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诊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兰州一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试题
思想政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23年9月26日,“凝视三星地——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该展览聚焦商代晚期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展出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墨、金器及陶器等珍贵文物,据此可推测,三星堆遗址所处的时期
①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了部落 ②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④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马克思从本质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贫困深刻地体现为结构性的分配不平等,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剥削了工人的劳动成果,结果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问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导致相对贫困现象的出现 ②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实质是分配差异问题
③相对贫困是更为隐秘但危害更深的贫困形式 ④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两个决裂”的思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决裂”旨在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决裂”彻底否认了私有制存在的可能
③“传统的观念”指为传统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
④“传统的观念”是当时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 ②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④终结了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私有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下表是《中国青年》的几个大事件,
1923 年 10月—1927 年 10 月 1939年 4 月 1984年第5期 2023 年 10月
从第一期“政治太黑暗了”的浩叹到最后一周“唯有暴动的争斗才真正是民众的争斗”的呼喊,《中国青年》以惊世骇俗的战斗激情度过了灿烂的四年。 《中国青年》在延安复 刊, 在宣传党的抗日主 张, 动员青年参加抗 战、推动中国青年运动 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国青年》 发表文章《知之深爱之切》。 为纪念创刊100周年。《中国青年》推出系列专题《中国式现代化: 医鹰担当的中国青年》《争当主角, 敢挑大檗: 科技创新青年为先》等。
从 《中国青年》的上述事件中可以推断出
①在《中国青年》创刊的前四年,中国青年积极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②(中国青年) 在延安复刊时,中国青年主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习近平发表文章时,中国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复州一中育三年级诊断考试试题 第 1页 共4 页
④(中国青年》创刊100年时,中国青年展现出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从1840年到 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咨普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剂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① D. ③④
7.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这说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并引领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
④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固定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自江上扁舟到青崖名山,从吹笛黄鹤楼到旌旗飞边塞, 与“诗意”相得益彩的是,暑期档大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从运镜、构图到光影、配乐等均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华传统美学。这其中涉及的思维形态
①属于抽象思维,抽象和根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②属于形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
③具有能动性,针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提炼和加工 ④具有概括性,含去表面属性而看到了内在本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逻辑学强调,在进行逻辑思维时,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遵守并正确运用逻辑规则,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据此分析,下列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老师评价:小明与同学打成一片。小明家长:你为什么和同学打架 ——违反同一律,违背确定性要求
②有人认为数学好在于天赋,有人认为数学好不在于天赋——违反矛盾律,违背一致性要求
③张三加入球队我反对,张三不加入球队我也反对——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
④周末我班同学都去旅游了,但我班小华同学没去旅游——犯自相矛盾错误,违背明确性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观点,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来却发现是违背逻辑思维规则的。对以下观点所犯逻辑错误判断正确的选项有
①"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这件事我没有过向,只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④“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犯了“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的逻辑错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1.逻辑学一般从概念外延之间关系的视角去研究概念间的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不同,可以用欧拉图加以表示。假设A与B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用欧拉图表示如下,则下列选项描述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①图甲中A是“中国”,B是“四川省” ②图乙中A是“中学生”. B是“摄影爱好者”
③图丙中A是“等腰三角形”,B是“等边三角形” ④图丁中A是“白马”,B是“马”
兰州一中育三年级诊断考试试题 第 2页 共 4 页
∧.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2024年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振奋人心。从逻辑与思维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从而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运用了共变法
②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峻、心驰神往——基本单元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两个谓项均未断定事物的全部
④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不完全归纳推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2024年 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尼昌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在谈及中美关系时,他说“你不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布林肯的这一言论
A. 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会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B. 通过类比推理,形象地论证和说明了中美关系
C. 无视客观实际,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D. 认为“不在餐桌上”是“在菜单上”的必要条件
14.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从党史中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并运用来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下列科学思维与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相对应的有
①历史思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战略思维——基于世界过去的启迪,指出“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③创新思维——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在香港和澳门实施“一国两制”
④底线思维——分析国内外形势,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 医生准确把握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画家精巧调配色彩,才能绘出美妙作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亦有“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箴言。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适度原则,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②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③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 ④处理问题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主义错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平民化。有些大学生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变化,能够“放下架子”及早地走入基层锻炼,积累经验,做到了先人一步,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胜人一筹。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①超前意识要有自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 ②“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特有的、基本的品质
