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2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2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初中道法
这个政务App,
为什么全网都在夸?
2024秋期
日期:2024.08
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
前言


是意外也是必然,今年上半年,一个上线十年的手机软件“上大分”了。话题“女生写论文求助‘浙里办’,次日一早就有回应”冲上热搜,有网友称:浙江人的专属“许愿池”又“显灵”了!
6月25日,“浙里办”迎来十周岁。这十年,“浙里办”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家心中的“惊喜盲盒”的?“浙里办”受到广大网友点赞,反映出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超级政务APP背后的那些事儿!
01
PART ONE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政府的权力来源
政府的宗旨
政府的工作要求
便民神器:
感受浙江速度
登录“浙里办”
很多原本需要线下办理的事情,只要登录“浙里办”,足不出户就可以搞定。甚至连身份证丢失、损坏,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在平台在线申请补领。
社保查询
医保办理
学费缴纳
证明开具
足不出户就能办很多事情
Via 《 浙江宣传》
公共服务“浙里办”:
全流程“云陪诊”服务,“浙里护理”“浙里急救”“浙里健康e生”,还有体检预约、借阅书籍等......
通过线上流程,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当天申请、次日到款成为“家常便饭”。
动动手指就能找各种服务
“浙里办”领补贴:
Via 《 浙江宣传》
有困难,找“浙里办”
公众可以通过“浙里办”以及内含的“浙里督”等平台,在线一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一指减负”服务解决了企业在减负降本过程中“政策看不全、流程看不到、结果无感知”的难题,能让企业清清楚楚地知道“减什么、减多少、怎么减”。
线上操作就能维护权益
提问:“浙里办”究竟是谁在办?为谁办?办什么?
Via 《 浙江宣传》
先烈寻根:退役军人事务局2小时核实
浙江省公安厅:开展夏季治安大巡防
浙江省教育厅:严禁暑假违规补课
浙江省文旅厅:取消景区预约制
浙江省卫健委:深化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
办退休:人社局将多事项集成“一件事”
写论文:政府办公室快速提供数据
把政府该管的事情更为高效地管了起来,不断提升着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将政府服务以更加便利的方式提供给办事群众,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民政府为人民(部委厅局)
虾苗养殖遇阻:“浙里办”马上联系农业厅专家
提问:透过政务服务的浙江速度,你能看到怎样的政民关系?
①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的作用是管理社会生活和提供公共服务;
④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们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1、政府和人民的关系P51
课堂笔记
02
PART TWO
政府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建设法治政府
踏“十”前行:
见证浙江力度
打造一体化平台
浙里督是全国首个综合型“互联网+督查”平台,推进政务督查、绩效考评、数据监测等业务应用一体化运作。
拓展移动端应用
浙里督开发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开通“随手拍”功能,促使诸多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微痛点”“微堵点”得到及时解决。
探索智能化督查
浙里督植入视联网技术,对重点事项,整合多部门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回传、手机即时上报等信息源,实现省市县乡一体的可视化调度和全过程督查。
打开“浙里办”,探秘“浙里督”
提问:从“浙里办”到“浙里督”,请谈谈“互联网+政务”对政府工作的意义。
Via 《 佳桐频道》
①地位: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③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易考选择题)
理解:政府依法行政P52
课堂笔记
内容不同:依法行政的“政”,为政务之“政”,即国家权力部门赋予的行政工作;
依法执政的“政”,为政权之“政”,即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
依法『执』政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行』政
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只涉及执法的要求。
一字之别
大有不同
普法延伸
主体不同: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
二者联系: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没有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也就无从谈起;
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执政在行政领域内的具体化。
人人都是睁大眼睛的政务督查员
点击“重点督查”专栏:惠企利民政策,有没有落实,哪些没有到位?
你曝料,我跟进!
点击“绩效管理”专栏:政府部门的成绩单不能放在抽屉里,应当向真正的阅卷人呈报。
人人都是政府绩效考评的监督者
人人都是政府民生实事的裁判员
点击“民生地图”专栏:“意见征集”“网络投票”“完成情况”“公众评价”4个专题形成人民群众“一起提、一起定、一起督、一起评”的闭环机制。
点击“浙里督”,你督我查一站通
提问:透过“浙里督”的运行方式,请你总结浙江政府依法行政的秘诀。
Via 《 佳桐频道》
(1)政府:
①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2)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2、如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52、53
课堂笔记
03
PART THREE
厉行法治
内容要求
主体要求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数智升级:
看齐浙江高度
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
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重要实践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法治建设,2003年7月提出“八八战略”时,就将法治建设纳入其中。
习言道|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话法治建设
“枫桥经验”的诞生地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枫桥经验”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再品“浙里”:从“一镇之计”上升到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
法治为基
“三治融合”
德法相长
在杭州,建德打造“德·治理”品牌,乡村“美好账本”让“有德者有所得”;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提问:从枫桥经验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我们能从浙江的社会治理中学到什么?
源起浙江: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德治高度
在绍兴,“枫桥文化”催生“红枫义警”,“共情共理,互助互帮”引领诸暨风尚;
在衢州,“南孔圣地”培育“有礼”家风,源头消弭婚姻家庭、邻里等潜在矛盾……
①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德』治
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强调的是“自律”
『法』治
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强调的是“他律”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课堂笔记: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P55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4、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P53-55
课堂笔记
(1)总体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具体要求:①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针,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④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3)法德并举原则: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本课小结
04
PART FOUR
政府与人民
政府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中国
德治与法治
结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浙江的高效互联网服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浙里”,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法治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
以“浙江之窗” 展示“中国之治”!“全网夸”不是终点,各地的政务App应从夸夸声中读懂公众的期待,真正在服务上下功夫。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勇当法治中国建设领跑者!
凝聚
法治
共识
政府
和人民
知识框架
依法行政
地位
含义
核心
厉行法治
权力来源
工作要求
做法
总体要求
具体要求
宗旨
作用
当堂演练
1.(24山东菏泽)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当堂演练
2.(24江苏常州) “打卡阿勒泰”成为2024年最火的旅游计划之一。将“网红”变“长红”,当地政府应
A.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B.加强监管,切实履行好监察权
C.根据供求现状,任由物价上涨 D.公正司法,打击非法经营商家
A
当堂演练
3.(24四川遂宁)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下列材料体现厉行法治的有
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②遂宁市公安机关会同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城区犬只的管理
③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
④遂宁市举办2024年博视传媒小记者探秘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当堂演练
4.(23湖北荆州)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配合保护法的实施,黄河沿线各地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当堂演练
5.材料清单搞不明白、特殊证明在常规窗口没法办理、办业务找不到具体部门——对这种情况,S市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群众解决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该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体现政府
①规范行政权力,做到执政为民 ②坚持公正司法,推进政务公开
③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④关注民生问题,保障人民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党——依法执政
政府——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政府——严格执法
下节再见!
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
2024秋期
完课时间:2024.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