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应认识到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理解中华民族的 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 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 创新事业,树立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 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全面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移动管家智慧到家
这样的智能家庭,你值得拥有.... 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回家后热水已经烧好,还能随 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会自动关窗户,手机随时监控家里情况,读取 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智能家庭”由空想变为现实,正在改变我们的生 活。 想一想:“智能家庭”由空想变为现实依靠什么
授新课 探究一:环卫工人利用烟盒、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学生们将旧饮料瓶改造成 墙壁装饰品。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创新对你生活的影响 学生: 教师:创新来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既有助于环保,又充满创新乐 趣。 探究二: 思考:你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吗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
教师: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 惯常看法。 【探究三】什么是创新 材料一:鲁班发明锯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他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 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 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 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 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 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 提高了工效。 材料二:火车的发展进程 材料三:生活处处有创新 用废旧的花生壳,瓜子壳做成装饰画, 用塑料瓶做成花瓶养花养草, 用废旧光盘做成墙上的装饰品, 用废旧书和报纸做成笔筒。 材料四: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数百次实验和190次失败后,于1971年 10月4日,成功得到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1972年11月8日,获 得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青蒿素。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 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 奇效。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1月9日,获 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五: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 智慧与劳动者的汗水。从隧道线路选址,到隧道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沉管关键技 术,隧道通车后的航运安全,科研团队全过程参与,为国家工程的建成贡献了 “理工力量”。 思考:你是怎样看待创新的 学生:
教师: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和集体的创造活动。 【探究四】你拍过这样的照片吗 思考:创新对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学生: 教师: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 越自我。 【 探究五 】
(
以后不再
走独木桥了
)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创新 它们对社会有何意义 学生: 教师:①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链接】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1、汽车智驾。 目前世界几乎是清一色的人工操作驾驶,唯独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代表有:华 为乾崑智驾ADS3.0、萝卜快跑等; 2、超高压输送技术。 因该技术具有传输效率高、输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节省土地资源四个优势,
东部地区之所以迎来大发展,得益于“西电东输”的超高压输送技术。 3、移动支付。 当世界还在流行信用卡刷卡支付或现金支付时,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成“燎原” 趋势,而当时令新加坡原领导人李显龙惊讶道,难道中国人不要付钱就可以拿 走东西吗 殊不知中国已经用移动支付付完款了。 4、共享经济。 外国人来到中国,骑共享单车、使用共享充电器、打着拼车前往目的地、到店 连接共享WIFI 等,似乎在国外从没有的待遇在中国居然这么便利。 思考:中国为什么坚持创新发展 学生: 教师: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 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 常态的现实需要。 【探究与分享】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生的城市。
思考:从深圳的发展中,得出改革和创新是什么关系 深圳的发展如此之快, 得益于什么 学生: 教师: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 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课堂小结 2.1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2.创新对个人成长 创新引擎 1 . 我 国 为 什 么 坚 持 创 新 发 展 / 为 什 么 重 视 创 新 = 创 新 重 要 性
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2.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影响
课堂练习 1. (2024 ·广东惠州 ·模拟预测)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国家战略和重 大需求为导向,推进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端汇聚,聚力 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这是因为() ①数量众多的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企业创新是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决定力量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2. (2024 · 四川自贡 ·模拟预测)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作为热词 备受关注。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 进生产力质态。这说明() ①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做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转变发展方式 ④要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2023 · 陕西西安 ·模拟预测)《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 见》指出,要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职业 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①能促进劳动者更好地择业和就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 ③推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 ④为人们创造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 (2023 · 陕西西安 ·模拟预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当前我国种业的科
技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部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需要大量进口。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 己手里。这告诉我们() ①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②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应该大量引进先进制种技术 ③种业振兴、种源自主可控,关乎国家安全 ④突破种子创新“卡脖子”现象,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