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与素养1. 以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为依托,构建正确的时空观念。2.以对“希腊化时代”的认识为基础,提升史料解读与历史解释的素养。3.以对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为例,学会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情境与问题1. 通过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过程,认识战争对文化的摧残和破坏。2.通过“希腊化世界”和“希腊化时代”的含义和文化发展,认识不同文化的 碰撞和交流。3. 通过蒙古西征引起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认识战争在客观 上带来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第五单元 重构。过程与方法1. 学习“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采用讲解、读图、史料分析、小 组研讨等方法,认识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文化破坏和客观上的文化交流。2.学习“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采用研读教材、史料分析、小组研讨等方 法,认识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破坏和东西方文化交流。重点1.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2.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难点1. “希腊化世界”和“希腊化时代”。2. 蒙古西征带来的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亚历山大雕像 内蒙古甘德尔山成吉思汗雕像师:在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他们通过战争影响世界,又不仅仅通过战争最终影响世界,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他们通过 战争影响了相应区域的文化演变。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1. 亚历山大远征给文化带来的严重破坏 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 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 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 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他创下了 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 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二 战场上的亚历山大师:亚历山大通过武力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给这些地区 的文化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哪些事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呢 生1: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生2: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 为奴隶。生3: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 被烧成焦土。生4: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2.“希腊化时代”多媒体出示材料:“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 王朝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 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在19世纪30 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被杀,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这是希腊化时代的开始。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亚历山大帝国四分 五裂,经过多次战争最终分裂为三大继业者王国(马其顿王国、埃及托勒密王朝 和塞琉西王国)以及其他若干国家(比如本都王国和帕提亚帝国)。这些中近东 国家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并与当地原有 文化交流融合,这些国家被称为“希腊化国家”。希腊化时代持续了300年,在此期间希腊化国家逐渐衰落,并先后为罗马共和国 所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军征服埃及,最后一个继业者王国托勒密王朝覆 灭,希腊化时代至此结束。师: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亚历山大通过武力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在文化上亚历 山大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生: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师:上述统治方式在埃及是怎样体现的 生: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师:上述统治方式在波斯是怎样体现的 生: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 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 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师:观察教材第61页“《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油画)”,你认为其有哪些 史料价值 生1:亚历山大的统治范围远达印度。生2:亚历山大不光用武力征服,还用政治策略安抚被征服的地区。师:亚历山大去世后,马其顿帝国逐渐分裂为哪三部分 这些区域被统称为什么 生:分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 为“希腊化世界”。师:阅读教材第62页《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形势图,此时的“希腊 化世界”在地域上有什么特点 生:希腊化世界的范围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师:在希腊化世界,文化交融发展上有什么特点 生1: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师:这种融合有什么表现呢 生1: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 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生2: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 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师:什么是“希腊化时代” 生: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 时代”。师:在希腊化时代,文化交融发展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师:在希腊化时代,文化中心东移有哪些表现 生: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师:在希腊化世界中,亚历山大城有何特征 生:亚历山大城位于尼罗河河口,由亚历山大规划修建。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 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师:在希腊化世界,文化方面有哪些发展 生1: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 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生2: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生3: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生4: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生5: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3. 教材资料研读(1)阅读教材第62页“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图文。师: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带上埃及的皇冠,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统治者利用埃及的本地文化进行统治。 (2)阅读教材第63页“历史纵横”的内容。师:在塞琉古王国,犹太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中,都努力保留着自己的文化。(3)阅读教材第63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师: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身 份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 生1:反映了托勒密埃及内希腊人以统治者自居。生2:反映了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对本地埃及人的歧视。(4)阅读教材第63页“史料阅读”的内容。 师:这则史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呢 生1:托勒密埃及统治者对埃及的掠夺。 生2:埃及人对托勒密统治者的反抗。生3: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 蒙古西征多媒体出示材料:“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70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 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的人民群众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 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 中世纪史》“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中世纪满 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直至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法国学者麦撒师: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第一次蒙古西征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生:1218年,中亚的花刺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 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师:第一次蒙古西征最远到达哪里 生:黑海北岸。师:蒙古第二次西征到达哪里 生: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 巴尔干半岛。师:蒙古第三次西征及以后的情况怎样 生: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忽 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 尊为宗主国。师:上述两段材料对蒙古西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生:(讨论后)苏联史书侧重分析蒙古西征给被征服地区及人民带来的灾难;法国学者看到蒙古西征带来了灾难,但其更重视蒙古西征对推动历史进程的意义。2.东西方交流 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 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朝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 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 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 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果传入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 制图、医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这些都 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到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 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 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 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 能低估。师: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应怎样评价蒙古三次西征带来的影响。生: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 东西方的交流。师: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可用哪些史实来说明呢 生1: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 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生2: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后经海路返 回。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 ·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生3: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 ·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 法国王。师:上述材料从哪些方面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 生11(交流后)材料一,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 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生2: (交流后)材料二,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进程。生3: (交流后)材料三,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 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3.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师: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基本情况怎样 生: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 居民融合。师:由西向东迁徙的基本情况怎样 生: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他们来自不同地域,说着不同的语 言,被称为“色目人”,意即各色名目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 族 。师:蒙古西征除了前面所述的影响外,还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的内容。 通过对战争的学习,知道战争带来的破坏,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 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