助的目的、范围。【预习新知】诉讼权利面面观1.权益保障:(1) 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2) 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3)诉讼过程体现 的宪法原则。2.诉讼权利:(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①必要性: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 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②被委托人的主要职责: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 权利和 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①表现:在诉讼中,当 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②意义: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 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①表现:我国诉讼实行 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 。②决定权: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 ,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③上诉期限: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 日和10日; 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 日。寻求法律援助1.设立依据: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 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2.制度内容:国家建立 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 等法律服务。3.表现(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 或代理服务。(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 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 ,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4.要求(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 ;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 ,不得收取任何财物。【巩固训练】1.农民工讨薪是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李某等38名农民工与某服装公司结算工资时,公司负责人先后出具欠条,金额总计高达近20万元,约定半年还清。半年期满后,农民工多次讨薪均未果。很多人为“农民工讨薪”出谋划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事“和为贵”,调解协议都具有强制执行力②便捷经济选仲裁,但其裁决没有法律约束力③双方可以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诉讼调解④农民工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援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年1月至11月,江苏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58万件。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受理的法律援助申请2583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6%,切实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 )A.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B.法律援助的对象仅限于经济困难人群C.法律援助能够帮扶弱势群体,保护和促进人权D.我国公民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诉讼过程中总是难以充分行使诉讼权利3.C城的张某是某公司职员,2021年11月在一次公司举行的聚会中,她遗失了佩戴的金镯子,后被公司清洁工吴某捡到。吴某把金镯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了在D城工作的同乡李某。2022年11月,张某偶然发现事情真相,要求李某归还金镯子,遭到拒绝。2023年3月,张某把李某告到D城人民法院,要求归还金镯子。审理中,张某发现审理此案的法官是李某的亲戚,遂要求更换法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D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管辖本案②张某有申请回避的权利③金镯子的所有权归李某所有④对于此案件,法庭经过合议之后应当当庭宣布判决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14岁的小奇完成了一项智能插座的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他准备与A公司合作生产,却发现B公司已有相同智能插座售卖。小奇遂与B公司进行协商,对方只同意给付20000元赔偿,小奇对该结果不满意,决定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依据民法典平等原则,小奇可参与诉讼②专利权受法律保护,小奇可以提起诉讼③立案后,B公司必须在规定时间提交答辩状④如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2023年4月10日,全国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在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环保组织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起诉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作为公益类单位却组织亚洲象表演搞营利活动,涉嫌虐待野生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守法原则和绿色原则②此案为公诉案件,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③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不服一审判决,可在15日内申请再审④是健全保护野生动物的司法举措,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年7月,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指出,法律援助机构核查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状况,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查询,或者由申请人进行个人诚信承诺。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核查工作,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个人核实有关情况。对经济困难群众进行法律援助的意义是( )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化解人民内部矛盾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④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刘女士在L市东城区的超市购买了2000元的购物卡,后来因工作变动搬到H市西城区居住,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该超市非连锁店,异地无法持卡消费,刘女士要求退款,却被对方拒绝,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在本案中( )①本案采取“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刘女士需要承担对其主张的举证责任②刘女士如果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15日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③刘女士可以在法庭调查环节,依法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服务④刘女士既可以在L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H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小张与小王因发生口角大打出手,结果小张失手将小王的左眼打成重伤。虽然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但最终小王左眼还是摘除眼球,造成失明。小王维权可以选择的正确方式是( )①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②委托辩护人进行诉讼③由公诉机关进行诉讼①若对一审裁判不服,可随时提出上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在浙江的镇街、村社以及相关行业组织,随处可见“共享法庭”,为老百姓提供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一站式司法服务。“共享法庭”( )①提高了矛盾化解时效②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③创新了司法服务供给④保障了司法结果公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甲(男)与乙(女)登记结婚,婚前双方签订协议:约定甲婚前所购房屋归乙所有。婚后不久,双方因性格不合产生矛盾,甲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乙答辩称同意离婚,但要求按协议约定处理财产问题。本案中( )①所购房屋为甲婚前财产,法院应该判决房屋归甲所有②如果法院支持乙的请求,甲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上诉③如果判决房屋归乙所有,离婚生效乙即获房屋所有权④双方所签婚前协议合法有效,法院应根据婚前协议裁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调解协议并非都具有强制执行力,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①错误。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②错误。农民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即诉讼调解。③正确。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在民事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④正确。故本题选D。2.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法律援助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能够帮扶弱势群体,保护和促进人权,C符合题意。“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热”的说法不符合事实,A不选。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B不选。D中“总是”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不选。3.答案:A解析:①:民事诉讼多采用“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的原则。本案中张某与李某之间发生金镯子所有权的纠纷,被告李某住在D城,所以D城人民法院要受理管辖本案,①正确。②:当存在影响案件审理公正性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公民有权要求这些人员回避,②正确。③:金镯子的所有权应该归张某所有。清洁工吴某捡到金镯子,不当得利没有所有权,无权处置金镯子。而且他低于市场价卖给了李某,李某虽不知情但不属于善意第三人,不取得所有权,应当返还金镯子给张某,③错误。④:法庭可以当庭或者择期公开宣布判决结果,④不选。4.答案:C解析:国家依法保护专利权,未成年人可以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要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活动,所以①错误,②正确。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③错误。民事案件的上诉期限为15日,④正确。故正确答案选C。5.答案:B解析:①④符合题意,全国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在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环保组织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起诉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作为公益类单位却组织亚洲象表演搞营利活动,涉嫌虐待野生动物。可知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守法原则和绿色原则,是健全保护野生动物的司法举措,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化;②错误,此案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③错误,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民事诉讼不服一审判决,可在15日内提起上诉。故选:B。6.答案:B解析:7.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因此刘女士需要承担对其主张的举证责任,①正确;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结果,可以在15日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②正确;法庭调查环节属于全面调查案件事实的环节,不能申请法律援助,而且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公民,③错误。起诉应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而且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此刘女士应该去L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错误。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本案中小王左眼眼球摘除,造成失明,其伤残情况已构成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小王作为被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①正确;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②错误;我国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③正确;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而不是随时,④错误。9.答案:A解析:①③:“共享法庭”为老百姓提供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一站式司法服务。此举创新了司法服务供给,提高了矛盾化解时效,有利于落实司法为民理念,①③符合题意。②:“共享法庭”是一站式司法服务,不属于法律援助制度的内容,②与题意不符。④:“共享法庭”一站式司法服务有利于落实司法为民理念,但不能保障司法结果公正,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0.答案:C解析:①、②、④项,《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甲(男)与乙(女)已明确约定甲婚前所购房屋归乙所有,双方所签婚前协议合法有效,法院应根据婚前协议裁决,如果法院支持乙的请求,甲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上诉。故①项错误,②、④项正确。③项,如果判决房屋归乙所有,离婚生效乙需要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后,乙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故③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②④,故C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