③立足于科学思维是对事物作出预测的先决条件 ④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正确决策,抓住发展先机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 龙年伊始,最新AI慢型——文生视频转换模型 Sora发布,震惊全球。只需要一段堤示文本, Sora就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和特定动作类型, 且主题和背景基本准确的高清视频。这代表着AI已经实现了从静态图像生成到动态视频创作的飞跃。将为塑造影视、游戏产业新业态打开大门。但目前 Sore也有弱点。它可能难以准确模拟复杂场景的物理特性,且可能无决理解因果关系。另外,就像当初ChetGPT 问世一样,Sora也引发了人们对深度追假、版权侵权、艺术家生计、隐藏偏见等方面极其熟悉但又颇为严重的担忧。
材料二 开发 Sora模型的公司表示,“我们从大型语言模型中汲取灵感,通过在互联网规模数据上进行训练来获得通用能力”。所谓“汲取灵感”是对训练数据来源的唯一回避性提及。此前,该公司因木经允许使用某知名报社文章作为训练材料而面临诉讼,该公司的辩护理由是,“这些数据在网络上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作为AI训练材料。”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6分)
兰州一中育三年级诊断考试试题 第 3页 共4 页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知识,把该公司的三段论推理补充完整,并结合逻辑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8分)
大前提:
小前提:有些网络上的数据是公开的数据
结论:网络上的数据都可以作为AI 训练材料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原创舞蹈诗剧《杨家玲的春天》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以延安木刻版画经典作品作为线索串联全刷,从中提炼舞台画面和意录。剧组在多次排练后,吸纳提炼了来自观众、专家等近400条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剔本,经历5个月时间打磨提升,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此外,本轮演出还对作品的属章结构与叙事线索进行了调整,分为“厚土”“破晓”“永生”3 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承载独立的叙事任务,从多个角度拓展作品的深度。
以舞入动、舞蹈交融,《杨家岭的春天》融合了舞蹈与版趣两种艺术形式,舞蹈以其流动的线条和动态的肢体语言,为静态画面赋予了丰富的情感与力量。通过动作表达,再加上对版画的感悟,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从而实现精神的开华,让观众在版画家的牺牲中,在战士们的“人桥”上,感受人民的不屈意志。
材料二 有限多理众认为《杨家岭的春天》是一邵好的舞蹈诗剧。有一位文艺评论家认为,如果艺术作品具备独特的创意,或者角色塑造得有趣,就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因此观众A认为,如果不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说明不具备独特的创意,或者角色塑造得无趣。
材料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优势。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根红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关乎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内在统一的思想体系,涵盖理论武装、舆论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网络建设管理、文明交流互鉴等方方面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是如何通过联想思维实现《杨家岭的春天》的创新性改编.(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A的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智慧。(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在中西交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关于古丝绸之路文献材料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拓展,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文字、考古、艺术等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推进古丝绸之路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历史,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推动用中国话语阐释古丝绸之路历史。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开展古丝绸之路的研究。(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食物现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燃量、婴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传统粮食观中,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谷物主粮。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传变,居民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作用就是提供维持生物体运转的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谷物是食物,蔬菜和肉蛋奶也是食物,甚至微生物、合成物质都可以成为食物。
大食物观视城下,粮食概念从狭又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开发领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
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大食物观”发展过程的认识。(8分)
兰州一中育三年级诊断考试试题 第 4页 共4 页
兰州一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思想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II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C A D B D C A B A B C D D C
二、非选择题
17. (14分)
(1) (6分)
①辩证思谁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角度思考,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设计系统发展方案;(2分)
②整体性、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要从大局考虑,全面考虑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经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引发法律、伦理等问题,需辩证看待,并出台相关措施,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2分)
③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才能形成科学的发展规划,指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2分)
(2) (8分)
①大前提; 公开的数据都可以作为AI训练材料。(2分)
②分析:该推理错误。演绎推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前提真实和推理结构正确。 (2分) 公开的数据并非都可以作为训练材料,必须依法取得和使用,前提不真实。 (2分) 该三段论中小项“网络上的数据”在前提中不周廷,但在结论中周廷,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推理结构不正确。 (2分)
18. (24分)
(1) (10分)
①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 (2分)
②《杨家岭的春天》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说明其具有跨越的联结性,从中提取了舞台画面和意向。(2分)
③作者通过迁移的方式,融合了舞蹈和版画两种艺术形式,为艺术创新开拓可能的思路,搭建由此及坡的桥梁,为静态画面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力量。(3分)
④在动作表达上,通过想象的方式,让观众在版画家的牺牲中,感受到了不屈的意志,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3分)
(2) (6分)
①该推理是错误的。A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当后件为假时,前件必然为假。 (2分)
②在推理过程中,A否定后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故前件必然为假; 前件“具备独特的创意,或者角色塑造得有趣。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只有所有选言支均为假时,即“不具备独特的创意,并且角色覆造得无障”时该选言判断为假。所以,该推理错误。 (4分)
(3) (8分)
①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聚合思维,用一根红线贯穿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用以人民为中心来回答一系列文化建设的问题。(4分)
②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发散思维,内容丰富,涵盖理论武装、舆论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网络建设管理、文明交流互鉴等方方面面。
(4分)
19. (6分)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3分) 开展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可以从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文字、考古、艺术等方向去深入研究,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同时运用这些规律性认识推动用中国话语阐释古丝绸之路历史。(3分)
20. (8分)
①“大食物观”的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2分)
②传统粮食观中,认为食物仅指主粮,这是对食物整体的、表象的认识。伴随实践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作用的本质,认识从感性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阶段。(3分)
③在此基础上,人们拓展了“食物”的外廷、延伸了开发食物资源的途径和领域,形成了大食物观,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实现了对食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完成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再现了“食物”多样性的统一。(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