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一颗小桃树》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第十九课。本单元 的单元导语提示,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本篇课文是一篇托 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黄昏时候看到了在风雨中哆嗦的小桃树,回忆起了小桃树 的生长历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了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此外,本课也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中一共给出了五条批注,在讲授这篇课文时 要注重对批注的运用,以此来引导学生应使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散文接触的较少,在关于景物描写还只是停留在初 步的感知阶段起,缺乏具体的分析方法指导,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教师要给出学
生相应的分析指导提示。
教学目标:
1. 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理清小桃树的生长经历
2.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共性,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学习小桃树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理清小桃树的生长历程
教学难点: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共性,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和植物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桃花在《诗经 ·周南》中是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活泼少女;“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莲花在周敦颐的笔下是一位高洁傲岸的翩翩君子;鲁迅先生在《秋 夜》里面提到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一颗还是枣树,枣树在他的笔 下是进步力量的象征。那么一棵生长在院子里的小桃树又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思 考和感悟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棵小桃树去探究这小小桃树背后究竟 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1.作者简介:贾平凹(wā), 本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被誉为“鬼
才”。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黑 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天气》等。(提醒同学批注“鬼才” 和《秦腔》)
2.读准字音,扫除阅读障碍
忏 (chàn) 悔 伫 (zhù) 窗 哆 (duō) 嗦 (suo) 褪 (tuì) 尽
矜 (jīn) 持 孱 (càn) 头 恍 (huǎng) 然 服 侍 (shì)
猥 (wěi) 琐 渺 (miǎo) 小 幼 稚 (zhì) 一摞 (luò)
马嵬 (wéi) 坡 灼 (zhuó) 灼 颤 (chàn) 抖 血(xuè) 气方刚 (强调哆嗦和孱头)
一、识桃树,解树言
(学生阅读之前,需明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提醒合理运用旁批思考问题)
主问一:默读课文,找出与小桃树相关的句子,梳理小桃树的生长历程,并思 考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3min阅读)
梳理小桃树的生长历程预设:埋在角落-拱出来点嫩绿-长上二尺来高-有院墙高
-开花-预绽放的花苞
从现在黄昏看雨中哆嗦的小桃树-回忆起过去小桃树成长的历程-又回到现在,看 到千百次挣扎的小桃树顶上有着欲绽放的花苞(明确:插叙)
(提示:作者一开始就写了小桃树埋在角落里吗,明确使用了插叙的记叙手法) 过渡语:这棵小桃树在角落一点点生长着,它究竟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让作者 不得不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下面请小组内交流一下, 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 讨论之前老师给大家一点思考秘籍。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 树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小桃树的形象是什么,那么分析形象,我们可以从 哪些角度分析 (预设:修辞、词语等)下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并用ppt 上面 的格式,完成汇报。(2-3min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
①这是一棵卑微孤独,无人理睬的小桃树。从文中它长在角落,无人关注,几乎 被人忘却时萌芽。成长的过程中,也几乎无人理睬。好不容易开花,却只孤孤地 开在墙角,连蝴蝶和蜜蜂都不愿光临看出。
②这是一棵饱经风雨,历经磨难的小桃树。从文中它先天不足,被长在贫瘠的角 落,猪拱折过它,被人笑话、嫌弃,第一次开花更被风雨无情磨折看出。
③这是一 棵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小桃树。从文中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它仍然千 百次的挣扎起来,保留着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温暖的光。
(同学分析的时候,需引导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或者重点字词的分析。如“拱出一 点嫩绿”中的“拱”字可以和散文《春》中的“钻”类比)
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很精彩,概括来说贾平凹笔下的这棵小桃树是一棵可怜但又 顽强的小桃树。它生长在角落里,遭人厌弃,被忽视过,被猪拱过,连蝴蝶也不 喜欢它,但它依然肆意的生长着,还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此过程10-12min)
二 、由树及人,悟情思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处处写小桃树,处处有情。大家都说小桃树是没有出
息,可是在文中作者亲切地称呼为“我的小桃树”,“我的小桃树”这样一个称 呼在文中是反复出现的。(板书:我的)
师:“我的小桃树”,这是独一无二,只属于我的,这说明小桃树和“我”的关 系是非同一般的。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由物及人,解情思。文中一共有 五条批注,请大家结合参考最后三条旁批,画出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思考作者 和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感情 并将你的思考形成新的旁批。(2min) 预设:
是什么使“我”忘记了小桃树——到城里上学/我渐渐地长大了……(承受了一 些打击,没有余地去思考小桃树)
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思念奶奶/同病相怜,忧伤
·给出助读资料
(师: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关于贾平凹的经历,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 请同学来填写下面这个表格。3min
师:很明显,从线索这个角度来看,小桃树的生长经历是一条明线,而作者的成 长过程则是一条暗线,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我和小桃树建立起了紧密的联 系。那么小桃树顽强的生长,而我是不是就真的一直垂垂暮老
明确:不是
追问:转折点在哪里。
明确:倒数第二段(齐读第二段)
师:这段中哪一个词有情感转折的信号
明确:指示灯,指示灯在航道上指引方向,实际上代表的是小桃树为作者指引了 方向,给了作者信心和希望。
师:文中有体现作者满怀希望的地方吗 明确:最后一段
是的,看似询问小桃树是否会开出美丽的花,其实包含着肯定的意思,这棵小桃 树肯定会开出美丽的花。
事实也如此,贾平凹先生迄今为止仍在产出作品,他是中国当代的高产作家,如 今他已经实现了精神上的跋涉和心灵的蜕变。文中明写小桃树在遭受了种种磨难 之后坚强生长开花,实际上是暗写自己也要像他一样经历挫折仍要热爱生活,坚 守理想,借小桃树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写法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叫做 什 么——托物言志。
师:这样看来,这棵小桃树是属于贾平凹的,那为什么文章的题目要叫做一棵小 桃树,而不是我的小桃树呢
明确:有小我到一类人到每一个人的命运
总结:(可抽同学询问这节课的收获)
人生的风雨,将贾平凹的花朵打落了,曾一度萎靡不振。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 这一棵与风雨对抗的小桃树治愈了他,让他重拾梦想和力量。一棵树,一个人, 也许又会有一段黯淡无光的时光。但是请各位坚信,即使无人问津,也要孤芳自 赏。在这里老师送大家一句话,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下课。
课后作业:比较《紫藤萝瀑布》和本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并选择身边任意一 种植物,完成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