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课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课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01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
02
03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阅读教材p82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2.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3.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阅读书上第82页《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领会下面格言的含义,再观看《苏武牧羊》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1
2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阅读教材p84页活动园
在名实一致、表里一致方面做到了,在言行一致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因为自己确定目标的时候盲目乐观,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以后说话要先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实达不到的目标不乱立。
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阅读教材p84页《胡服骑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你在生活中有不断求新的表现吗?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胡服骑射
对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聪明而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知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懂就问,学习的同时要勤于思考,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现,但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强者。
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永不懈怠。
见到好人好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什么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__,我也不______________。
想欺负别人
别人评论我
欺负我
想欺负别人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阅读教材p87页《将心比心》的故事,思考:故事中陆慧晓不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答:他最讨厌别人对他无礼。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阅读教材p87页《朱冲还牛》的故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发散思维:朱冲可不可以直接诉诸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它的意思是什么?
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班级生活中,面对别人的无理指责,我们要持宽容之心;社会生活中,面对他人的不礼貌,我们也要持宽容之心。宽容能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宽容能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能让我们内心开阔。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请你尝试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吧!
自己
爱家人
爱他人(社会)
爱自然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阅读教材p88页《杜环侍老》故事,说说这是什么精神?
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阅读教材p88页《民胞物与》故事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古人善于用仁爱之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
示例:环卫工人李大爷虽然不富裕但在抗震救灾的捐款中捐出一千元。他的仁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这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还可以与意见相反的同学展开一次小辩论。
格言一: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格言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示例:我赞同后面一个。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而且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阅读教材p89页《鲁女爱国》故事,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阅读教材p90页的内容
爱国有哪些表现
讨论交流: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爱国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
战争时代,爱国表现为不惜生命,为国家、民族驱除外患。和平时代,爱国表现为努力学习,爱岗敬业,严于律已,坦诚待人,奉公守法,热心公益,维护国家利权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阅读教材p91页阅读角
古人都知道“天下为公”的道理,我们更应该肩负应有的责任去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当前,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理想是什么
实现中国梦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课堂巩固
简答题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
2.爱国有哪些表现
答: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